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声漫过
吕永超
2025 年五一假期,我们与孙子Max 携手深圳之行、虎门之旅,在他精心挑选的风景名胜中,两老一少,共同寻梦。
这天清晨,我们乘坐网约车轻快出发,车轮滚过东莞荔枝林那带着露水的泥土,短短四十余分钟,便融入了深圳华侨城凤凰木的斑驳树影中。在鸿波酒店 745 号房间里,我们整理好行囊,站在明亮的落地窗前,凝望天边暮春初夏的云朵轻轻晕染,心中暗自赞叹这难得的晴朗天气。
Max 咕咚咕咚喝下小半瓶凉白开,他稚嫩的小手紧紧握着我沧桑的手掌,迫不及待地拉着我走出客房。
酒店的庭院以冬青为界,几只蜻蜓在碧绿灌木之上,起舞弄倩影,初夏太阳的热力,使我们穿长袖马甲嫌多,着背心短裤不够。这个上午,如蜻蜓翅膀般透明,我们和Max 踏着珠江口潮声的节奏,穿梭在深圳现代主题公园的欢愉与虎门海战博物馆和威远炮台的深沉之间,完成一场“ 量子纠缠” 。
01 欢乐谷的时光琥珀
大堂副理优雅地系着金珀色纱巾,配合她颀长曼妙的身材,把一个职业女性的风姿,恰到好处地展露出来。她一脸微笑,春风拂面,轻声告诉我们,欢乐谷与酒店近在咫尺,步行仅需十分钟。她的音量控制在我们能听清又十分舒服的范围,她金珀色纱巾蜻蜓点水样地飘动。美丽是美丽推荐的通行证,我们没有理由不将欢乐谷定为时光之旅的起点。
欢乐谷,坐落于深圳南山区深南大街华侨城杜鹃山以北,是一座匠心独运的人造主题公园,布置了奇想百出的游乐空间。太阳慈眉善目,万丈光芒照耀,欢乐谷的天光与动感、时尚、激情交织在一起。时光琥珀,珍藏所有美好的回忆,同时在尖叫与治愈的双重体验中,欢乐地绽放。
Max 的稚嫩童音在空中回荡,“ 爷爷,快看,这是西班牙广场。” 他指着前方的告示牌。
西班牙,这个位于欧洲和非洲交界处的国家,闻名于世的是民风奔放、痴迷斗牛、热衷弗拉明戈舞蹈、酷爱吉他。眼前的“ 西班牙广场” ,以“ 西班牙” 为噱头来吸引眼球,却也别有一番风情。九、十点钟的太阳,明晃晃地散发青铜般光泽,铜铸骑士“ 近朱者赤” ,又涂上一层青铜膏,更加耀眼;名为巴塞罗那的穹顶,被赭石色的廊柱高高擎起,更显伟岸。流浪艺人的吉他声,从石砌拱门中流淌而出,唤醒了沉睡的喷泉,水珠在空中凝结成弗拉明戈的休止符。马蹄铁匠铺前,铁砧的震颤与鸽子的振翅,相互呼应,构成了一曲和谐的交响。
Max 兴奋地伸起双臂,不停地扇动,还模仿着鸽哨的声响,像一只展翅高飞的鸽子,在广场上空自由翱翔。他的指尖轻触到蔷薇花瓣,带起几片,轻盈地飘落。
他眼尖,喊出“ 魔幻城堡” 。这几个字,从他嘴巴“ 哧溜” 出来,好似滴水在阳光中打了个滚,明亮而纯净。
城堡的尖顶直插云霄,旋转的木马将Max 的欢声笑语,编织成金色的丝线,网络在初夏的风里狂欢。穿燕尾服的兔子总是在钟楼的阴影里迟到,而独角兽的鬃毛掠过旋转楼梯时,整座城堡仿佛开始了逆向生长,塔尖渐渐蜷缩成童话书扉页上那烫金的折痕。爱读书的 Max骑坐在我的肩头,望着那如折痕般的塔尖,笑容比阳光还要灿烂夺目。
Max 又说:“ 这儿是香格里拉” 。他话音却如春风托起的柳絮,轻软地栖息在我花白的睫毛上。
在香格里拉,我们乘坐名为“ 雪域雄鹰” 的游乐车,从宁静的地面瞬间腾飞至天际,飞越群山与云雾。在65 米的惊险落差中,“ 玩的就是心跳” 。那一刻,我回想起玛尼堆边的神秘六字真言,轻声而虔诚地吟诵:“ 唵、嘛、呢、叭、咪、吽” ,出乎意料的是,我悸动心逐渐找回了平静。
