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中药洗浴包治疗小儿感冒发热的效果评估

作者

杨胜

重庆市巴南区中医院儿科 重庆市 401320

感冒是小儿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尤其在冬春季节高发。发热是感冒的典型症状之一,严重时可能引发其他并发症,对儿童的健康构成威胁[1]。中药洗浴包通过中药成分与水的相互作用,利用药物的挥发性、渗透性等特性,达到缓解症状、促进康复的效果[2]。本研究旨在探讨中药洗浴包在治疗小儿感冒发热中的疗效,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4 年6 月—12 月期间在本院儿科住院治疗的100 例感冒发热患儿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各50 例的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中男患儿 24 例,女患儿26 例;年龄0~6 岁,平均(3.46±1.24)岁。研究组中男患儿26 例,女患儿 24 例;年龄0~6 岁,平均(3.35±1.06)岁。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

纳入标准: ① 入院时体温升高,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② 入院前未接受过抗生素治疗; ③ 患儿家属同意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 ① 患儿存在严重基础疾病; ② 患儿对本研究所用药物有明确过敏史;③ 患儿伴有惊厥、呼吸急促等危重症状。

1.2 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接受充分休息,保持水分摄入,抗病毒药物使用以及对症处理,如缓解咳嗽和鼻塞等基础治疗方案。

对照组患儿在基础治疗上增加清水泡澡退热,通过温水浸泡患儿全身,帮助降温。水温应保持在40C 左右,时间控制在 30min 以内。需在护理人员监督下进行,避免因水温过高或时间过长导致患儿不适。

研究组在在基础治疗同时接受中药洗浴包泡澡退热,具体方法如下:

(1)药方及煎煮方法:根据患儿的不同症状辨证选方,外感风寒型发热的患儿,使用防风、艾叶、荆芥、桂枝、生姜和麻黄等药材;外感风热型发热的患儿,则使用柴胡、川芎、青蒿、薄荷、连翘、荆芥、炒牛蒡子等药物;外感暑湿型发热者,选用青蒿、柴胡、蝉蜕、白矾、薄荷、连翘、藿香等药材。将药物加入 250ml 清水中煎煮后滤去药渣,将所得药液与清水按1:10 的比例配制成浴液,同时确保药浴液的温度保持在 38~40C 。

(2)洗浴及按摩操作:使用专用木桶并铺设一次性塑料洗浴桶袋,待药液准备妥当后,将水温调整至适宜范围,确保患儿在药液中泡浴并保持水位至少高过患儿腋下。患儿浸泡时间控制在25min 左右,与此同时护理人员使用毛巾为患儿进行全身擦浴按摩,特别关注颈部两侧大血管、腋下、肢体、腹股沟和背部等部位,擦拭时要遵循离心方向,力度适中,直至皮肤出现轻微红润反应为宜,促进血液循环和药效吸收。

(3)注意事项及安全监控:治疗过程中,需要持续观察患儿的神志、面色、皮肤反应及生命体征的变化,确保患儿没有出现不适症状。如果出现异常反应,如过度疲劳、呼吸急促等,应立即停止治疗。治疗过程中可以适量给患儿饮用温开水帮助保持体内水分平衡,避免脱水。治疗保持每天1 次,治疗时间根据患儿的恢复情况和体质进行适时调整。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包括发热间隔时间与发热峰值。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 SPSS 26.0 统计软件,计数资料用(%)代表,结果行χ2 检验;计量资料用( )代表,结果用t 检验, P<0.05 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发热间隔时间明显比对照组长,且发热峰值更低( P<0.05 );观察组患儿的生病持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 P<0.05 ),见表 1

表1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对比( o

3 讨论

小儿感冒是常见的儿童疾病,尤其在季节交替时容易引发发热等症状,发热不仅增加患儿的不适感。中药药浴作为传统的非药物治疗手段,因其独特的疗效和安全性在近年来逐渐受到关注。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的发热间隔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且发热峰值比对照组低( 。这些结果表明中药洗浴包在小儿感冒发热的治疗中具有明显的优势。中药药浴作为一种治疗方法,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中药成分在水中的溶解与挥发,通过皮肤吸收,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从而调节体内的免疫反应[3]。中药药浴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散寒、活血化瘀等功效,特别是在感冒初期,对缓解风寒或风热引起的发热症状具有显著效果[4]。药浴中的中药成分通过水蒸气的挥发,可对呼吸道产生一定的润泽作用,从而缓解由感冒引起的鼻塞、咳嗽等症状。中药药浴能够通过外治法调动机体的正气,增强抗病能力,促进体内阴阳平衡,不仅有助于退热,更能促进身体的自我修复,加速疾病的恢复。

综上所述,本研究充分证实了中药药浴治疗小儿感冒发热的有效性,不仅能够延缓发热的发生,降低发热强度,还能缩短疾病持续时间。随着临床对中药药浴疗法的不断认可,有望为小儿感冒发热的治疗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

参考文献

[1]于平.小儿感冒发热的临床观察和综合护理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14):179-180.

[2]曾永渐,孙香娟.药浴治疗小儿疾病的研究进展[J].光明中医,2023,38(01):186-190.

[3]周芳,易方,董晓斐.中药药浴对新生儿肺炎发热效果观察[J].湖南中医杂志,2021,37(11):113-114+ 126.

[4]罗细娥,张细军,杨慧霞.中药药浴联合精细化护理干预对小儿感冒患儿症状消失时间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2023,36(03):729-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