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童芳芳
江西省南昌市高新区艾溪湖第一小学 江西南昌 330012
数学是一门实用性学科,学生在学习该学科时,只有“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才能真正理解与运用数学知识。在传统灌输式教学中,教师侧重将知识单向传递给学生,未给学生自主思考知识的机会。而体验式学习侧重学生的体验而非被动接受,且是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选择体验方式,能让学生在亲历知识形成、发展及应用的过程中,实现知识、能力和素养的协同发展。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积极探索体验式学习的应用路径,以不断优化学科教学效果。
一、体验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原则
第一,个性化原则。体验式学习是一种关注全体学生共同发展的教学方法。而在体验学习中,考虑到学生间学习基础、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若教师运用统一方式组织学生体验学习,难以保证每位学生的体验学习效果。因此,为实现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教师应了解学生之间的学习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特征实施差异化体验教学与引导,努力让每位学生都能实现体验式学习[1]。第二,自主性原则。在实施体验式学习时,部分教师容易陷入代替学生体验学习的误区。而遵循自主性原则,教师能明确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能在课堂中组织并引导学生参与探究与讨论学习,从而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与思考中,取得理想学习效果 [2]。第三,适度性原则。若教师在课堂中过度使用体验式学习方法,反而影响其本质作用的发挥。因此,教师应秉承适度性原则,结合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与课堂时长,在导入、重难点突破等关键环节运用体验式学习,进而更好把握体验式学习的频率与时机,真正让其成为助力学生高效学习的途径[3]。
二、体验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有效策略
(一)创设多元情境,引领学生体验式学习
情境教学的核心是创设蕴含数学知识点的具体场景,在这样的场景中,学生更容易获得真实且深刻的学习体验。因此,情境教学是引领学生体验学习的可行途径。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综合考虑教学内容与学生认知能力后,创设适宜的情境,彰显其引领学生学习的积极作用。
创设生活化情境。这类情境能让学生在熟悉场景中进行主动体验学习,更容易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以“时 分 秒”为例,教师可创设生活化情境“同学们,你们每天几时几分吃早饭、中午饭和晚饭呢?能将这些时间在钟表模型中标注出来吗?这样,学生结合实际进餐时间与钟表模型中时间结合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能快速理解时分秒的概念与换算,还感受到所学知识的实用价值,获得良好学习体验。第二,创设多媒体情境。这类情境的直观性、动态性较强,与学生形象化、具象化的思维特征相契合,能达到引领学生体验学习的目标。以“轴对称图形”相关知识为例,考虑到学生空间意识不足,教师可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轴对称图形旋转过程的视频,让学生边观看边思考的过程中,认识轴对称如何形成及具备的特征。相较于学生被动学习,这种方式契合学生的实际需求,能达到引领学生体验学习的目标。
(二)组织合作探究,促进学生体验式学习
小学生正处于对周围事物有着强烈探究欲望的阶段。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通过组织合作探究活动,既能满足学生探究学习需求,又能让学生与他人合作学习中自主发现、分析与解决问题。这样,合作探究模式促进学生探究学习的作用能得以较好发挥。
以“三角形”为例,为让学生理解三角形的特点及生活化应用,教师可将班级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让每个小组围绕“三角形具有哪些特性”这一任务,在生活中寻找对应的案例并对这些特性进行说明。在针对该任务合作探究中,学生先独立对教材内容进行学习,随后小组讨论中了解三角形的特征,若讨论过程中出现分歧,教师应适当介入引导。最后小组实践调查中收集生活中的三角形应用例子(自行车车架、篮球架支架等),对该特征进行验证。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不断经历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探究与讨论,达成促进学生探究学习的目标。
(三)开展实践操作,优化学生体验式学习
实践操作的核心是让学生“做”中学,是一种理想的体验式学习方式。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数学课程的实践性特征,积极开展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理解知识。以“克与千克”为例,为让学生更好理解“克”与“千克”概念,教师可在课前布置测量生活中不同物品质量,并掂量已称重物品的任务。在该任务的驱动下,学生会主动称重家庭中一块橡皮泥、一袋盐、一瓶矿泉水、一桶奶粉等物品的质量,并在测量中了解一克与一千克有多重。这样,学生通过体验式学习,能提前感知新课知识,做好课上深度探究的准备。
(四)合理设计作业,强化学生体验式学习
作业是学生课后巩固与延伸学习成果的重要一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以学生体验视角设计作业,能让学生在完成作业中深化学习体验,更加认同体验学习,进而逐步提升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在具体设计作业时,教师应围绕知识的实践应用进行设计。
以“百分数(二)”为例,教师可让学生利用“折扣”设计生活化问题,如“妈妈想买一件原价 500 元的外套,商场打 8 折,买这件衣服需要多少钱呢?”并基于问题进行分析与解决。这种指向学生实际运用、创新运用的体验式学习,能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设计、实践应用及反思,能提升学生数学综合能力与素养。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体验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既是学生获得知识、内化能力的重要途径,更是落实新课程发展理念的重要手段。教师基于以上四方面设计体验式学习活动,能让学生在不断经历完整体验式学习的过程中,掌握体验式学习的方法,提升体验式学习能力,进而为学生知识、能力与素养的协同发展奠基。
参考文献:
[1] 陈丽丽 .“体验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J]. 教育艺术 ,2024(4):51-52.
[2] 张树德 . 体验式教学 , 其乐无穷 [J]. 安徽教育科研 ,2024(7):48-49.
[3] 张瑾 . 浅析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J]. 读写算 ,2024(7):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