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探头联合腔内探头经会阴扫查对肛瘘的超声诊断价值
金竹
曲靖市中医医院 云南曲靖 655000
明确的肛瘘诊断与分型对肛瘘的临床诊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关系着患者手术方案的选择与临床结局[1]。虽然传统体表高频超声检查是无损伤、便捷的检查方法,但其在部分复杂结构肛瘘、内口定位敏感性不够,容易造成漏诊或误诊。由于腔内探头经会阴扫查范围广,扫查面直观、清晰地反映瘘管走行特点,尤其经会阴路径扫查可避免体表探头受深度与盲区影响[2]。目前,文献少见2 种探头结合综合应用的相关报道,本研究旨在进一步探讨高频体表超声与腔内探头经会阴扫查结合的优势,以提高肛瘘超声诊断整体水平。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24 年1 月至2025 年1 月初诊肛瘘住院患者60 例,男性30 例,女性30 例;年龄18~65岁。对患者进行超声检查时未出现便秘、肛门疾患手术史、严重肛周脓肿或肿瘤或不合作者。按照随机数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 例,两组基线资料(年龄、性别、病程、瘘管分布类型比)统计学处理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符合临床可比性要求。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高频线阵式探头(12-18MHz),常规对肛周皮肤表面对行体表扫查,患者取侧卧位,探头探查肛周以及会阴部,由浅入深扫查,扫查范围涵盖患者肛门周围。在扫查肛门周围时,确定患者肛门瘘管的种类、数量、位置以后,可以使用肛瘘内口定位功能对患者的内口进行探测,利用瘘管在最终端出现以及异常回声中断,以正常回声分析肛管内壁。依照肛瘘诊断专家共识,全面检查患者的肛门,统计检查出瘘管直径、长度以及分支,肛瘘的分析均由1 名超过5 年肛肠超声经验者操作完成。
1.2.2 实验组
配合腔内探头经会阴进行超声扫查。腔内探头频率为 8~12MHz ,经会阴经行扫描,尿液保留量以少量充盈,采左侧卧位,探头及声束经会阴由前向后扫查,获取肛管周围解剖学信息,可以直接显示出瘘管内口的定位作用。所做扫描所得的信息(如瘘管结构复杂度、瘘管内口位置准确性、分支数等)均与超声图像一起保存,由2 名经验丰富医师同时观察记录,以提高诊断效果的准确性与客观性。
1.3 观察指标
① 瘘管及分支的检出率,指出检出范围及个数。②瘘管内口的诊断率以患者内口位置与金标准的内口位置是否一致进行判断。 ③ 诊断手段的特异性、灵敏度根据病例的阳性和阴性结果来计算。④最后将最终诊断结果与手术和病理结论进行比较得出相符比例,判断其综合诊断效果。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试验数据处理使用SPSS26.0 统计学软件。试验数据中计数资料使用百分率表达,比较组间计数资料用χ2 进行验证。在 P 小于 0.05 时,认为其有统计学意义,并有效保证此次结论的可靠度以
及可应用性。
2、结果
对照组和实验组瘘管检出及内口定位情况的比较,详见下表:
表1:各组患者瘘管检出及内口定位情况对比表

3、讨论
超声是肛瘘诊断的基石,又是难度的基础。其无创性大幅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负担。但体表高频探头无论是横向还是纵向,虽然分辨率高,但是是在二维检查时,均有难以穿透的深层瘘管和分支结构,内口部多隐藏,无法察觉。合用腔内探头经会阴扫查可以弥补上述缺点,大大提高内口的显示[3]。经会阴途径的超声检查直接勾勒出瘘管的穿壁程度及和肛管内壁的关系,提高可超声的检出结果,不仅能提高内口的确切位置,也能进一步明确复杂肛瘘的分型的参考基础[4]。临床实践中高频探头结合腔内探头经会阴检查方式,一方面避免了其他如MRI 等检查方式带来的昂贵检查费用及检查时间长,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不必要的手术风险及再次手术的比率[5]。本技术的开展也将给肛瘘的诊疗路径优化,重视超声在多角度诊断中综合的引导作用。后期也应该考虑如何结合三维超声及人工智能自动识别技术,提升对瘘管解剖细节的数字化评估能力,提高诊断正确率和针对性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杨军,张志轶,沈文龙,等.经会阴三维超声检查联合 Sonazoid 瘘管造影对肛瘘的诊断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24,34(11):105-108.
[2]楼叶琳,胡洋,周一波.盆底超声检查联合腔道超声造影在膀胱阴道瘘诊治中的应用研究[J].浙江医学,2025,47(4):418-421.
[3]胡洋,楼叶琳,祝舒旭,等.三维超声多平面成像联合超声断层显像技术诊断女性尿道憩室的效果分析[J].浙江医学,2023,45(15):1650-1653.
[4]苏景艳.经会阴及经阴道超声诊断对肛周不同来源性感染的意义[J].中国肛肠病杂志,2023(4):31-33.
[5]陈丹,李少君,涂滨,等.360°经直肠腔内超声联合经会阴高频超声对肛瘘的诊断价值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23,22(18):1995-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