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初中德育深度融合的策略

作者

汤海华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一中附属凤山湖中学

引言:在新课程教育理念下,初中班主任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输,同时还要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与初中德育教育进行深度融合,不仅可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同时还可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品格,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由此可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初中德育深度融合的策略予以探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初中德育深度融合的意义

(一)有利于增强学生文化自信

初中班主任深度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德育教育,可有效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表达形式具有多样性,如剪纸、绘画、书法等均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进行班级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融入这些艺术活动,不仅可使学生学习到持之以恒、精益求精的道德理念,同时还可使学生掌握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从而增强民族文化的自信心与自豪感,在面临多元文化冲击的情况下,仍然可坚守本民族文化。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道德品质

初中班主任深度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德育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道德品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观念,在德育教育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利用其中所蕴含的诚信、忠诚、孝道等理念,对学生的品质进行塑造,从而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品德与行为习惯。例如,班主任在德育教育工作中,可引入《孟子·告子下》这一古典文学作品,其提出“ 敬老慈幼,无忘宾旅” 的思想观念,利用该优秀传统文化,强化学生尊老爱幼的理念。

(三)有利于提高德育教育工作质量

德育教育是初中班主任的重要工作内容,深度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借助其中所蕴含的哲理、故事等,为德育教育提供多样化的素材与案例。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学工作中,应结合学生的身心需求,合理选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德育元素,并通过趣味性的班级活动将其展现出来,从而有效强化德育教育工作的趣味性、生动性。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初中德育深度融合的策略

(一)借助环境渲染,打造沉浸式的文化德育场景

初中班主任可通过营造良好的文化德育教育氛围,可借助环境渲染的方式,使学生深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德育教育的熏陶,具体初中班主任可设立校园文化墙、班级文化角,张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标语、故事,或者悬挂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书法、书画作品等,为学生打造沉浸式的文化德育场景。

例如,教师可将班级内部墙壁视为“ 文化长廊” ,鼓励学生结合“ 梅兰竹菊” 四大元素,自主搜集与梅兰竹菊相关的书画作品、古诗词等,之后再亲手绘制文化墙,使学生深入体会到“ 梅兰竹菊” 中所蕴含的坚韧、高洁、淡薄、谦逊等品性。通过这一“ 文化长廊” 使其优秀品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提升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再比如,教师可设计图书角,在图书角《论语》《大学》《中庸》等经典书籍,以供学生阅读,使学生通过阅读来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感受其中蕴含的德育理念。

(二)构建主题班会体系,奠定文化与德育融合基调

初中班主任可通过构建一系列的主题班会,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德育教育融入其中,为学生营造充分文化氛围的德育环境。在构建主题班会的过程中,可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故事、名人传记等,使学生在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强化学生的道德修养。

例如,班主任为了使学生养成诚信的良好品德,可在“ 诚信” 主题下,用多媒体播放

古代一诺千金、立木为信、曾子杀猪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使学生在观看故事时,认真践行诚信原则。再比如,班主任可组织学生开展书法比赛、经典诵读等主题班会活动,使学生在上述实践性主题班会活动中,有效提高自身文化素养与道德品质。

(三)依托先进科学技术,拓宽文化与德育的融合途径

初中班主任在深度融合传统文化与德育教育时,于先进科学技术的赋能下,可进一步拓宽文化与德育的融合途径。首先,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技术,在德育教育的实践活动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故事,以视频、动画的形式呈现出来,从而增强德育教育内容的生动性、趣味性,吸引学生的观看兴趣,强化学生对德育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其次,教师可利用互联网技术成立在线交流平台,在平台上可定期发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德育教育资源,使学生随时随地可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德育教学知识。最后,初中班主任可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智能化评估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德育学习情况,依据最终的评价结果,针对性改进德育教学策略。

例如,初中班主任可组建德育教育平台,每日在平台中推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小故事、短篇选段、名人名言等,指导学生在平台中进行自主学习。为了检验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需要设置配套线上答题系统,避免学生因自制力不足而出现懈怠情况。同时,线上答题情况也可反馈学生当前的学习以及心理状态,从而针对性调整德育教育内容。

结束语:综上所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初中德育深度融合,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同时有利于提高德育教育工作质量。为了充分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初中德育深度融合的价值,提倡采取“ 借助环境渲染,打造沉浸式的文化德育场景” “ 构建主题班会体系,奠定文化与德育融合基调” “ 依托先进科学技术,拓宽文化与德育的融合途径” 等策略,全面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初中德育教育,从而为学生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俞寿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德育中落地生根[J].江西教育,2025,(19):4-6.

[2] 张永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德育中的运用策略[J]. 智力,2025,(05):71-74.

[3]何秀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德育的探索与实践[J].求知导 刊,2024,(25):107-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