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税四期和电子发票驱动下集团税务管理信息化变革研究
雷霆
天津天保财务管理有限公司300457
一、引言
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税收征管体系正全面迈向数字化。金税四期作为推动税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工程,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跨部门信息共享与协同监管。与此同时,全面数字化的电子发票(数电票)广泛应用,深刻重塑了企业发票管理与税务处理的流程与模式。作为区域经济的重要主体,天保控股公司在适应新政策与业务需求过程中,其税务管理系统在数据处理、业务支持与风险防控等方面的不足日益显现。本文通过研究其信息化变革路径,以期为同类企业提升税务管理水平和应对风险提供参考。
二、政策与背景要求
2.1 金税四期:智慧税务的政策内核
金税四期以“智慧税务”为核心,推动税收征管从“以票控税”转向“以数治税”。该系统依托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全面采集、分析并比对纳税人涉税数据,以实现税收风险的精准识别与预警。通过税务与银行、市场监管、海关等多部门数据交互,形成覆盖企业全经营环节的纳税人全景画像。
在管理层面,金税四期对企业税务合规提出更高要求。企业须确保税务数据真实、准确、及时,完善内控制度,加强风险源头防控与过程管理,推动税务管理走向精细化与标准化。
2.2 电子发票:全流程数字化管理要求
电子发票政策历经试点阶段后全面推广,目前已进入数电票时代。数电票具有去介质、免领用、开具便捷、信息集成度高等特点,是发票管理领域的重大创新。国家税务总局引导企业适应数电票开具与使用要求,扩大适用范围,简化流程,降低企业用票成本。
企业需实现电子发票全流程信息化管理。开具环节须保障信息完整、准确,包括特定业务场景下的个性化信息填报;接收环节应建立有效的电子发票查验与存储机制;归档环节则需遵循国家电子会计档案管理规定,实现规范归档与长期保存。同时,企业应对电子发票全流程管理进行信息化升级,实现与其他业务系统的数据交互。
2.3 政策影响:集团税务管理多维重塑
金税四期和电子发票政策从多方面重塑集团企业税务管理。数据管理方面,企业面临数据量激增、来源多样化及质量提升的挑战,需构建强大的数据采集、存储与分析体系。业务流程方面,电子发票促使企业对发票开具、传递、接收、报销及归档等流程进行全面优化与再造,实现业务、财务与税务流程的深度融合与协同。税务风险防控方面,金税四期强大的风险预警功能使企业潜在税务风险更易察觉,集团企业必须加强内部风控体系建设,提升风险识别与应对能力。
三、天保控股公司税务管理系统现状
3.1 建设成果回顾
在金税三期背景下,天保控股公司初步建成涉税业务管理系统,实现与金税三期税务系统紧密联动,构建起涵盖发票管理、纳税申报、税务自查与分析等功能的一体化模块体系。发票管理方面,与税控厂商开票平台、税务电子底账库无缝对接,实现发票自动查验与开票流程集成化处理。纳税申报环节,通过与纳税申报系统集成,实现集中式纳税申报与缴款,减少人工操作误差。系统还具备税务自查与分析功能,为企业识别潜在税务风险、优化管理策略提供支持。
3.2 新环境下的局限性剖析
3.2.1 数电票业务数据支持能力不
数电票在发票要素与业务信息承载方面有显著变化,新增个性化信息项。天保控股公司现有税务管理系统在设计之初未充分考虑数电票对业务数据的深度、广度和关联性要求,缺乏有效的数据采集、清洗和整合机制,导致数电票开具时难以准确、完整提供所需信息,影响开具合规性。
3.2.2 电子发票全流程管理功能缺失
电子发票普及导致其全流程管理复杂度增加。现有系统在开具环节难以适应多元场景;接收环节对电子发票的自动解析、合规校验及关键信息提取能力不足;存储方面缺乏安全、可扩展的架构;归档环节则缺乏与企业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的有效对接,制约了对电子发票全生命周期的高效、合规管理
3.2.3 非税数据管理缺位
金税四期强化对非税业务的监管,将社保缴费、银行流水、非税收入等纳入一体化监管范畴。天保控股公司现有税务管理系统以涉税数据为核心,对非税数据管理存在功能空白。缺乏对合同关键信息、业务全流程记录、社保缴纳凭证等重要非税数据的采集与处理模块,导致信息孤岛,制约了企业整体税务成本的系统化统筹与动态风控。
3.2.4 数据分析与整合能力薄弱
金税四期对税收数据分析精度要求大幅提高,现有系统数据整合与分析能力短板明显。集团内部各系统间数据标准不统一、接口不兼容,业务、财务与税务数据未形成有效联动,数据孤岛现象严重。系统仅支持基础的数据统计与查询分析,缺乏深度分析能力,无法为管理层提供税务风险预警、税收筹划优化等前瞻性决策支持。
四、集团税务管理信息化变革路径
4.1 推进税企直联互通机制建设
天保控股应积极对接“乐企”平台,构建“总对总”税企直连模式。依托该平台,集团可统一接入所属企业,集中管理税务数据,建立集团级税务数据中心和标准化发票池,实现发票全量归集与全生命周期管控;支持纳税申报数据实时传输与“一键申报”功能;实时获取最新政策解读与风控指南,推动税务管理精细化、风控智能化、决策数据化转型。
4.2 构建非税数据整合体系
税务管理系统应增设非税数据管理模块,实现对非税数据的全流程管理。规范数据采集,通过对接内外部相关部门及征收机构,建立标准化、自动化渠道;深化数据整合,将非税数据与税务数据统一存储于企业级涉税费数据池,构建全景视图;强化数据分析,对非税收入、成本及合规风险的多维度分析,为战略决策提供更全面的数据支撑。
4.3 深化系统协同与融合
税务管理系统需与业务、财务等系统深度集成,通过统一数据标准与规范接口,实现交易信息实时采集与自动化传递。系统能够在业务发生的同时,依据预设规则自动完成税额计算、发票申请等处理,将税务管理深度嵌入业务流程,并实施全程监控。此外,通过与财务共享平台紧密协同,支持报账环节自动关联发票池数据、填充发票信息并完成“查重验真”,在报账单据生成凭证后自动回传入账状态,实现发票的自动勾选与抵扣,提升财务管理效能。
4.4 建立智能风险监控机制
依托电子发票普及带来的数据资产优势,构建AI 驱动的智能税务风险监控体系。建立多维度的风险指标库,实时采集内外部涉税数据,运用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技术实现动态比对与分级预警,自动生成应对策略建议,预测风险趋势,为企业制定前瞻性防范预案提供数据支撑。
4.5 实现业财税档一体化管理
完善电子档案管理,将业务合同、发票、记账凭证、纳税申报表等各类涉税资料电子化归档,并与业财税系统深度关联。业务流程中,相关电子资料自动按照档案管理规则进行分类、存储与索引,形成完整的电子档案链。实现涉税业务全生命周期的闭环管理,提高资料查询与调阅效率,满足税务机关监管要求,为企业内部审计、合规管理等提供便利。
五、结论
面对金税四期与电子发票带来的深刻变革,天保控股需针对现有系统不足,从对接乐企平台、深化系统协同、构建智能风控体系及推动业财税档一体化等方面实施信息化变革,以全面提升税务管理效能与合规风控水平,适应政策与发展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 国家税务总局. 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 [Z]. 2021.
[2] 国家税务总局. 关于推广应用全面数字化电子发票的公告 [Z].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