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多玩”在幼儿园大班自主体育游戏中的创新实践
徐佳丽
苏州工业园区东兴路幼儿园 215000
在当代学前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中,自主体育游戏日益成为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核心载体,但大多幼儿园存在着空间、资源限制的问题,教师应以幼儿主体性为核心,通过低结构材料来激发幼儿主动探索,重构幼儿园体育游戏的教学路径,为幼儿园自主体育游戏的创新设计提供可复制的实践范式。
一、低结构材料在体育游戏中的教育价值
(一)促进幼儿多维能力发展
低结构材料的结构简单、功能多样化,幼儿可以自主决定材料的用途、玩法和规则,并通过触摸、堆叠、组合的多感官探索和拆卸、重组等操作来进行自由探索,进一步驱动幼儿深度学习,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1.身体机能:动作协调与力量提升
低结构材料通过开放性组合来激发幼儿的大肌肉群运动,实现基础动作技能的进阶训练。例如,在纸筒跨栏游戏中,幼儿需要精准控制跨步的高度和节奏来完成跨越,促进肢体协调性发展;在轮胎堆叠挑战中,幼儿需在晃动的不稳定面上保持重心,动态提升平衡能力;幼儿在合作搬运长木板或PVC 管搭建“独木桥”时,增强手臂和核心力量。
2.认知与创造力:思维发散与问题解决
低结构材料的可变性可以激发幼儿的高阶认知发展,幼儿在轮胎迷宫设计中,通过排列组合探索“入口-出口”的最短路径,进一步培养幼儿的空间布局能力。
3.社会性发展:合作与规则建构
在自主体育游戏中,幼儿在真实的社交情境中完成团队协作任务,在角色分配中学会承担责任,增强幼儿的沟通能力,进一步强化游戏规则意识。
(二)解决幼儿园现实困境
1.突破空间限制,高效利用小场
在自主游戏构建中,教师可以开发立体空间,利用轮胎和梯子组合成“空中攀爬网”,仅占用2m²地面实现 3D 运动;或在走廊铺设纸箱迷宫,使1.5m 宽空间实现全身运动。
2.低成本替代高投入器材,优化资源配置
在低结构材料游戏中,利用零成本材料来创新游戏道具,如用废旧纸箱制作城堡,牛奶罐填充沙土作“举重器”,有效降低幼儿园运营成本,同时激发幼儿创造力。
、“一物多玩”在幼儿园大班自主体育游戏中的创新实践
(一)纸筒的玩法进化路径
在“一物多玩”理念下的低结构材料创新中,卷纸芯、包装筒等纸筒作为废旧材料,可以实现“零成本”替代组合滑梯、攀爬架等高价运动器材,并且纸筒的玩法多样化,教师可以通过“滚动、传声的基础感知”、“跨栏架、隧道等组合创新”、情境任务链、文化科技整合的递进路径,让学生在逐级的挑战中实现认知和动作技能的螺旋式上升。
在个体探索层,幼儿通过滚动纸筒、用纸筒传声等单一重复动作,来建立对材料基础属性的认知,并在感知中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和力量控制能力。在组合创新层,利用跨领域材料来重组结构、拓展功能,如纸筒纵向拼接为骨架,覆盖攀爬网形成钻爬通道,强化幼儿的核心力量和身体协调能力,并在游戏中建立幼儿的秩序和规则意识。在情境任务深化层,教师创设游戏情境“丛林救援”任务链,如教师用纸筒栏架模拟“荆棘丛”,让幼儿在计时竞赛的跨栏越障中激发速度和敏捷性,或在角色扮演中促进学生的共情能力,在游戏失败后的反思中,培养幼儿的批判性思维。在主题整合层中,教师带领幼儿用纸筒制作“龙舟”,并结合民俗文化来设计团队划桨动作。
(二)自然材料的多元游戏形态
在低结构材料探索中,自然材料是贴近幼儿日常生活的物品,且可塑性比较强。像树枝的曲折、石头的重量、松果的纹理等可以为幼儿提供多感官体验,促进幼儿感觉的统合发展。例如,幼儿通过单脚站立于横置树枝或走“独木桥”,锻炼核心力量和空间预判能力;通过搬运不同大小的石头垒“防洪堤”,进一步感知重力和结构稳定性的关系。自然材料的运用也可以传递给幼儿生态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如回收玉米叶做颜料印染、用枯枝创作立体拼贴,传递“变废为美”的生态观。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一物多玩”理念下的幼儿园大班自主体育游戏创新实践是推动幼儿深度学习和全面发展的核心路径,教师应利用低结构材料来构建“儿童主导、材料开放”的自主体育游戏新范式,进一步推动幼儿教育从“技能训练”转向“创造赋能”,促进幼儿能力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郭银. 低结构材料在幼儿园自主游戏中的应用策略[J].智力,2025,(15):104-107.
[2]杨光. 户外自主游戏中低结构材料的投放方法及价值[J].家长,2025,(07):165-167.
[3]李媛. 幼儿园低结构游戏材料设计与应用[J].儿童与健康,2025,(01):44-47.
[4]周其烨. 幼儿园自主游戏中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J].家长,2024,(31):177-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