我们又变身为“ 追风者” ,在空中飞椅上恣意旋转、飘荡,从多个角度、多种高度体验翱翔的欢愉。而“ 彩云之翼” ,这一中国首创的缩卧式飞行风筝,赋予我们腾空的羽翅。我们冲上云端,与绚丽的云彩共舞;又俯冲大地,侧弯旋转,深切体验空中自由高翔的跌宕起伏。
香格里拉,这块被誉为“ 心中的日月” 的圣洁之地,在“ 极乐园” 的旅程中,我们历经了一种循环与轮回。每一次的落幕,都是新篇章的序曲,让我们愈发珍视眼前的每一个瞬间。
Max 发现“ 欢乐时光” ,竟然笑起来,手舞足蹈地说:“ 更好玩的地方来了。” 语句又像沾满晨露的蛛丝,在光影交错处颤动。
在“ 欢乐时光” 游乐园的深处,“ UFO” ,是转盘的名字,它状如巨大的磨盘,行则高速飞转,在苍穹与大地之间只一个来回,就让我们“ 找不着北” 。那个被誉为“ 发现者” 的游乐设施,在滑行、失重并行中,体验天旋地转的极致快感。“ 欢乐风火轮” 在冲至最高点的刹那,将乘客的尖叫抛向浩渺银河,化作流星雨划落天际。而在“ 激光战场” 上,碰碰车激烈碰撞间电流四溢,好像让爱因斯坦的头发又卷曲了三分。当“ 龙卷风” 骤然席卷而起,半空中翻滚垂挂,风眼的能量蓄积至顶峰。我脸色苍白,汗如雨下,紧紧抓住Max。
此时,7 岁的孙子,竟然成为61 岁爷爷最放心、最踏实的依靠⋯⋯
02 世界之窗的叙事诗
世界之窗与欢乐谷,仅一街相隔。我曾于上世纪90 年代游历此地,至今它仍在我记忆中闪耀着神奇与梦幻的光芒。
世界之窗,以其博大的胸怀,在48 万平方米的土地上,巧妙地将世界奇观、历史遗迹、古今名胜以及民间歌舞表演融为一体。通过世界广场、亚洲区、美洲区、非洲区、大洋洲区、欧洲区、雕塑园、国际街等八大主题区,它仿建了一百多个世界著名的文化景观和建筑奇迹,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全球的大门。
跨过这扇大门,我们便能领略到异国风情,聆听到世界多元文化的交响乐章。Max,这个在异国出生、在异国成长的孩子,已随父母游历过世界的许多角落。然而,当我问他是否见过如此壮观的“ 世界广场” 时,他连连摇头,嘴巴连说三声“ N0,N0,N0!” 水汪汪的眼
中闪烁着惊奇与好奇。
在“ 世界广场” ,Max 兴奋地数着 108 根廊柱,大半天才数清楚。这些廊柱在他眼中仿佛成了凝固的日晷群,青铜基座上渗出的铜绿,似乎正在将格林尼治时间翻译成古老的节气。他现在不懂得我写下的这些句子的深意。时间从来不语,但总有一天会解决问题。那时,他明白这些文字所描绘的,是他眼中独一无二的世界。
代表不同文化的六座城门,如同环形坍缩的时空隧道,为多元文化的叙事诗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中华门的飞檐垂落着如编钟般悠扬的雨线,印度门的砂岩莲花蒸腾着梵文的奥义,伊斯兰门的星月纹在砖缝间诉说着千年的故事,巴比伦门的琉璃兽首吞吐着楔形文字的灰烬,埃及门的圣甲虫复眼折射出文明的光谱,而南美太阳门的羽蛇图腾则编织着安第斯山脉的晨昏线。真是各美其美,又在“ 世界广场” 里美美与共。
Max 已经绕过“ 世界广场” ,打算乘坐电梯,游览埃菲尔铁塔。但塔底下有一支乐队,歌手们晃动着脖子,甩着长发,沙哑着嗓门,唱着青春的忧伤。他不喜欢样的热闹,更喜欢凯旋门的庄重与威严。他小跑到凯旋门前,热情招手,高喊:“ 爷爷,我在这里,等你凯旋呢!”
