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家校沟通视角下初中德育教育活动开展的策略研究

作者

周娟

重庆市巴南中学校 400054

引言

初中学段是学生的道德观念建立完善的过程,德育教育至关重要。家庭与学校对于学生发展来说是不可缺少的环境影响因素,其沟通合作会影响德育教育的效果[1]。然而,现实中家校沟通在德育方面存在诸多不足,缺乏协同教学这一手段。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索如何优化家校沟通,充分发挥家庭和学校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让学生得到各方面更好的发展。

一、构建多元化家校沟通平台,强化德育信息互通

信息时代,家校沟通不应局限于传统家长会与电话交流。构建多元化家校沟通平台至关重要[2]。线上可以运用微信软件构建班级群、家长群等,保证及时性的消息传递,使家长随之了解学生的情况。线下可以组织亲子德育教育活动、家长德育教育讲座等,形成家长与学校和教师间的面对面的接触沟通。多元化平台可以超越时空的限制,确保消息传递的及时、完整、准确,为学生营造全方位的德育环境,有利于学生道德品质与生活习惯的养成,从而提高初中的德育教育水平。

例如,为了更好地推进家校沟通,促进德育活动的发展,构建多元化沟通平台。线上,通过企业微信开通班级群,每天由教师将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情况发布在班级群,如积极为学生做好事,热心为班级工作等,另外还每月将优秀的思想品德教育的文章、视频推送给家长阅读和观看。线下,学校每学期组织两次亲子德育实践活动,一次是前往社区养老院开展关爱老人志愿服务,家长和学生一起为老人们提供相关服务,如帮他们打扫房室或者表演才艺等;另一次是举行家长德育讲座,邀请教育专家进行正确的家长道德教育方法宣讲。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多样式的互动,让家长能充分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德育情况,有效提升学校德育教育活动的质量。

二、设计协同化家校德育项目,促进教育目标一致

初中阶段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家校德育目标一致能形成强大教育合力。设计协同化家校德育项目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成长需求,与家长共同策划项目。在项目中,学校发挥专业引领作用,提供理论指导和方法支持;家长积极参与,以身作则,将德育融入日常生活。由于协同化项目的实施使家庭和学校明确德育任务,使学生受到来自家庭和学校的双重作用,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例如,为培养学生诚信品质,学校与家长携手开展“诚信小卫士”协同化德育项目。学校先开展诚信主题班会,通过具体的故事对学生讲述诚信及其含义。然后,又对家长进行相关知识教育培训,进行如何教育学生落实诚信,共同向学生签订诚实协议书,如承诺按时完成作业或者讲诚信不撒谎等,并将承诺的内容当众张贴,时刻提醒自己。在校园,建立“诚信积分卡”制度,学生实现自己承诺并与家长认可之后,到校兑换积分,积满一定的分值就能够获得奖励证明和小礼品。此外,每月开展一次诚信故事分享会,鼓励家长和学生都参加。这一项目运作实现家庭道德教育理念和学校道德教育目标的融合,使学生在家庭和学校的双重熏陶下,逐渐将诚信内化为自身品质,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三、完善家校德育评价机制,保障教育成效可持续

为确保家校德育教育的高效开展,必须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评价机制应涵盖学生德育表现、家校合作效果以及德育项目实施情况等多个方面。通过定期评估,既能让学校及时了解到德育开展情况、存在的不足,也能让家长反馈学生在家中的德育表现,双方共同商讨改进措施。同时,还要注重评价机制中的奖励环节,对表现突出的学生和积极参与家校合作的家长给予表彰,以此激发更多人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为初中阶段德育活动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例如,针对学生德育成长需要,制定“学校文化、社区服务、家庭等德育行为记录档案”,每月由教师、家长对学生的不同行为作考核评价并作出反馈。为了进一步增强家校合作的亲密关系,设计一套“家校共育积分卡”,促使家长通过参与德育培训、亲子活动、加入家校论坛等获得积分,在学期结束后推选出德育学习“明星家庭”,并颁发荣誉证书。同时组织“德育成果展示与评奖大会”系列活动,以师生喜闻乐见的戏剧、班会、社会实践活动报告的形式展现活动成果,将师生家长作为评判员对该活动作品进行评价。某班学生的“敬老”活动开展十分成功,其作品也被评为学校优秀德育项目,极大激发师生家长的参与热情,形成“评价-反馈-改进”的良性循环。

结束语

综上所述,家校沟通在初中德育教育活动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采取多种新型的有效手段,能够构建更为紧密的家校合作关系。这种合作有利于学生学习德育教育水平提升,同时能够为学生综合发展提供根本保证。因此,教师要对多种新型家校合作方法加以研究,尽可能充分利用、运用,以期在初中德育教育领域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从而携手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胡晓安. 基于家校合作的初中德育管理路径探究[J].教育界,2024,(11):140-142.

[2]王子学. 初中德育教育中融入家校共育的策略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4,(08):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