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术后产妇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

李士静

邯郸市永年区妇幼保健院 河北邯郸 057150

引言

剖宫产作为解决高危妊娠的重要方式,其术后恢复直接影响产妇身心健康。然而,术后疼痛、活动受限及心理困扰等问题仍普遍存在,传统护理模式难以满足产妇多元化需求。随着“以患者为中心”护理理念的发展,舒适护理因其整体性、个性化特点日益受到关注。本研究旨在探讨舒适护理对剖宫产术后产妇恢复指标、疼痛控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优化术后护理方案提供循证依据,对促进产妇康复、改善分娩体验具有重要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 年 6 月至 2023 年 6 月我院收治的 80 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年龄范围为 22-35岁,平均年龄(28.4±3.2)岁;孕周 37-41 周,平均(39.1±1.2)周;初产妇 52 例,经产妇28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 例,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产次等基线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所有产妇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术后护理,包括生命体征监测、切口护理、基础疼痛管理等标准化护理流程。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干预:(1)体位管理:术后6 小时协助产妇采用半卧位,床头抬高 30 ,术后12 小时指导床上翻身活动,术后24 小时协助下床活动,制定个性化活动计划;(2)疼痛干预:采用多模式镇痛方案,包括静脉自控镇痛泵(PCIA)联合非药物干预(音乐疗法、放松训练),疼痛评估每4 小时一次,根据 VAS 评分调整干预方案;(3)胃肠功能恢复:术后6 小时开始咀嚼口香糖,每2 小时一次,每次15 分钟;术后8 小时开始腹部按摩,采用顺时针方向轻柔按摩,每次10 分钟,每日3 次;(4)心理支持:由专职心理护士进行一对一心理疏导,采用认知行为疗法缓解焦虑,每日评估心理状态并调整干预强度;(5)环境优化:调整病房温湿度(温度 24-26C ,湿度 50%-60% ),控制光线和噪音,提供个性化睡眠辅助措施;(6)母乳喂养支持:术后2 小时开始皮肤接触,每2-3 小时哺乳一次,由国际认证哺乳顾问提供专业指导。所有护理操作由经过统一培训的护理团队执行,采用标准化操作规程,确保干预措施的一致性。

1.3 观察指标

① 术后恢复指标(首次下床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长); ② 疼痛程度(采用 VAS 评分评估术后24h、48h、72h 疼痛水平); ③ 生活质量(采用WHOQOL-BREF 量表评估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及环境四个维度 ) 所有指标均由双盲研究人员采用标准化方法进行评估和记录,确保数据客观性。

1.4 统计学方法

SPSS20.0 用于分析和处理特定测量数据 Φx±s )的数据。以%为单位计算数据,并用χ2 检查数据;P>0.05 无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恢复指标

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在实施舒适护理后各项术后恢复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具体表现为:实

验组产妇首次下床时间为 12.3±2.1 小时,较对照组的18.6±3.4 小时明显提前;肠鸣音恢复时间缩短至8.5±1.2 小时(对照组为 14.3±2.6 小时);住院天数减少至 4.2±0.8 天(对照组为 6.5±1.2 天),各项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01 )。

2.2 术后疼痛控制

在疼痛管理方面,实验组产妇术后各时间点 VAS 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24 小时评分为 2.1±0.7 分(对照组 4.8±1.3 分),48 小时降至 1.3±0.5 分(对照组 3.2±0.9 分),72 小时进一步降至 0.8±0.3 分(对照组2.1±0.6 分),各时间点对比差异显著( P<0.001 )。

2.3 生活质量改善

采用 WHOQOL-BREF 量表评估显示,实验组在生理(68.5±5.2 分)、心理(72.4±4.8 分)、社会关系(75.2±5.1 分)和环境(70.6±4.7 分)四个维度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01 ),表明舒适护理能有效提升剖宫产术后产妇的生活质量。

3 讨论

剖宫产术后产妇面临疼痛、活动受限及心理压力等多重挑战,本研究通过系统性舒适护理干预取得了显著效果。从生理恢复角度来看,舒适护理通过早期活动干预和胃肠功能促进措施,有效缩短了术后恢复时间。这与现代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相契合,通过减少术后制动时间,促进了血液循环和组织修复,从而加速康复进程。在疼痛管理方面,多模式镇痛方案结合非药物干预,突破了传统单一药物镇痛的局限性,既提高了镇痛效果,又减少了药物副作用,为术后疼痛管理提供了新思路。

心理干预作为舒适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专业心理支持和环境优化,显著改善了产妇的负性情绪。产后心理状态对母婴互动和母乳喂养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的心理干预模式值得临床推广。在母乳喂养支持方面,早期皮肤接触和专业指导的干预策略,不仅提高了母乳喂养成功率,更促进了母婴情感联结。值得注意的是,舒适护理的整体性干预策略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通过多维度、个性化的护理措施,全面提升了产妇的术后体验和生活质量。本研究为剖宫产术后护理提供了循证依据,但未来仍需大样本、多中心研究进一步验证其长期效果。

结束语

舒适护理可有效促进剖宫产术后恢复,改善疼痛管理并提升生活质量。其多维度干预策略为临床护理提供了新思路,但研究样本量及随访时间有限,未来需进一步扩大研究验证长期效果。建议医疗机构加强舒适护理培训,将其纳入标准化护理流程,同时关注个体化需求,为产妇提供更优质的围术期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闫金花,井丽.舒适护理对剖宫产术后产妇生活质量的影响[J].妇儿健康导刊,2023,2(08):180-182.

[2]戴小玲.舒适护理联合预见性心理干预对择期剖宫产产妇术前焦虑及术后康复的影响[J].医学信息,2023,36(04):159-162.

[3]陈晓华.剖宫产产妇在手术室护理中予以舒适护理对心理状态与满意度的改善效果[J].黑龙江中 医药,2023,52(01):17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