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设问启思:“折线统计图”教学中数据意识培养的实践研究

作者

杨小燕

萧山区瓜沥镇长沙小学311245

数据意识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提出的 11 个核心素养之一,主要是指对数据的意义和随机性的感悟。数据意识的形成是学生理解生活中随机现象的“催化剂”,助其学会“用数据说话”。 然而,当前“折线统计图”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四缺”问题:一是情境与学生生活关联度低,学生缺乏主动调研的统计需求;二是无明确问题驱动,学生被动收集数据,缺乏数据收集意识;三是缺少对比性情境,学生难以感知折线统计图的独特价值,数据解读能力薄弱;四是问题背景碎片化,学生无法从整体把握数据趋势,数据决策意识缺失。

基于此,本文以“折线统计图”教学为例,探索“设问启思”的教学新路径——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设计,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据调研、收集、整理、分析、决策的全过程,让数据意识在“问题解决”中自然生长,实现核心素养从“理念”到“实践”的转化。

一、创设真实问题情境,唤醒数据统计需求

统计教学需以 “需求” 为起点,只有让学生感受到“需要用数据解决问题”,才能主动参与统计活动。教师要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设计问题串,推动学生从 “被动接数据” 转向 “主动找数据”,萌发调研意识、激发收集需求。

课前以学校运动会跳绳比赛选代表为情境,引发学生思考,使其意识到需数据支撑选择,教师布置课前小组调研任务,助学生萌发数据调研意识。课堂上开展“有效问题”,围绕“派小胖还是小浩参赛”,教师通过追问,让学生发现经验判断(以貌取人)、一次比试不可靠,达成 “需收集一周数据”的共识,学生从“被动接收数据”转向“主动要求收集更多数据”,深刻体会“数据收集是科学决策的基础”,数据收集意识得到有效激发。

二、设置明确问题导向,发展数据表达意识

新课标指出:“培养数据意识,应让学生知道同一组数据可以用不同方式表达,需根据问题背景选择合适方式。”教师需以“第一手杂乱数据”为起点,设置明确问题导向,让学生主动整理数据、对比不同表达形式,在“加工数据”的过程中发展数据表达意识。

教师直接呈现学生收集到的杂乱数据,提问:“看着这些数据,你有什么感受?该如何整理才能更清晰?”问题触发学生的整理需求,他们用已学的统计表、条形统计图整理数据。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入折线统计图,引导总结折线统计图画法并尝试绘制。这一过程中学生从被动整理转为主动探索,感知数据表达丰富性。

之后对比三种形式,设置核心问题:“这三种形式有什么异同?解决‘派谁去参赛’的问题,哪种形式更合适?”学生明确各优势,结合“派谁参赛”需判断成绩稳定性与趋势的需求,选折线统计图,体会数据表达需贴合问题背景,提升数据表达能力。

三、巧设认知冲突情境,提升数据解读能力

部分学生解读数据时仅关注表面信息,忽略隐性或误导性信息,导致决策偏差。教师需巧设认知冲突情境,通过问题引领学生多维度读取数据、辩证识别数据,实现从“浅层解读”到“深入剖析”的转变。

数据蕴含显性、隐性、推测三类信息,教师需设计分层问题,引导学生全方位读取数据。先引导小组从 “点”“线” 角度提问题,分类显性(如 “小胖最多跳几个”)、隐性(如 “小胖周五比周一多跳几个”)、推测(如 “小浩成绩接下来怎样”)三类问题,助学生掌握读取方法,提升解读能力。再借小王和小林的折线统计图设疑,学生因折线陡缓产生分歧,教师引导关注纵轴单位长度差异,学生明白需辩证识别数据,避免被表面信息误导。

四、安排统整问题背景,感受数据决策作用

数据分析的最终目的是 “辅助决策”,教师需将数据放在统整的问题背景中,允许学生基于数据提出不同观点,让学生体会“数据随机性”对决策的影响,感受数据决策的价值。

“折线统计图”教学最终环节,教师回归“派谁去参赛”的核心问题,引导学生对比不同数据形式,鼓励学生充分辩论,最终达成共识:“小胖的上升趋势更稳定,更适合参赛。” 这一决策变化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同一组数据,因呈现方式不同,决策结果可能不同;数据决策需结合趋势、稳定性等多维度分析,而非单一指标。”

通过这一过程,学生不仅理解了数据的随机性,更感受到“数据是决策的依据”,数据决策意识得到有效培育。

五、结论

数据意识的培育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在“折线统计图”教学中,通过“创设真实情境唤醒统计需求 — 设置问题导向发展数据表达意识 — 巧设认知冲突提升数据解读能力 —安排统整背景感受数据决策作用”的“设问启思”路径,能让学生亲历统计全过程,逐步形成“主动找数据、灵活表数据、深入读数据、科学用数据”的意识与能力。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需以新课标为指引,将“设问启思”融入统计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让问题成为数据意识生长的“催化剂”,让学生真正学会“用数据说话”,实现核心素养的落地生根,为学生未来用数学思维解决现实问题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孙敏.亲历统计过程 培育数据意识——以小学数学“折线统计图”教学为例[J].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2024.

[2]刘庆兵.以表现性任务发展数据意识——“折线统计图”教学思考与实践[J].江西教育,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