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张家口农村居民法治思想提升路径的研究

作者

张文颖

中共张家口市桥西区委党校 075000

一、张家口市农村居民法治思想提升路径的研究意义

2021 年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印发的《关于加强法治乡村建设的意见》中对“法治乡村建设”的目标任务、总体要求和组织实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提出法治乡村的建设目标是到 2022 年乡村治理法治化水平明显提高,到2035 年法治乡村基本建成。这一目标的设定凸显了法治建设在乡村治理中的重要地位,实现法治乡村建设目标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1]。将《意见》思维下沉运用到张家口市乡村建设和基层管理,做到凡事以法律为标准,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保障农民权益,增强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营造文明美丽乡村生活氛围。

二、张家口市农村法治建设现状及进程

截至目前,全市已成功布局建设省级和美乡村重点片区9 个,累计建成省级和美乡村 511 个,乡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2]。在乡村法治建设领域,虽已取得阶段性成效,但仍面临多重挑战:法律法规宣传普及的深度与广度不足,部分偏远地区存在普法盲区;司法服务资源配置的均衡性有待加强,法律服务需求集中区域的资源紧张问题尤为突出,这些都制约着农村居民法治思想的实质性提升。

三、张家口市农村居民法治思想提升的建议

(一)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当前,“一村一法律顾问” 格局已基本形成,需进一步细化其组织形式与工作方法,确保服务贴合农村现实需求。其一,吸纳公检法领域退休职工参与农村法律服务,明确服务时长、内容标准并提供合理报酬,发挥其经验优势。其二,由司法局与律师协会牵头,组织市县律师事务所与农村建立对口帮扶机制,指定专人负责,定期开展法律宣讲与 “送法下乡” 活动。其三,响应 2024 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数字乡村建设的要求,开发适配农村需求的法律服务 APP 及小程序,实现线上法律咨询的标准化、智能化,填补线下服务的时空空白。

(二)优化司法服务资源配置

构建多层次、精准化的司法资源调度体系,提升整体服务效能。针对金融、知识产权等专业性强、审理难度大的纠纷,通过跨区域整合司法资源组建专业审判团队,推行 “一案一专班” 机制,并联动本地高校法学力量搭建专家智库,形成专业化审判与学术支持的协同模式。在基层服务网络重构中,以张家口市主城区法院为核心节点,与乡镇共建 “审调对接站”,将交通事故、婚姻家庭等高频民事纠纷的前端化解权限下沉至乡镇层面,配置由法官、人民调解员、乡镇工作者组成的 “三人调解组”,构建 “预防 - 调解 - 诉讼” 的递进式纠纷解决链条,推动司法资源向治理末梢延伸。为破解区域资源供需失衡,研发司法资源智能调度平台,依托大数据技术实时采集各法院案件量、人员负荷、硬件使用等核心数据,建立动态预警模型,当区域资源负荷超标时自动触发跨院支援机制,缓解资源闲置与紧缺并存的结构性矛盾。

(三)增强农民法治意识

以实用性与趣味性结合为导向,构建多元化普法体系,引导村民主动学法用法。一方面,创新普法形式。设立 “农村法律文明月”,在农村戏台、布告栏张贴趣味法律科普内容;利用抖音、快手、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制作传播普法短视频,将法律知识融入生活场景。另一方面,强化主体联动。邀请地方公检法工作人员、政法院校专家开展专题法治宣讲,结合农村典型案例解析法律条文。同时,建立普法责任制,按照 “谁管理谁普法”“谁执法谁普法” 原则制定任务清单,将普法活动与农业生产指导、群体管理服务、公共事务办理等场景深度融合,在日常互动中渗透法治理念,减少村民对法律的陌生感,培育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乡村氛围。

(四)提升乡村执法水平

聚焦执法队伍专业化建设,打造 “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 的基层执法力量。加大资源倾斜力度,吸纳具备法治素养的专业人才充实农村执法队伍,通过定期培训、案例研讨等方式提升整体法治素养与业务能力。同时,整合农村科技带头人、致富能手、年轻农民等本土力量组建辅助执法队伍,发挥其群众基础优势,增强执法工作的说服力与亲和力,着力塑造专业强、觉悟高、有温度的农村执法队伍,让村民在规范执法中感受法律的公正与温情。

(五)打造高素质人民调解队伍

强化人民调解员队伍培训,提升矛盾化解能力。明确乡镇政府对村民委员会及村干部在调解工作中的具体职责,在乡镇一级设立专职岗位负责指导村级调解工作,其中乡镇司法所应发挥核心指导作用,对村民间的热点、难点矛盾纠纷提供专业支持,确保调解高效规范。在村级调解委员会预算充足的情况下,鼓励推进调解人员专职化,建立一支专业的人民调解员队伍,也可以选聘退休的法官检察官、律师等担任专职人民调解员,最大程度地发挥人民调解制度的优势[3]。

四、结语

综上所述,张家口农村居民法治思想的提升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工程,需立足当地乡村社会的实际肌理,紧跟法治中国建设的时代步伐。通过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优化司法资源配置、增强法治意识、提升执法水平、建强调解队伍等多维度协同发力,方能逐步构建起适应乡村发展的法治生态。这不仅是夯实张家口乡村振兴法治根基的关键举措,更是推动城乡法治建设均衡发展、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其持续实践将为新时代农村法治思想培育提供具有地方特色的实践范本。

参考文献

[1]中央宣传部,司法部,民政部,等.中央宣传部司法部民政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全国普法办公室关于印发《乡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作规范(试行)》的通知[EB/OL].(2021-11-19)[2022-08-16].http://www.moj.gov.cn/pub/sfbgw/zwxxgk/fdzdgknr/fdzdgknrtzwj/202111/t20211118_441869.html.

[2]河北共产党员网.从重点整治到全域和美,张家口大力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EB/OL].(2025-05-07)[2025-08-12].http://www.hebgcdy.com/szyw/system/2025/05/07/030866203.shtml

[3]张玥.法治乡村建设中人民调解制度研究[J].新农民,2025,(09):25-27.

本文系2025 年度张家口市党校系统研究课题立项项目《张家口农村居民法治思想提升路径的研究》(项目编号:ZD202580)的结项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