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幼儿发展需求的探究式学习场构建路径

作者

吴纯英

无锡市新吴区鸿山紫兰幼儿园

一、引言

幼儿阶段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教育对幼儿的未来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奠基作用。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与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认识到满足幼儿发展需求、激发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探究式学习作为一种符合幼儿天性的学习方式,强调幼儿在主动探索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而探究式学习场的构建,则为幼儿提供了一个支持探究式学习的特定环境,有助于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深入研究基于幼儿发展需求的探究式学习场构建路径,对于丰富幼儿教育理论、提升幼儿教育实践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幼儿发展需求与探究式学习场概述

(一)幼儿发展需求

幼儿在生理、心理和认知等方面都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具有独特的发展需求。生理上,幼儿需要充足的活动空间和适宜的环境来进行身体锻炼,以促进肌肉发育和动作协调。心理上,他们渴望安全感、归属感以及情感上的支持,需要在温暖、和谐的环境中建立自信和自尊。认知方面,幼儿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喜欢通过亲身体验、动手操作来获取知识和理解事物。

(二)探究式学习场

探究式学习场是指为支持幼儿探究式学习而专门创设的一种学习环境,它不仅仅是一个物理空间,更是一个融合了丰富学习资源、积极互动氛围以及适宜引导策略的综合性场所。在这个学习场中,幼儿能够自由地提出问题、进行探索、尝试解决问题,教师则扮演引导者和支持者的角色,鼓励幼儿自主思考和实践,促进幼儿的深度学习和全面发展。

三、基于幼儿发展需求的探究式学习场构建原则

(一)以幼儿为中心原则

一切构建活动都应以满足幼儿发展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关注幼儿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和发展水平,让幼儿在学习场中有充分的自主选择权和决策权,能够按照自己的节奏和方式进行探究学习。

(二)开放性原则

学习场应具有开放性,包括空间开放、资源开放和学习过程开放。空间上,打破传统教室的封闭格局,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区域;资源方面,整合园内园外各种资源,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探究素材;学习过程中,鼓励幼儿自由探索、大胆质疑,不受固定模式和标准答案的束缚。

(三)趣味性原则

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学习场的构建要充满趣味性。通过创设富有童趣的环境、设计有趣的探究活动和游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主动投入到探究学习中。

四、基于幼儿发展需求的探究式学习场构建路径

(一)创设适宜的空间环境

打造多样化学习区域: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发展需求,在学习场内设置不同功能的学习区域,如科学探索区、建构区、阅读区、艺术创作区等。每个区域配备相应的材料和设施,满足幼儿不同类型的探究活动需求。例如,在科学探索区放置放大镜、显微镜、各种实验器材等,让幼儿能够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和观察。

营造自然化与生活化环境:将自然元素融入学习场空间,如种植植物、饲养小动物等,让幼儿亲近自然,感受生命的奇妙。同时,创设生活化场景,如模拟超市、医院、厨房等,让幼儿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进行角色扮演和探究学习,提高幼儿对生活的认知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整合丰富的学习资源

园内资源整合:充分利用幼儿园现有的教材、图书、玩具、教具等资源,进行分类整理和优化配置,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探究式学习。同时,鼓励教师自制教学资源,根据幼儿的兴趣和教学需要,制作个性化的教具和学具。

园外资源拓展:加强与社区、博物馆、科技馆、图书馆等机构的合作,拓展学习资源渠道。组织幼儿参观这些场所,邀请专业人士到园开展讲座和指导活动,让幼儿接触更广泛的知识和信息,丰富探究学习的内容。

(三)实施有效的教师引导策略

观察与倾听幼儿:教师要善于观察幼儿在探究活动中的表现,倾听他们的想法和疑问。通过观察和倾听,了解幼儿的兴趣点、发展水平和遇到的困难,为适时介入和提供支持做好准备。

提问与启发引导:在幼儿探究过程中,教师通过巧妙提问来启发幼儿思考,引导他们深入探究。问题要具有启发性和开放性,避免直接给出答案,鼓励幼儿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当幼儿在搭建积木时遇到困难,教师可以问:“ 你觉得怎样才能让这个建筑更稳固呢?” 引导幼儿自主思考和尝试。

小组协作与分享交流:组织幼儿开展小组探究活动,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小组活动中,教师鼓励幼儿相互交流、分享想法和经验,共同解决问题。活动结束后,安排分享环节,让幼儿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促进幼儿之间的学习和互动。

五、案例分析

(一)案例背景

某幼儿园开展基于幼儿发展需求的探究式学习场构建实践。该幼儿园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原有教室和户外场地进行改造,致力于为幼儿打造一个充满趣味和探索性的学习环境。

(二)构建过程与实施

空间环境创设:重新规划室内空间,划分出多个功能区域,并精心布置环境。在户外开辟了种植园和小型养殖区,让幼儿能够亲身参与种植和饲养活动。

资源整合利用:整合园内图书、玩具等资源,同时与当地博物馆、科技馆建立合作关系,定期组织幼儿参观学习。

教师引导策略:教师加强对幼儿的观察和倾听,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深入探究。组织幼儿开展小组探究活动,鼓励幼儿分享交流。

评价体系建立:建立了多元化评价体系,教师、幼儿和家长共同参与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

(三)实施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该幼儿园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有效发展。幼儿在与同伴的合作中学会了沟通和分享,社交能力也有所提升。教师通过观察和评价,更加了解幼儿的发展需求,能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教育支持,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六、结论

基于幼儿发展需求构建探究式学习场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遵循以幼儿为中心、开放性、趣味性和整体性等原则,从空间环境创设、资源整合利用、教师引导策略以及评价体系建立等多方面入手,能够为幼儿营造一个有利于探究式学习的良好环境。在未来的幼儿教育实践中,应进一步深化对基于幼儿发展需求的探究式学习场构建的研究和实践,不断优化构建路径和方法,以更好地满足幼儿日益增长的发展需求,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蒋奕.构建幼儿自主探究式学习场域——以某园两楼一廊“ 十二景”空间环境为例[J].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2025,(04):40-41.

[2]康永祥.幼儿科学教育中探究式学习的创新策略与实践应用[C]//重庆市创新教育学会.2024数字化教育生态构建与未来学校发展交流会论文集.甘肃省甘南州临潭县冶力关镇幼儿园;,2024:319-323.DOI:10.26914/c.cnkihy.2024.073094.

[3]陆凤静.创设幼儿探究式学习环境——以“ 大班水稻种植活动” 为例[J].家长,2022,(29):12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