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中风120口诀:快速识别脑卒中的三个关键信号

作者

张旭阳 朱江霞

新疆乌鲁木齐市急救中心 830000

有时候,生命的转折来得毫无预兆。一个人在阳光明媚的早晨出门,下午却因一句话说不清、一个动作做不了,被送进了医院。这不是小说的桥段,而是真实生活中无数中风患者的经历。脑卒中,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中风,是一种非常凶险的急症。它来得突然,发展迅速,处理不及时,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但好消息是,越早发现,越早处理,中风的危害就能被大大减轻。关键就在“识别”——能不能在第一时间看出蛛丝马迹,决定了这场生死赛跑的胜负。中国卒中学会特别提出的“中风120 口诀”,就是一套简单易记的识别工具,让普通人也能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判断。

1.什么是中风?为什么说它是“时间的敌人”?

脑卒中分为两类,一种是“出血性”,也就是脑血管破裂,发生脑出血;另一种是“缺血性”,也就是血管被堵住了,脑部某部分因为供血中断而受损。无论哪种,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发病突然、发展迅猛。一旦中风发生,脑细胞会以每分钟数百万个的速度坏死。黄金抢救时间只有3 小时。这不是夸张,是医学上的严格结论。很多人错过救治时机,是因为没能及时看出症状,把病情当成“累了”“犯晕了”“说话结巴了”而耽误处理。所以,普及“识别知识”是最重要的一步。救命的,不是医生的高超技术,而是你在第一分钟的一个判断。

2.牢记“中风120 口诀”,就是在给生命留出希望“中风120 口诀”的核心是三个步骤,简单、直接、有效:

“1” 看1 张脸:让患者微笑,观察两边脸是否对称。一边嘴角下垂,是典型征兆。

“2” 查2 只胳膊:让患者同时抬起双臂,若一只手无力下垂,说明可能已经出现偏瘫。

“0” 聆听0 障碍语言:让患者说一句完整的话,比如“今天天气真好”,如果说不清、吐字不清或答非所问,是语言中枢可能受损。

只要这三步中出现任何一个异常,就可以高度怀疑是中风,马上拨打120 急救电话。这套口诀用最简单的方式,把专业识别转化成人人可用的工具,堪称中风防治的一把“钥匙”。

3.很多人以为中风是老年病,其实它正在悄悄盯上年轻人

不少人心里觉得,中风是老人家的事,跟自己没关系。但现实已经变了。现在越来越多的中风患者,年龄在 40 岁甚至更年轻。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长期熬夜、压力大、久坐不动、抽烟喝酒——这些“现代生活方式病”,正在让中风变得越来越年轻化。中风不会提前打招呼,年纪也不再是“护身符”。

4.掌握口诀,不只是为了别人,也可能是在救你自己

想象一个场景:办公室里同事突然说话含糊,脸有点歪,你脑中闪过“中风120 口诀”,让他抬手,说一句话,确认异常,立刻拨打急救电话。医院说:幸亏送得及时,后遗症最小。

这不是剧本,是很多人真实经历过的事。识别不是医生的专利,救人也不需要白大褂,只需要你记得这套口诀,在关键时刻多看一眼、多问一句、多一个电话。“中风120 口诀”简单得像小学生都能背下来的顺口溜,却承载着对生命的守护。任何人、任何年龄段都该掌握。一位中风患者的家属说:“当时我记得这个口诀,不然我妈那一跤下去就起不来了。”

5.记住:发病后的每一分钟,都可能决定你未来的10 年生活质量

中风虽然危险,但并不是完全不可控。只要及时发现、快速送医、精准处理,很多患者可以最大程度恢复功能,回归正常生活。甚至有的人,几天后就能重新走路、说话。医学的进步已经让这一切变得可能,但前提是——要争分夺秒。有些人等症状自己“缓一缓”;有些人想等等看能不能“自愈”;还有人不愿意“麻烦别人”。但中风的残酷就在于,它不给人留面子,也不给机会回头。

总而言之,在家中、在路上、在职场,随时都有可能遇到中风突发的情况。而你也许正是那个能救命的人。别觉得自己是“外行”,别以为判断交给医生就行。每一个掌握“中风120 口诀”的人,都是这场生命战斗中的第一道防线。

现在,请你试着默念一次口诀,再教会身边一个人。记住这三步,就可能守住一个家庭的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