哦,凯旋门!浮雕上的马蹄声从远古传来,石质军鼓滚过廊柱的巴洛克卷须,胜利女神衣褶里蛰伏着历史的回忆。
Max 看不懂浮雕的含意,却知道用它作背景,摆着胜利的姿势,等待我们的手机相机,一张一张地定格。
这一路,Max 最期待的,莫过于与“ 悉尼歌剧院” 重逢。他曾在那个国度生活,曾在歌剧院的音乐厅里聆听过天籁之音。他问我:“ 爷爷,你知道这歌剧院是谁设计的吗?” 我微笑回答:“ 不知道。” “ 这么有名的建筑,爷爷你不知道谁是设计者?” “ 用不着知道。我只知道北京的人民大会堂、南京的中山陵是谁设计的就行了。” “ 为什么?” 他仰起脸,明亮的眼睛盯着我昏花的老眼。我看见许多个问号。
我毫不犹豫地说:“ 爷爷是中国人。你也是!” 他奶奶事后告诉我,我当时说这句话的声音像烧红的烙铁,至今回忆起来还滋滋作响。
走马观花“ 悉尼歌剧院” 后,我们漫步在光阴的长河中,邂逅了熠熠生辉的埃及金字塔,遥望远方的丹麦美人鱼,百年不倒的比萨斜塔,金碧辉煌的卢浮宫建筑,令人心惊胆颤的美国大峡谷,尽态极妍的德国天鹅堡,车水马龙的威尼斯水城⋯⋯阳光洒落在飞檐斗拱和悬崖绝壁之间,流淌成满地碎金。
我们在世界之窗中继续探索,感受着非洲部落的奔放热情,品味着埃及文化的千年韵味,领略着侏罗纪的恐龙时代与星空的奥秘,惊叹于冰雪世界的纯净与地心探险的神秘。每一步都仿佛在与世界的往昔对话,每一刻都充满了浓浓的诗意。
足尖亲吻过数万余步光阴,马路上开放的不仅是月季的芬芳,还有我们爷孙深浅相叠的脚印。
我们望着Max 被初夏的风撩起的头发,忽然明白,所谓成长,原是一串沾着奶香的天问,在五月的暖阳里,舒展成叙事与诗意兼具的藤蔓⋯⋯
03 深圳湾公园的远古渔歌
深圳湾公园,坐落于深圳市西南部的深圳湾畔,其东端起始于福田红树林鸟类自然保护区,向西延伸至望海路,南端毗邻深港跨海大桥,北靠滨海大道,与人才公园、沙河休闲带以及西延段完美融合。
深圳湾公园由红树林海滨生态园与深圳湾滨海休闲带共同构成,分别建于2000 年与2011年,整体面积达到约 128.74 公顷,拥有长达13 公里的海岸线景观。公园内设有 14 个别具一格的主题园区,自东向西依次为红树林海滨生态公园、中湾阅海广场、海韵园、白鹭坡、北湾鹭港、小沙山、大运火炬塔、流花山、弯月山谷、日出剧场、潮汐湿地、婚庆广场、观海栈桥以及海风运动广场。
深圳湾公园不仅是一座连接海洋与城市的绿色纽带,更是沟通鸟类与人类的桥梁。它代表着深圳的时代精神、标志性景观与生态文明的典范,成为深圳市一张崭新的城市文化名片,充分展现了生态与人文的和谐共生,以及深圳这座城市的无限魅力。
我的深圳朋友推荐这座公园时,他的声音竟然让我听出潮汐般韵律,颇具独特韵味。他是一个对审美要求非常苛刻的家伙,我们相信他的选择。
我们临时更换旅游景点,毅然决然地走进深圳湾公园。
漫步其中,映入眼帘的,便是大海在城市楼宇背后的一呼一吸。当晨曦的第一缕光芒,照耀在平安金融中心的玻璃幕墙上时,深圳湾的潮水,正轻轻抚过红树林错综复杂的根系,将昨夜的月光打碎成无数闪烁的银鳞。
我们徜徉在由木麻黄构成的绿色长廊中,感受着来自伶仃洋咸涩海风带来的古老渔歌。
退潮后的滩涂上,Max 为其所见而惊喜。滩涂鱼在泥泞中欢快跳跃,招潮蟹则举着鲜红的螯足,在废弃的矿泉水瓶旁跳起了奇特的舞蹈。空气中不时传来清脆的笑声,这声音在深圳湾里荡漾三四个来回。
