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技术支持下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培养的模式构建
刘利辉
吉林省吉林市龙潭区吉化第一高级中学校132022
引言
在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入教育领域的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正面临从“标准化供给”向“个性化服务”转型的关键机遇。教育部《人工智能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明确提出,2025 年前要实现 AI 技术在基础教育场景的全覆盖。本文基于多模态数据采集、智能推荐算法与全周期交互支持系统,构建 AI 技术支持下的个性化阅读培养模式,旨在解决传统阅读教学中“一刀切”的教学困境,落实《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要求。
一、数据奠基:构建学生阅读能力的三维透视模型
(一)多模态数据采集系统的搭建
采用 Edmentum Reading Pro 等专业测评工具,构建包含语言解码 30% )、文本理解( 40% )、批判思维 30% )的三级评估体系。系统通过眼动追踪SDK 实时采集注视时长、眼跳频率等数据,结合ERT 传感器监测认知负荷变化,生成包含 21 项微技能指标的《阅读能力光谱分析报告
如某学生在“隐喻理解”维度得分低于25%分位,系统自动标记需加强文学性文本的意象分析训练。
(二)兴趣挖掘与动态建模
开发基于LDA 主题模型的兴趣挖掘工具,对学生在B 站书评区、豆瓣读书等平台的互动数据进行情感分析。通过NLP 技术提取关键词频次与情感极性,生成包含科幻、悬疑等12 个兴趣维度的热力图谱。结合隔离森林算法识别异常数据点,运用t-SNE 算法构建高维特征数据集,形成学生阅读能力的“指纹图谱”。
二、智能规划:四维立体阅读计划生成机制
(一)层级化目标设定系统
依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将阅读目标细化为语言建构、思维发展、工具应用三大维度。利用 SMART Goals AI Generator 生成符合 SMART 原则的目标体系,如“在 4 周内通过对比阅读《简·爱》与《傲慢与偏见》,撰写800 字女性形象比较分析文,论点明确度达 85% 以上”。构建阅读路径的决策树模型,根据学生当前能力层级推荐匹配的进阶方案。
(二)动态推荐与时间优化
设计融合内容-基于过滤与协同过滤的推荐算法,构建包含书籍难度(Lexile 值)、兴趣契合度(余弦相似度)、教育价值(专家标注标签)的三维推荐模型。引入“兴趣弹性系数”与“能力挑战系数”双调节参数,当学生连续阅读3 本同类书籍后,强制插入1 本跨类型书籍;采用最近发展区理论设定书籍难度为当前能力值的1.2 倍,生成个性化阅读时刻表。
三、交互支持:智能辅助支持系统
构建基于BERT 的实时文本解析系统,实现动态注释、情感分析、结构可视化功能。开发多轮对话式答疑机器人,采用检索式与生成式结合的应答策略,事实性问题直接检索书籍知识库,理解性问题运用文本蕴含模型生成解析内容,批判性问题启动观点辩论模块。
四、动态迭代:计划优化的三重调节机制
(一)短期反馈调节(每日)
教师端设置包含完成率、理解度、兴趣度的三维监控看板,当任一维度连续2 日低于预警值时,系统自动触发预警并提供 3 种调节方案。运用强化学习算法,根据学生每日反馈数据自动调整次日计划细节。
(二)中期评估调节(每周)
每周生成《阅读能力发展周报》,对比本周与上周的能力雷达图变化。根据周报数据,手动调整教学策略,如增加互动任务、更换书籍版本等。
(三)长期发展调节(每月)
运用LSTM 预测模型,输入历史阅读数据,输出未来 3 个月的能力发展趋势曲线。系统每月自动更新模型参数,实现对学生阅读水平的动态追踪,为学生制定更长远的学习计划。
结论
AI 技术支持下的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培养模式,通过多模态数据采集、智能推荐算法与全周期交互支持系统,实现了从学情诊断到效果评估的全流程个性化服务。该模式不仅提升了学生阅读兴趣与能力,还为教师提供了精准的教学支持,推动了教育从"标准化供给"向"个性化服务"的转型。未来,随着 AI 技术的不断进步与教育理论的深化发展,个性化阅读培养模式将更加完善,为培养具备核心素养的创新型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人工智能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EB/OL]. (2025-03-15)[2025-08-24]. http://www.moe.gov.cn/
[2] 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5.
[3] 祝智庭, 顾小清. 教育信息化 2.0:智能教育新图景[J]. 中国电化教育, 2025(4): 1-8.
[4] 李宏图. 多模态学习分析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远程教育杂志, 2025(2): 34-42.
[5] 刘铁芳. 智能时代个性化学习的理论重构与实践路径[J]. 教育研究, 2025(5): 56-63.
[6]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 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典型案例集[M].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25.备注:本论文为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人工智能(AI)实现高中生个性化培养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类别:重点课题,立项编号:GH2025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