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气象服务在民航协同运行决策中的应用研究
莫日格吉呼
内蒙古自治区二连浩特市气象局 011100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不同行业都在开发更多优质的平台,创造革新条件,航空气象服务同理。在民航协同决策的过程之中,相应的气象监测手段得到了迅速地发展、完善,在很多情况之下都能对天气的变化情况进行探测,并提供准确的数据,从而为出行路线和应对措施的改变提供依据。新时期,为了改变因航空气象导致民航发生事故的情况,契合不同人群对于民航的导引要求,保障航空的高效运行,就是重中之重。实践中,唯有提升气象服务工作的效率,朝着精准化发展,才能够为民航事业保驾护航。
一、民航协同决策理念
民航协同决策,包括关键事件触发、起飞预排序、可控地面滑行时间、不利情况下的协同决策、协同管理航行数据等。可以说,协同决策的实现,往往可以提升安全运行的效果,并且增强民航的服务品质。新时期,协同决策越来越成为一种有效的系统方式,表现为依据具体的数据采集来进行智慧分析、判断。如,从航班排序子系统获取流量控制信息、航班计算起飞时间和次序,流控信息应包括限制原因、预计开始时间、预计结束时间、限制方向、限制的距离、时间、高度层等;从航行情报系统和气象数据库系统获取航行情报和气象数据,提供各种航行情报、气象信息查询;具备大面积航班延误预警机制,当系统判断将会出现大面积航班延误时,给出预警信息,提供给相关部门进行提前决策。
二、航空气象服务对民航协同运行决策的影响
民航协同运营决策的推进,需要立足于航空气象来实现。在很多情况下,复杂天气对于飞行安全有着较大的影响。所以,精准判断天气情况进行协调,把控决策,就成了重中之重。比如,低云天气的出现,就会影响飞机的起飞着陆。很多驾驶员都会受天气的影响,无法观察到地面上所涉及到的一系列障碍进行精准着陆,若强制降落,常常还会发生严重的飞行事故。同时,在一定程度之上随着积云的上升或者是下降,产生的气流也极强。在空中还会引发诸多的问题,包括强颠簸、雷电等,给飞行的安全带来了严重的阻碍和影响。其次,从正常的视觉条件下来看,保证能见度才能够促成民航的协同运行,在很大情况上还决定了机场是否可以开放,飞行过程中运用目视飞行还是仪表飞行的规则,但是由于恶劣天气的影响,能见度较低,所以安全事故的出现就会越严重。另外,温度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改变温度时会影响发动机,从而变更飞行速度、起飞重量。在高速飞行时,温度的改变还会转化空气的可压缩性,因此会影响空气的动力性能。所以,在制定航线计划时,为了最大限度地提升燃油利用率或缩短飞行距离,就需考虑到一系列的天气数据,并把握飞行高度、速度,最终控制实现飞行安全。最后,雷暴天气也需考虑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夏季时,这种强对流的天气现象会直接影响通信设备、飞行仪器、干扰运行,甚至是切断与地面的连接。极端天气也会致使飞机机翼的尖端产生电火花现象。因此,航空气象对于民航行业协同运行决策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三、航空气象服务在民航协同运行决策中的应用
1.准确分辨气象要素赋能协同运行决策
随着航空气象监测设备的持续发展,实际性的工作不仅仅停留在基本的天气状况层面,更是往往会覆盖多个方面。比如,前温湿度传感器(vaisala)的应用,使得航空气象监测设备能够更好地监测区域内的温度和湿度;风向传感器的应用则能够更好地监测区域内的风向。因此,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出气象状况,对飞机出行的策略也有着更大的参考价值。另外,航空气象具有高效的垂直分辨率,能够准确分辨出气象要素,提供更加完善确切的数据,使得这些数据的可靠性得到全面提升,能够为民航的出行提供切实的数据依据。
2. 气象信息支持航线规划与调整
高质量的航空气象信息服务,可以为民航提供更多的信息。可以说,根据空气气象状况进行航线的调整、规划,就是重中之重。其中,考虑的方面是多重的。比如,夏季的高温、危险气象的特征,就会影响飞机的安全运行。在整体规划时就需要依靠气象服务进行更精准的预测、分析。通过气象特征以避免在极端天气、逆风值较大的航线区域飞行,从而节省燃料和水电,保障安全。
3.精准的气象服务便捷
协同运行决策是一项非常细致、繁杂的工作。做好数据的对比、观测尤其尤为重要。因此,提供精准的气象服务,规避飞行事故问题的产生,就是重中之重。保障民航安全的飞行,才能方便人们的生活、出行。如,当出现大幅度的沙尘暴、雷雨、暴雨、冰雹等天气时,就会影响飞机的返航、备降、复飞,从而造成大面积的延误,为民航公司的工作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所以,根据气象服务做好相应的对策,在及时通报的同时,就会尽可能将损失降到最低。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民航事业发展的过程中,气象观测服务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一些危险天气的及时提醒,各种细节因素的把控,就能够有效规避飞行事故的发生,并且持续进行有效调控,缓解降低风险点,消除安全隐患。因此,持续开发优质的气象观测服务系统,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
参考文献:
[1]于洁,张强. 国外民航航空气象服务发展模式分析与经验启示[J].空运商务,2025,(05):59-64.
[2]吴昊,徐琪,曹阳,等. 通用航空气象灾害监测与预报预警技术新进展[J].大气科学学报,2025,48(02):340-351.
[3]朱华东,刘俊姌. 航空气象对民航正常营运的影响及有效改善措施[J].中国航务周刊,2021,(45):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