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工作对提升油田企业生产经营的思考
闫张茜子
长庆油田分公司第四采油厂,陕西榆林,719000
1 思想政治工作与油田企业生产经营融合机制
1.1 提升企业凝聚力
油田企业作业环境多位于偏远地区,工作强度大且风险系数高,长期的高强度劳动与地理隔离状态极易造成员工心理倦怠。思想政治工作构建系统化的价值认同体系,有效缓解员工在高压环境下的心理负荷,强化个体对组织使命的深层认同,各级党组织依托常态化谈心谈话机制,及时掌握一线员工的思想动态,将组织关怀渗透至生产链条的末梢神经,表彰先进典型、弘扬石油精神,塑造具有示范效应的精神标杆,使广大员工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对集体目标的高度认同,进而将个体奋斗融入企业发展的宏观叙事之中,形成稳定而持久的组织向心力。
1.2 价值观引导
油田企业在国家能源安全战略中承担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其发展路径关乎经济效益,更涉及国家战略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思想政治工作在这一宏观背景下承担着价值导航功能。深入解读国家能源政策,引导员工超越短期利益视角,树立长远发展观与责任意识,各级管理主体借助专题学习会、主题实践活动等形式,将企业经营目标与国家战略需求进行有机衔接,使员工深刻理解安全生产、节能减排在企业存续中的核心地位。价值观的塑造过程并非单向灌输,而是利用双向互动与情境体验实现内化,例如在钻井平台设立“党员责任区”,将抽象的价值理念具象化为可感知、可践行的行为规范,促使员工在具体操作中自觉遵循高标准作业流程,从而实现思想引领与行为约束的统一。
2 当前思政工作服务生产经营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脱节现象依然突出
尽管多数油田企业已建立较为完备的思想政治工作制度框架,但在实际运行中仍普遍存在思想教育与生产管理脱节的现象,部分基层单位将思想政治工作简化为会议传达,未能将其有效嵌入生产计划制定、技术攻关组织等核心管理环节,导致思政活动流于形式,难以对生产效率产生实质性影响,管理层在资源配置上往往优先保障技术改造,对思政工作的投入相对有限,使其在组织架构中处于边缘化位置,缺乏与生产部门的常态化沟通机制,无法有效激发员工的参与热情,最终形成“说一套、做一套”的管理悖论。
2.2 新时代员工队伍思想多元化带来挑战
随着新生代员工逐渐成为油田企业人力资源的主体,其价值取向、职业期待方式呈现出显著的多元化特征,传统以权威宣讲为主的思政模式难以满足其个性化、互动性与即时反馈的需求,部分年轻员工对组织倡导的奉献精神存在认知隔阂,更倾向于追求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同时,网络舆论的广泛渗透,加剧了员工思想的复杂性,个别员工在面临岗位调整时易产生焦虑情绪,若缺乏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可能引发团队内部的信任危机。
2.3 思政工作方式滞后于数字化发展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深刻改变了信息传播模式,部分油田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仍停留在纸质简报的传统形态,未能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工作效能,员工思想动态的采集多依赖于主观判断,缺乏系统化的数据支撑,导致决策依据不足,难以实现精准画像,线上学习平台功能单一,内容更新滞后,无法吸引员工持续参与,社交媒体在组织沟通中的潜力未被充分挖掘,官方账号往往仅作为信息发布渠道,缺乏与员工的深度对话,这种技术应用的滞后降低了思政工作的响应速度,更使其在年轻员工群体中丧失话语影响力,难以在虚拟空间构建积极健康的组织文化生态。
3 强化思政工作助推生产经营的对策
3.1 构建“党建+生产”深度融合运行机制
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的有机统一,关键在于打破部门壁垒与职能边界,建立以党组织为核心枢纽的协同治理架构,将党建工作目标与生产经营指标进行双向嵌套与量化分解,使各级党组织在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时同步明确安全生产、成本控制与技术创新等关键绩效领域的责任清单,推动党支部书记与生产单元负责人实行交叉任职或联席决策,确保重大事项决策过程中兼顾政治导向,建立“党建+项目”工作模式,在重点工程、技术攻关等关键任务中同步组建临时党支部或党员突击队,将组织优势转化为攻坚克难的实际效能,设立“党建促生产”专项考核指标,将思政工作成效纳入部门与个人绩效评价体系,形成正向激励与责任倒逼的双重机制。
3.2 增强思政工作的精准性
构建多维度的思想动态监测模型,识别不同岗位、年龄段员工的核心关切点,针对技术骨干群体侧重职业发展规划,针对一线操作人员强化安全意识培养,针对管理岗位人员则聚焦战略思维提升与团队领导力建设,实施分层分类的教育引导策略,建立“需求—响应”闭环管理机制,利用匿名问卷、焦点小组访谈等多种渠道收集员工真实诉求,定期形成思想状况分析报告,指导基层单位动态调整工作重点,避免“一刀切”式的教育模式,同时引入专业心理咨询师,为存在特殊困难的员工提供个性化支持,将组织关怀转化为可感知的实质性帮助,提升员工的心理安全感。
3.3 创新思政工作载体
顺应数字化时代的信息传播规律,油田企业要重构思想政治工作的技术生态,开发集成学习、交流、服务功能于一体的智慧党建移动应用,整合在线课程、虚拟展馆模块,支持员工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还原重大历史事件,增强教育内容的沉浸感,提升信息触达的精准度。
4 结语
思想政治工作在油田企业生产经营体系中的价值定位,已从传统的辅助性职能演变为驱动组织变革,其功能实现依赖于机制创新、技术适配与人文关怀的协同推进,唯有打破思想教育与生产管理之间的无形壁垒,构建目标同向、过程协同的深度融合格局,方能真正释放其在凝聚组织意志、优化行为模式、激发创新活力方面的潜在能量,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而深厚的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1]王福全. 生态文明视阈下我国石油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实践研究[D].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7.
[2]杨雯. 绿色生态理论视角下油田企业经营管理的创新[J]. 石化技术, 2016, 23 (07): 245.
[3]宿铁军. 油田企业绿色文化建设研究——以胜利油田为例[J]. 科学决策, 2010, (12): 4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