缩略图

混凝土与钢结构工程中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作者

黄永吉 王启燕

深圳市润置城市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辽宁省沈阳市 110000 身份证号码:6321251990****2612

引言:

混凝土与钢结构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施工,能够突出二者的综合性优势,强化互补性,从整体上提升工程质量安全,节约成本开支,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建筑施工企业应用混凝土与钢结构技术,须提前明确重点难点,制定完善的技术方案。钢结构技术应用期间,作业人员须准确完成测量作业,规范化安装钢柱、钢梁、屋面墙面围护体系以及离心玻璃棉,提升技术应用成效。

1. 混凝土与钢结构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的现实意义

建筑施工技术急需寻求更加绿色环保、优质高效且安全可靠的新型技术,混凝土与钢结构技术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其中的混凝土是施工材料中的传统类型,优点在于节约成本、结构强度很高且经久耐用,尤其在建筑施工中大量被采用,体现出极强的可塑性以及抗压能力,能够在千姿百态的建筑结构形态中发挥很强的适应性。钢结构的优点在于重量较轻但强度很高,抗震性能优良,可加快施工进度。而且钢结构支持大批量准确加工生产,可在现场快速安装,有利于追赶进度。钢结构优异抗震能力大幅提升了建筑自然灾害抵御能力,安全稳定性更高。混凝土技术深度融合钢结构技术,能够体现二者的综合优势,有很高的互补性,可从整体上强化建筑质量性能,有利于建筑行业加速实现绿色环保转型。

2. 钢结构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2.1. 工程案例

以陕西省榆林市某物流园区的一个墙板车间工程为例,它是一个矩形平面的钢架厂房,其纵向包括 26 个轴,长度总值达 187.5m ,横向轴线编号 A-P,宽度总值达 77m ,结构柱 7.5m 间距,结构标高最大值13.2m ,整体重量接近800t,以适用钢材制造。

2.2. 施工重点难点和技术方案

本工程的结构梁包括 42m 以及 35m 两种跨度,吊装作业期间易发平面失稳风险。且本工程规模庞大,涉及大量高空作业内容和数目繁多的构件,不同专业工种需要频繁交叉作业,包括大量平面和立面作业面,因此本工程在施工过程安全、构件入场次序以及技术应用成效等方面存在很多难题,需要加强控制。本工程划定了两个作业分区,从一区开始逐渐推进到二区,期间布设了 25t 吨位的汽车吊共 3 辆,钢柱以及钢架梁的吊装作业由两辆汽车吊执行,剩下的一辆负责次杆件吊装。汽车吊实施倒退式作业,所有构件在堆场的路侧依次堆放,其中的屋面钢架梁需要在地面完成拼装后再整体吊装,共包括2 段,檩条吊装作业选择多根串吊形式。

2.3. 钢结构技术工艺流程

① 测量作业

本工程中的现有控制桩通过直角坐标法完成测量定位,取已知长边为基准,据此测放短边。测角作业要求误差低于 6′′ ″,测量用钢尺须提前校准且完成温度修正,轴线间距误差须低于 5mm 。所有立柱均弹射 1000mm 墨线,取 50m 标准钢卷尺把高程引测到横梁顶部及屋面斜梁底面。引测须重复 3 次,测定数值之和求取平均值。结束钢质横梁安装作业后复测标高,选择合适通视位置,以适用仪器顺横梁底线或顶部边线,通过平行测量方式评估梁体轮廓线有无处于一条平行线上,误差须小于等于 2mm 。以全站仪在屋面斜梁上的顶边,按照 1m 间隔测定高度坐标测点,评估有无处于一条直线,不达标处进行螺栓调整直至达标。以相同流程复测高度坐标,利用高差为桁架测算下挠值。以十字直角控制线手段测定屋面板,做好流水坡度调控,保证测量结果达标。

