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加强国有企业保卫部门基层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研究与思考

作者

李长见

首钢长钢公司武装保卫处 046031

一、重要意义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提出,要“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作为独特的政治优势,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

不仅是国有企业(以下简称“企业”)的“根”和“魂”,更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有效地规范开展基层党建工作,既是落实“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的要求,也是促进企业保卫工作健康发展、行稳致远的重要保障。

党建立得住,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要看领头羊。基层党支部书记是企业保卫部门党建工作的具体和直接的规划者、组织者、实践者和推动者,其思想认识的高低、工作质量的好坏、能力素质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党建工作效能的有效发挥。对此,要实现企业保卫部门党建工作全面过硬、全面超越的目标要求,必须培养和打造一支党性原则强、业务能力精通、善于攻坚克难的的党支部书记队伍。

二、存在不足

企业保卫部门基层党支部书记大多为单位业务骨干,政治思想过硬,大局观念、集体意识和牺牲奉献精神较强,在探索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严格党员队伍管理等方面作了许多有效探索和有益尝试,党建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同时,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 )存在履职不尽职的问题

受企业编制限制,保卫部门基层党支部书记存在一定的兼职现象。由于是兼职党支部书记,且是单位的业务骨干,从事单位的管理工作,工作多、压力大,造成投入党建工作的时间和精力相对难以保障;有认为党务工作是务虚工作,存在“重面子、轻里子;重形式、轻实效”的错误思想,在无形中放松了工作要求,降低了工作标准,没有充分尽到党支部书记的职责。

(二)业务能力与岗位需求有差距

企业保卫部门一些党支部书记缺乏系统的党务知识培训,对党员发展、组织生活制度、党费收缴等基础工作不熟悉,甚至出现流程不规范、记录不完整等问题;同时,由于企业保卫工作专业性强,部分书记对企业内部消防管理、治安防范、交通管控等业务不够精通,难以在解决工作难题、凝聚职工力量中发挥“领头雁”作用,存在“党建与业务两张皮”现象。

(三)存在思想认识有误区的问题

有的党支部书记存有 “没奔头、没前途”思想,认为企业保卫工作中的消防管理、治安防范、车辆管控等业务工作具体直接,是单位的主要工作,各级领导关注度高,取得的成绩也能够“看得见、摸得着”,并且在干部培养选拔、薪酬工资分配等工作中是重要的参考。而党务工作既要组织学习又要管理党员、既要撰写党课又要总结计划,工作没完没了,过程复杂繁琐,投入的精力与取得的成绩不成正比,

不愿长期干下去,产生“跳槽换岗”的思想。

三、原因分析

(一)思想认识存在偏差。部分企业保卫部门党委对基层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存在“重生产、轻党建;重业务、轻党建”的倾向,认为党建是“软任务”,对书记的选拔、培养、考核缺乏系统规划;部分基层干部也将党建工作视为“额外负担”,对党支部书记岗位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工作动力不足。

(二)教育培训体系不健全。企业保卫部门每年组织的党支部书记培训内容针对性不足,多以理论灌输为主,缺乏结合保卫工作实际的实操培训;培训形式单一,多为集中授课,缺乏案例教学、现场观摩等互动式培训,难以满足书记持续提升能力的需求,导致队伍业务水平停滞不前。

(三)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考核评价体系缺乏量化指标,对党建工作的成效难以精准衡量;激励措施单一,多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和职业发展通道不畅通,难以激发书记的工作热情;此外,对不称职书记的调整机制不严格,导致“能上不能下”,影响队伍整体活力。

四、对策措施

(一)完善选拔机制,选优配强队伍

企业保卫部门党组织要坚持“政治过硬、熟悉业务、群众认可”原则,优先从业务骨干、专业能手、优秀年轻党员中选拔,既要求懂党务、会管理,又需熟悉保卫工作“消防、治安、交通、武装”等工作流程,避免“纯行政化”“论资排辈”。推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鼓励科队负责人、班组长兼任党支部书记时,配备专职党务干事协助,确保党建工作有人抓、抓到位。同时,实施“年轻书记培养计划”,每年选拔 30 岁左右的优秀党员纳入后备库,通过“老书记带新书记”“轮岗锻炼”等方式加速成长,逐步解决“年龄偏大、青黄不接”问题。

(二)强化业务培训,提高工作能力

企业保卫部门党组织除积极组织基层党支部书记参加上级党委组织的业务培训外,还要因地制宜地通过召开党建工作例会、内部培训等方式,对党支部书记进行业务培训和业务指导。在党建业务培训中,要因地制宜创新培训形式,建立“党建实训基地”,选取党建与保卫工作融合成效好的科队作为样板,组织现场观摩、案例复盘;开展“书记技能比武”,围绕“组织一次主题党日解决一个工作问题”“带领党员完成一项攻关任务”等实战内容评选优秀案例,以赛促学,提高基层党支部书记履职能力。

(三)加强检查督促,确保实际效果

企业保卫部门党组织应依据《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等党内法规,结合单位工作实际,制定完善本单位党组织的专业管理制度,推进党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此外,还应建立和完善党支部联系点制度,领导班子成员定期深入基层党支部联系点了解党建工作开展情况,发现其在组织、活动、制度等方面的问题和不足,指导督促基层党支部认真规范推进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品牌党支部创建等工作,丰富和充实“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党员课题攻关”等主题活动内涵,常态化开展党员“过政治生日、忆入党初心”“党员思想汇报”等活动,全面提升基层组织力。

(四)严格考核评价,激发工作动力

企业保卫部门党组织应与基层党支部书记签订《党建工作责任书》,明确“抓党建促工作”的具体职责,将政治表现、党建成效作为考核首要指标。结合工作实际,要有针对性地建立党支部书记考核细则、目标管理制等考核评价制度,定期对支部书记进行考评,对那些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开展工作的党支部书记进行表彰奖励,并在职务晋升、绩效考核中给予倾斜照顾和优先考虑。对考核不合格、党建工作长期滞后的书记,及时约谈提醒、限期整改;整改不力的,坚决调整岗位,打破“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好干少一个样”的局面,提升基层党支部书记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企业保卫部门党建工作整体建设上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