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项目成本动态管控模型构建及应用效果分析
张金保
身份证号:132329197703033434
一、引言
在建筑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着材料价格波动、人工成本上升、工期压力等诸多挑战,有效控制施工项目成本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传统的成本管理方式多以事后核算为主,缺乏对成本的动态监控和实时调整能力,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施工环境。成本动态管控模型能够实时采集、分析成本数据,及时发现成本偏差并采取纠偏措施,实现对施工项目成本的全过程、动态化管理。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建筑施工项目成本动态管控模型并分析其应用效果,对提升建筑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二、建筑施工项目成本动态管控模型构建原则
2.1 全面性原则
成本动态管控模型需涵盖建筑施工项目从前期规划、施工准备到施工过程、竣工验收的全生命周期成本要素。不仅要考虑直接成本,如材料费、人工费、机械使用费,还要关注间接成本,如管理费、临时设施费等,确保对项目成本进行全面、系统的管控。
2.2 动态性原则
建筑施工过程中,成本受市场价格波动、设计变更、施工进度调整等多种因素影响。模型应具备实时采集和处理成本数据的能力,能够及时反映成本的动态变化,以便企业根据实际情况迅速调整成本管控策略。
2.3 准确性原则
准确的数据是成本动态管控的基础。模型在数据采集、传输和分析过程中,要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成本数据进行处理和预测,避免因数据误差导致成本管控决策失误。
2.4 可操作性原则
构建的成本动态管控模型应贴合建筑施工企业的实际业务流程和管理水平,操作流程简单易懂,所需数据易于获取,相关管控措施切实可行,便于在实际项目中推广应用。
三、建筑施工项目成本动态管控模型构建方法
3.1 成本数据采集与处理
数据采集:利用物联网技术、智能传感器等设备,对施工现场的材料消耗、人工工时、机械运行状态等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同时,结合合同文件、施工图纸等资料,收集与成本相关的基础数据,如材料采购价格、分包合同价款等 。
数据处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分类和整理,去除无效数据和重复数据。采用数据挖掘、统计学等方法,对成本数据进行分析,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为成本预测和动态监控提供支持。
3.2 成本预测模型构建
运用时间序列分析、回归分析、神经网络等方法,结合历史成本数据和项目当前实际情况,构建成本预测模型。通过对施工进度、市场价格走势、资源消耗规律等因素的分析,预测项目在不同阶段的成本支出,为成本动态管控提供目标依据。例如,利用灰色预测模型,根据前期材料消耗数据,预测后续施工阶段的材料需求量和采购成本。
3.3 动态监控体系设计
建立多层次的成本动态监控体系,设置关键成本指标和监控阈值。在施工过程中,实时将实际成本数据与预测成本进行对比,当实际成本超过阈值时,及时发出预警信号。通过可视化的监控界面,直观展示成本动态变化情况,方便管理人员及时掌握项目成本状态。
3.4 成本偏差分析与纠偏
当发现成本偏差时,采用因素分析法、挣值分析法等方法,深入分析成本偏差产生的原因,如材料价格上涨、施工效率低下、设计变更等。针对不同的原因,制定相应的纠偏措施,如优化采购方案、调整施工进度计划、加强施工过程管理等,并跟踪纠偏措施的实施效果,确保成本偏差得到有效纠正。
四、建筑施工项目成本动态管控模型架构
4.1 数据层
数据层是成本动态管控模型的基础,负责收集、存储和管理与项目成本相关的各类数据,包括项目基础数据、施工过程数据、市场价格数据等。采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对数据进行统一管理,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4.2 分析层
分析层利用数据处理和分析工具,对数据层中的成本数据进行加工和分析。通过成本预测模型、偏差分析模型等,为成本动态管控提供决策支持信息,如预测成本趋势、分析成本偏差原因等。
4.3 监控层
监控层根据分析层的结果,对项目成本进行实时监控。通过设置监控指标和预警机制,及时发现成本异常情况,并以图表、报表等形式向管理人员展示成本动态变化情况,便于管理人员进行决策。
4.4 决策层
决策层根据监控层提供的信息,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管理目标,制定成本管控决策和纠偏措施。决策层的决策结果反馈到施工过程中,指导项目成本管理工作,形成成本动态管控的闭环管理。
五、建筑施工项目成本动态管控模型应用效果分析
5.1 案例背景
选取某高层住宅建筑施工项目作为案例,该项目建筑面积为 5 万平方米,工期为 24 个月,合同总价为 1.2 亿元。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引入构建的成本动态管控模型进行成本管理。
5.2 应用过程
在项目前期,利用成本预测模型对项目总成本进行预测,并制定成本管控目标。施工过程中,通过物联网设备和人工采集相结合的方式,实时采集成本数据,并上传至成本动态管控系统。系统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实时监控成本动态变化情况。当发现某阶段混凝土材料费超出预算时,运用挣值分析法对成本偏差进行分析,发现是由于混凝土用量增加和市场价格上涨导致。随后,项目团队采取优化混凝土配合比、与供应商重新谈判价格等纠偏措施。
5.3 应用效果
通过应用成本动态管控模型,该项目在成本控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与传统成本管理方式相比,项目实际成本降低了 8% ,成本管控效率提高了 30% ,成本预测的准确性也得到了大幅提升。同时,通过对成本数据的实时监控和分析,及时发现并解决了施工过程中的成本问题,避免了成本超支风险,保障了项目的经济效益。
六、结论
建筑施工项目成本动态管控模型的构建与应用,为建筑施工企业提供了一种科学有效的成本管理手段。通过遵循全面性、动态性、准确性和可操作性原则,运用先进的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成本预测方法等构建的模型,能够实现对施工项目成本的全过程、动态化管理。案例分析表明,该模型在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成本管控效率和准确性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未来,建筑施工企业应进一步完善成本动态管控模型,结合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不断提升成本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高荣龙,许曾峰,王尧,等.基于BIM的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成本控制与动态分析研究[J].粉煤灰综合利用,2021,35(03):137-140.DOI:10.19860/j.cnki.issn1005-8249.2021.03.025.
[2]张欢,罗丹.建筑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优化措施[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03):153.DOI:10.16141/j.cnki.1671-8089.2018.03.127.
[3]贾宏铮.建筑工程项目成本动态管控研究[J].山西建筑,2017,43(15):215-216.DOI:10.13719/j.cnki.cn14-1279/tu.2017.15.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