② 安装作业

第一,钢柱。钢柱安装作业须提前做好前期准备,复检柱体长度、侧弯及断面,检测牛腿标高,数据不达标应呈报技术管理员且妥善处理。第一节钢柱的吊装作业应提前复检预埋件,要求误差值达标。之后复检轴线,合格轴线施作三角标记,用于第一节钢柱安装期间对中的参考。

吊装作业过程须于钢柱两头标注柱体中心和标高最大值,为标高控制提高依据。钢柱吊装须根据主体自重和环境条件选择适用钢丝绳,备足揽风索、爬梯以及扳手等配件。作业人员须于柱顶布设吊点,执行 4 点吊装法。要结合现场实况布设登高车,供作业人员执行高空作业。钢柱吊装作业期间一定要设置揽风索,结束吊装及固定才能撤去;为了确保钢柱吊装安全精准,分段吊装期间均须校准标高、轴线以及垂直度缝参数要求所有参数误差值达标;单根钢柱完成吊装马上初步校准,构件须提前稳定放置于垫木上,吊装期间构件不得拖拽,达到合适高度才能回转,期间起吊、旋转以及移动须慢速交替实施,到位后慢速下落,不得造成构件剧烈摇晃;

第二,钢梁。钢梁须在生产期间就准确设定吊点,可以布设吊耳或者孔式吊点。跨度不大且自重不高的钢梁吊点设置为孔式,大跨度且重量更高的钢梁设置吊耳。大跨度钢梁须安装扁担梁,通过4 点法吊装,期间注意梁体应保持稳定,不得严重变形。作业人员须提前彻底清理梁面,除去锈迹,吊装过程精准调控轴线和标高等参数;

第三,屋面和墙面的围护体系。吊装屋面彩钢板时须提前复检编号、安装位置以及包装,要提前试验性起吊,排查钢索滑移风险及重心稳定性。绑扎钢索的位置垫设木板,保护彩钢板涂层。作业人员须提前制作工字钢材质的吊架,对长度很长的彩钢板实施多点起吊,达成多点受力目标。以棕绳绑扎彩钢板,保护涂层。吊装完成的彩钢板上安装C 型钢滑道,以型钢连接小车滑动机构,须结合彩钢板单坡坡长和檩条间距,以接近 7.5m 的标准布设滑道小车间距;

第四,离心玻璃棉。1)横铺。起吊玻璃棉达到理想高度,即于底板或檩条上直接横铺,相邻棉块须紧挨,严禁留缝,保温棉和底板同步安装。作业人员须提前把玻璃棉按照和钢结构和檩条垂直的朝向铺开,玻璃棉上附带贴面的侧面一侧须朝向屋内,屋檐部位留下 20cm 的卷边,以双面胶带在外侧檩条牢固固定;2)横向搭接。相邻棉块于贴面飞边以订书机装订连接,棉块横向方向无须搭接,但是须相互紧挨,不留缝隙;3)纵向搭接。单卷玻璃棉不能完成单坡铺长的须纵向搭接,于檩条上留置接头,搭接长度须超过 20cm ,接头以双面胶带牢固粘结,于檩条上牢固固定;4)收头。棉块的山墙以及檐口部位须预留接近 10cm ,收头处朝上翻起弯折,贴面朝上接头处以夹具牢固固定在檩条上。

结束语:

总而言之,当代建筑行业在绿色低碳刚性政策约束、市场深度调整的环境背景下,加之技术革命倒逼产业升级,急需在施工技术等方面开展创新研发,实现绿色环保转型。混凝土与钢结构工程就是在家这种发展趋势要求下,创新推出的新型建筑形式和技术。这种工程技术综合了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的特点和优势,在施工周期和成本控制上体现出良好成效,拓宽了技术适用范围,提高了工程质量。混凝土与钢结构工程及其施工技术,未来还将继续升级发展,在建筑工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鹏宇. 混凝土与钢结构工程中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探讨[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引文版) 工程技术,2016.

[2] 彭菲菲 . 试述混凝土与钢结构工程中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J].2025(1):37-39.

[3] 杨海军. 混凝土与钢结构工程中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 ,202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