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幼小衔接背景下中班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实施方案

作者

王洋

合肥市贵池路幼儿园 安徽合肥 230000

摘要:本文针对中班幼儿自我管理能力较弱的问题,设计了情境体验与游戏驱动的实施策略。通过在富有趣味的情境和游戏中培育自控、自评等能力,激发幼儿内在的自我调节动机,驱动管理能力得以提高。同时,家校紧密配合,创设支持性环境,共同促进自主管理习惯的培养。研究采用问卷和观察法评估策略效果。预期通过这一系统策略的应用,中班幼儿自我管理能力将全面提升,为其顺利实现幼小衔接奠定基础。

关键词:幼小衔接;中班幼儿;自我管理能力;实施方案

自我管理能力是指个体根据环境要求和自身需要,通过一系列的自我控制、自我指导和自我调节的认知与行为过程,从而有目标和有计划地主动参与活动或完成任务的能力。它是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成长的重要基础,也是学龄前儿童顺利完成幼小衔接、适应小学学习生活的关键。当前研究显示,不少中班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较为薄弱,表现为注意力无法持续集中、情绪易激动、依赖性强等。这主要是由于这个时期的幼儿正处于自我管理能力快速发展的关键期,脑部执行功能尚未完全建立,自制力较差,而教师和家长相关方面的引导不够等原因共同导致。如果这一问题得不到有效改善,则幼儿完成幼小衔接、适应小学学习将面临较大困难。有必要对提高中班幼儿自我管理能力采取有针对性的介入措施。

一、情境体验:在有意义的情境中驱动自我管理

在幼儿教育领域,情境创设与体验证实了其作为培养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有效教育手段。教师通过模拟现实生活中的情境,如“小超市”或“小医院”,设计角色扮演和互动游戏,引导幼儿学习和练习必要的自我管理技能。这些情境活动不仅需要幼儿运用社交技能,还要求他们练习决策制定和自我调节。情境设计的连贯性能逐步引导幼儿深入理解问题并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解决问题的欲望,同时激发内在的学习动机,将“不知道”的情绪转化为寻找答案的动力。在这些活动中,幼儿的自我决策与自我指导能力得到显著锻炼,他们学会了组织、协调、保持冷静、与他人合作以及自我激励和评价。教师在此过程中充当引导者和观察者的角色,通过精心设计的情境和必要的指导,观察幼儿行为,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并提供正面反馈。家园合作也至关重要,家长可以在家中继续进行类似的情境模拟游戏,以巩固幼儿在园所学技能。总之,这种教育方法不仅提升了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责任感、合作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为其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游戏互动:快乐成长 自我管理新高度

在上述情境活动中融入贴近生活的互动游戏,将自我管理的学习目标具体化,使之通过具体的游戏操作任务展开,从而激发幼儿主动组织和规划自己的游戏行为。如设计一款“宝宝植物园”游戏,幼儿扮演园丁角色,需要主动观察和记录植物生长情况,并及时浇水施肥。游戏过程中专门设置一些意外情节(阳光不足、苍蝇来袭等),需要幼儿组织语言或其他方式自主解决问题。这种游戏互动能触发自我管理的“潜在发展区域”,即幼儿已具备或正形成的能力,促进新能力不断产生、巩固和内化。在开展的“小园丁”植物培育游戏中,幼儿们扮演采购小苗、耘地栽种、浇水除草的小园丁角色,负责照顾一个个“我的小盆栽”。起初幼儿们对这个游戏新鲜热情,园丁工作也尚在情绪驱动下自发进行。但时间一长,也开始有些“任务倦怠”——忘记浇水导致小苗枯萎。教师这时变换新的情节,引入一只“害虫”,对幼儿日常工作带来新的威胁和挑战。一时间园子里风起云涌,幼儿们积极讨论如何制定防治计划。最终幼儿们自发分工,有的观察记录害虫活动轨迹,有的到图书馆查找防治方法,也有在“对虫通讯”论坛上寻求帮助......通过这个游戏互动,不仅幼儿自我管理行为得到持续激发,也使教师看到幼儿内在管理能力获得提升的可能性,逐步培育其自主探索和自我完善的内在动力。

三、家校联动:建立支持性环境共同育儿

家庭和学校作为幼儿成长的两个关键环境,它们之间的有效互动与合作对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综合效应”。在本策略中,针对中班幼儿自制力相对较弱的情况,教师特别设计了多种活动方案,旨在动员家长积极参与,通过参与家务劳动、生活自理和规则执行等家庭教育活动,促进幼儿自我管理习惯的形成。例如,教师可以设计“自己的房间自己收拾”的家务活动,这项活动要求幼儿在学校学习相关的生活自理技能,并通过情景模拟演练提高他们自主清洁卫生的意识。与此同时,家长的角色也至关重要,他们需要在家中配合教师的指导,通过监督和评价幼儿的表现来督促幼儿将所学技能付诸实践。这种双向互动的家务活动不仅锻炼了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也促使家长重新审视并优化自己的引导和放权方式。在这一互动环节中,幼儿通过亲身实践学会了如何安排和执行任务,家长则学习了如何适度地放权,让幼儿在安全的范围内自由探索和学习。家长的适度放权不仅能够激发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还能帮助幼儿建立起独立解决问题的信心。此外,家长的监督和评价也为幼儿提供了及时的反馈,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家校互动还建立了一个支撑性的外部环境,这种环境能够有效地激发和巩固幼儿内在的自我调控动机与自主行为。通过家校的共同努力,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练习自我管理,这种重要的认知过程逐渐深入人心,最终内化为幼儿自发的生活方式。幼儿在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培育下,不仅学会了如何管理自己的行为,还学会了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和想法。此外,家校合作还能为幼儿提供一致性的教育环境。当家庭和学校的教育目标和方法一致时,幼儿更容易接受和内化这些教育信息。这种一致性不仅减少了幼儿的混淆和压力,还增强了教育的效果。最后,持续性的家校共同培育对幼儿的整体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幼儿在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关怀和指导下,不仅在自我管理能力上得到了提升,还在社交能力、学习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等多方面得到了全面的发展。这种全面的发展理念为幼儿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幼儿成为自主、独立和有责任感的人奠定了基石。

综上所述,家庭和学校的紧密合作在培养幼儿自我管理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活动方案和双向互动的家务活动,家校共同为幼儿营造了一个有利于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环境,激发了幼儿的内在动机,优化了家长的引导方式,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深入,人们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对现代人自我管理的要求也愈发严峻。教育的使命不仅在于知识传授,更在于帮助幼儿建立自主积极的人格特质,塑造内在的自我管理能力。这一能力的养成是从小抓起的,幼儿期尤为关键。因此,我们的教育实践不仅要关注传统技能训练,也要着重培养生活及学习中的自我组织、自我监控、责任自主等能力。这其中家庭和学校的紧密协作尤为重要。当这个关键期的管理习惯逐渐养成,必将成为人生道路上宝贵的财富。我们也殷切期望社会的关注与帮助,为源自内心的人生管理实力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萍.幼小衔接背景下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J].漫动作, 2022(10):0196-0198.

[2] 孟红芳.幼小衔接视角下大班幼儿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策略探究[J].教师, 2023(10):90-92.

[3] 刘丽英,陈寒."幼小衔接"背景下做好幼儿入学准备的实践探究[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2, 4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