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沙化土地现状及防治措施初步分析实践探究
罗晓琴 孙海长
轮台县林业和草原局 新疆轮台 841600
新疆位于我国西北部,地理环境特殊,随着城市化进程发展,各类人为活动大肆开展,自然资源不断消耗,脆弱的生态环境受到进一步破坏,不仅影响了经济建设,也衍生了更为严峻的土地荒漠化以及沙化现象,危及人类活动空间。随着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实施,新疆地区积极践行国家生态建设和治疆策略,加大力度进行沙化土地的修复。经过不断努力,新疆地区防沙治沙和产业发展协同并进,取得了明显成效。
1 新疆沙化土地现状及危害
全国第六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报告中明确提出,新疆地区在可持续政策和防沙固沙手段治理下,取得了明显成效,其中,荒漠化土地缩减面积约 1955 平方公里,沙化土地缩减面积约 243 平方公里,绿洲面积约 18 万平方公里,增幅超过 77‰ 。虽然目前沙化土地治理效果较为明显,但是仍有超过1200 万新疆地区人口仍遭受荒漠化和沙化现象的不良影响,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形势较为严峻,仍需持续开展防沙治沙工作,改善“ 沙化土地分布范围广、程度严重” 等不良现象[1]。
2 新疆沙化土地的治理措施
2.1 优化多种沙化土地治理模式
目前,针对新疆地区土地荒漠化和沙化严峻现象,国家和地方推出了多种土地治理模式,具体实施路径如下:(1)构建土地沙化封禁保护区,即在新疆地区风沙频繁发生区域进行合理规划,构建土地沙化封禁区,阻碍风沙蔓延;(2)构建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即在新疆地区沙漠与绿洲之间的过渡地带,构建具有示范和引导作用的综合示范区域,加大防沙治理力度,加大防风固沙林地的种植和养护;(3)打造国家重点公益林,即在新疆地区积极打造公益林防护区域,利用防护林减少风沙向绿洲区域的蔓延,加大对流动沙漠的遏制效果;(4)工程固沙,即在新疆区域中的公路沿线以及风沙现象严重的铁路区域等,大量打造草方格等工程固沙模式,实现流沙的固定处理。
2.2 打造完善的防沙治沙网络
基于新疆地区特殊地理位置,围绕塔克拉玛干沙漠构建世道屏障,打造完善的防沙治沙网络,提高新疆沙化土地防治效果。其一,在绿洲最外层通过大量种植成活率高的灌木以及草皮打造防风固沙地带,遏制流动沙漠蔓延,实现“ 绿进沙退” 发展目标。其二,在人类活动区域范围内,构建阻沙基干林等生态性防护体系,对绿洲内生态环境进行不断改善和优化。其三,加大力度种植农田防护林和林果,不仅能够保护农业生产,也能够利用果品提高新疆地区农业经济发展。
2.3 大力发展节水林草,提高新疆自然资源利用效率
针对新疆地区自然资源紧缺以及土地沙化问题,构建科学用水机制,对水资源进行统筹规划和合理分配。举例来说,采用滴灌技术提高防风固沙林的成活率,实现生态固沙的自然修复,提高新疆地区生态环境质量[2]。
3 新疆沙化土地治理工作存在问题
3.1 防沙治沙持续性不足
新疆地区地理位置特殊,防沙治沙问题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若不持之以恒,在人为因素和自然环境的双重影响下势必会为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但是,现阶段新疆地区各部门各自为政,未充分认识到防沙治沙工作持续性重要性,防沙治沙工程可持续性发展不足。
3.2 缺少充足资金支持
新疆地区土地荒漠化和沙化现象严重,面积广泛,涉及多个单位,缺少系统性和先进性的科研成果。同时,沙地治理、光伏项目建设以及农牧土地结构优化等多个项目等均缺少充足的资金支出,无法实现技术层面的
突破,防沙治沙效果不甚理想。
3.3 监管不到位
新疆地区土地沙化防治工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并通过严格的监管和评估机制评判防沙治沙工作开展情况。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监管不规范、监管不到位现象仍较为严重,致使新疆部分地区防沙治沙工作开展质量不尽如人意。
4 新疆沙化土地的防治措施对策建议
4.1 高度重视防沙治沙工作可持续性
针对新疆地区环境特殊性,在贯彻落实国家生态环境保护理念下构建具有新疆特色的防沙治沙规章制度,逐步由传统模式显得增加防沙治沙面积向可持续性和高质量发展模式过渡和转变,实现常绿、可持续性发展目标。另外,还要制定有限化防沙治沙目标,对新疆各区域防沙治沙工作内容和成效进行严格、公正考核,利用绩效考核制度激发新疆各部门防沙治沙积极性,巩固“ 建绿” 成效。
4.2 拓宽防沙治沙资金渠道
针对新疆地域特色积极探索防沙治沙投入机制,通过政府颁发扶持政策和优惠政策等,加大对社会力量的吸引,有助于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进入新疆,投入到防沙治沙工作当中。同时,为伏沙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提供有效的资金和政策扶持,逐步形成大规模的沙产业群体,构建具有新疆特色的产业链条和品牌优势,为推动新疆地区沙产业发展奉献力量。另外,构建政府与企业联动机制,加大社会公众力量的参与, 扶持企业提升防沙治沙创新能力, 延长防沙治沙产业链条,激发社会群众和企业参与新疆地区防沙治沙积极性,推动新疆地区防沙治沙逐步向产业化、规模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除此之外,还可以设置公益基金账户和募捐系统,通过广泛开展防沙治沙宣传活动和治沙体验活动,吸引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募捐,提高参与防沙治沙活动的积极性[3]。
4.3 加大监管力度
针对新疆防沙治沙工作监管力度不足问题,新疆地区积极引入先进的技术和方法,构建完善的监测系统,对新疆地区荒漠化和土地沙化问题进行动态化监测,做好评估和危害影响分析,精准掌控新疆地区各个区域土地沙化数据信息。另外,对土地沙化工程建设进行全面评价,贯彻落实国家可持续发展政策方针,做好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转化模式。除此之外,加强遥感技术以及3S 技术的联合使用,构建多元数据融合模型,对新疆防沙治沙成效进行全面监测,逐步完善防沙治沙技术评估体系。
结语
综上所述,新疆沙化土地防治工作的高效开展是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和谐共处的主要措施和途径。且由于防沙治沙工作的系统性和复杂性,需要从多个角度着手,明确认识到土地荒漠化和土地沙化问题的严重性以及目前防沙治沙工作存在的不足,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全面优化新疆沙化土地治理效果。
参考文献
[1]丽娜·阿斯勒汗. 新疆沙化土地现状及防治措施初步分析[J]. 现代园艺,2024,47(15):200-202.
[2]贾毅立,姜子夏,孙景梅.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沙化土地治理成效及对策[J]. 林草政策研究,2024,4(1):14-19.
[3]马睿,程启明,张殿宇. 中国土地荒漠化及其治理措施浅谈[J]. 中国科技纵横,2011(2):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