远处的沿海高速公路,宛如一条银色的链条垂落在海面上;货轮划过的浪痕,与白鹭飞翔的弧线,在阳光下交织成一幅流动的画卷。林荫下,烤香肠的小贩手中,两块敲铁发出悦耳的叮叮声,倒契合了海浪拍打海岸的节奏。正午时分,云影掠过公园中的日晷,不锈钢雕塑折射出绚烂的七彩光晕。骑行的市民穿梭在观海栈道上,车铃声惊起一群群矶鹬,它们灰褐色的翅膀掠过水面时,恰巧捕捉到了春笋大厦玻璃幕墙的反光。
我们蹲在礁石间,用望远镜观察香港米埔的苍鹭,与对岸腾讯大楼的窗户,在镜头中重叠成一幅奇妙的双重曝光画面。
随着暮色从大南山山顶缓缓降临,滨海长廊的 LED 灯带依次亮起。穿着汉服的姑娘倚靠在锈色的栏杆旁,她的裙摆与晚霞一同融入海湾的美景中。她手机屏幕上显示的是刚刚拍下的粉黛乱子草的照片,滤镜中的紫红色浪潮,似乎要漫过深圳湾大桥的斜拉索。
跑步者耳机中泄露出的电子音乐,与海浪声响混合在一起,在春末的晚风中,演绎出一曲令人微醺的旋律。
当潮声渐渐隐去时,深圳与香港的灯火在海面上交相辉映。红树林的气根仍在暗处不断生长着,它们像是一段段倔强的密码,将这片咸淡水交汇处的生命故事,悄然写入了滩涂的年轮之中,也使得深圳湾公园的古老渔歌,得以串联起一段段璀璨的编年史⋯⋯
04 人才公园的时空褶皱
深圳人才公园,坐落于南山区,占地广阔,达77 万平方米,不仅是我国首个以“ 人才”为主题的公园,更是一座人文生态的瑰宝。这里,人才元素与自然景观和谐相融,展现出一幅内涵丰富、景观多元的现代化滨海公园画卷。与15 公里长的深圳湾滨海长廊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了一幅错落有致、层次分明的壮丽滨海风景画。
当我们和Max 踏入这个园区,迎面的是,隔海湾而深嵌在灌木林中的“ 深圳人才公园”六个红色大字,格外引人注目。
我们驻足于37 尊半透明的雕塑前,探讨着他们在晨风中的姿态。
我说像“ 矩阵” ;Max 说是“ 量子云阵” 。
我不惊讶他能说出这种超乎年龄的话语。他爸爸研究的就是量子物理,他上幼儿园的时候就读过启蒙漫画《量子物理,好玩好懂!》
我惊讶的是,他说得如此肯定。事实上,他的比喻更形象、新潮。我承认这一轮,我输了。
在人才公园的“ 量子云阵” 中,我们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爱因斯坦的卷发,化作了紫荆花藤;钱学森的弹道方程,悬挂在枝头,如同尚未迁徙的候鸟。穿深蓝色工服的工程师,倚着黎曼曲面造型的长椅,面包屑撒向水面,锦鲤吞下的瞬间,涟漪里漾开了达芬奇手稿的波纹。
我们兴高采烈地穿过金属蒲公英点缀的星光桥,脚下的π 形栈道引领我们探索数学的奥秘。
Max 问:“ 爷爷,π 叫什么?” 他的话语是淬了冰的银簪,划开了我自鸣得意的神色。
我脱口而出:“ 3.14。”
他大笑,门牙还没有长起来,关不住风,“ 曲曲” 地响,“ 爷爷张冠李戴啦。” 转而,他一字一句地说:“ 它叫圆—周—率,它的值是⋯⋯” 他背起了顺口溜:“ 山巅一寺一壶酒,尔乐苦煞吾(3.1415926535)。” 说出小数点后面十位数。
这一轮,我又输了。输在自满。
我好尴尬,转移视线,聚焦π 形栈道上漫起的潮水。那不是咸涩的海浪,而是青铜地砖上镌刻的数学公式,随着阳光入射角度的变化,变幻着粼粼的辉光。这就是数学的海洋,让人陶醉。
正午时分,云影掠过求贤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