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煤矿外包单位安全管理分析
关雪亭
内蒙古电投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北露天煤矿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霍林郭勒市 029200
摘要:露天煤矿的生产过程中,剥离及煤炭加工等关键环节往往采用外包模式,这种模式的采用有效减轻了煤矿企业自身的运营压力,降低了运营成本。然而,外包单位在生活设施投入、人员队伍建设以及生产现场安全投入方面往往存在不足,给安全生产带来了巨大隐患。因此,露天煤矿亟需加强对外包单位的全面管理,确保煤矿生产的安全稳定。
关键词:露天煤矿;剥离工程;外包安全管理;
为了深入探究煤矿外包单位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本研究对我国部分正在建设或已投入运营的露天煤矿进行了细致的调研与分析。通过对基建、生产剥离等环节的实地考察,结合多年来在露天矿安全管理方面的实践经验,从团队管理、安全培训、责任落实制度建设等多个维度,深入剖析了露天煤矿外包单位在安全管理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以期提升露天煤矿外包单位的安全管理水平。
一、露天煤矿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作业队伍稳定性及安全意识薄弱
1.外包单位的管理层人员变动频繁,五职经理等主要管理岗位人员时常更换,长期不在岗的现象较为普遍。人员的不稳定性导致安全管理的连续性受到严重影响,从而增加了安全事故发生的风险。
2.外包单位的作业人员流动性大,操作岗人员、现场管理人员的招聘不及时,人员配备不齐全,以及频繁的岗位调整等问题,都使得安全管理面临更多挑战。
3.外包单位在组织机构设置上未能形成定岗定编的稳定模式,岗位调整随意,使得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变得困难。新调整的人员往往对安全生产责任制模糊不清,增加了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4.外包单位的作业人员普遍存在个人安全意识淡薄的问题。他们往往对矿内基本的安全管理规定视而不见,岗前安全确认、车辆点检、操作规程掌握等方面存在严重不足,缺乏规范作业的意识,这无疑给安全生产带来了巨大隐患。
(二)日常安全基础管理不够规范
1.外包单位的管理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高。部分管理人员在制度、规程、规定的执行和把关上不够严格,对存在的问题隐患缺乏系统的分析和整改措施,导致现场重复隐患居高不下。
2.外包单位在持证情况方面也存在一定问题。部分需要持证上岗的岗位,外包单位在招聘人员时未能坚持硬性要求,而是采取“先招进来再慢慢考证”的策略,这种做法显然不符合安全生产的要求。
3.在隐患整改与管控措施落实方面,外包单位往往存在执行不彻底、学习培训不到位等问题。他们往往只是被动地应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缺乏主动排查和整改隐患的积极性。同时,对于重大风险的管控措施落实也缺乏足够的重视和有效的执行。
二、加强露天煤矿外包单位安全管理的措施
(一)深化人员管理与培训,提升安全素质
首先,建立稳定、专业的管理层队伍是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通过优化招聘和选拔机制,吸引并留住一批具备丰富经验和专业技能的管理人员,为外包单位的安全管理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同时,针对作业人员,应加强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通过组织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操作技能比武等活动,激发员工学习安全知识的热情,提高他们的安全素养。
此外,应建立完善的人员变动管理制度,确保关键岗位人员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对于新入职的员工,应严格执行岗前培训和安全教育制度,确保他们能够适应工作环境和流程,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风险。
(二)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责任与义务
露天煤矿应明确外包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并将其纳入整体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中。通过与外包单位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明确双方的安全管理职责和权利等方式,确保外包单位在安全生产方面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和义务。同时,加强对外包单位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情况的监督和考核,对未履行安全生产责任的外包单位进行严肃处理。
此外,还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责任追究机制,通过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外包单位在安全生产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共同维护露天煤矿的安全稳定生产。
(三)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与流程,强化执行力度
外包单位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确保各项安全规定得到严格执行。这包括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作业规程和应急预案等,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加强对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和考核。同时,应建立隐患排查和整改闭环管理制度,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和跟踪,确保隐患得到彻底消除。
在制度执行方面,应加强对外包单位安全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通过定期检查和专项检查等方式,对外包单位的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全面评估,及时发现并纠正存在的问题。
(四)严把人员、设备准入关,提升整体安全水平
在人员和设备准入方面,露天煤矿应建立严格的审查和审批制度。对于外包单位的人员,应严格审核其资质和从业经历,确保其具备相应的技能和经验。同时,对于关键岗位人员,应进行背景调查和信用评估,确保其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操守。
在设备准入方面,应加强对设备的检查和验收工作。对于新购或租赁的设备,应进行全面的性能检测和安全性评估,确保其符合安全生产的要求。对于老旧或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应及时进行更新或维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生产。
(五)开展标准化班组建设,夯实安全管理基础
安全标准化班组建设是提升基层安全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露天煤矿应积极推动外包单位开展安全标准化班组建设活动,通过制定标准化操作规程、加强班组安全管理培训、建立班组安全文化等方式,提升基层安全管理水平。
同时,应加强对班组安全管理工作的监督和指导,确保各项安全措施得到有效执行。对于在班组安全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应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励更多的班组和人员积极参与安全管理工作。
(六)强化现场监管与检查,确保安全措施落地
露天煤矿应加强对外包单位现场作业的监管和检查力度,确保各项安全措施得到有效执行。这包括定期检查、专项检查和突击检查等多种形式,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通报和整改。同时,应建立安全监管信息平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对外包单位安全信息的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提高监管效率和准确性。
此外,加强对外包单位作业现场的安全巡查和隐患排查也是至关重要的。应定期组织安全巡查活动,对作业现场进行全面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对于重大危险源和关键作业环节,应实施重点监控和专项治理,确保安全生产。
(七)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为确保外包单位的安全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露天煤矿可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通过委托专业的安全管理机构或咨询公司对外包单位的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定期评估,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这有助于外包单位及时了解自身的安全管理状况,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进。
同时,将第三方评估结果作为外包单位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与合同续签、奖惩措施等挂钩,激励外包单位不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总之,外包单位的安全管理是露天煤矿安全管理的重点,也是难点,外包单位安全管理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原则,要从体系建设、安全培训、制度建设、安全生产责任落实等方面加强管理,形成管理体系,建立起适合露天煤矿自身的“一体化”管理模式。通过持续提升外包单位的安全管理水平,确保外包单位安全、稳定地开展生产工作,履行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助推露天煤矿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程华.浅谈谢尔塔拉露天煤矿外包剥离管理.2021.
[2]刘鹏飞.浅谈露天煤矿外包单位安全管理分析.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