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银行费用报销流程优化研究
赵敏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临沂分行 山东临沂 276000
一、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银行费用报销流程现状分析
1.1 传统费用报销流程的特点
传统的银行费用报销流程主要依赖手动填报和审批,具体步骤包括员工提出报销申请、填写报销单、部门负责人审批、财务部门复核和最终的支付流程。在这一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人工干预,容易出现重复审核、错误录入和延误处理等问题[3]。此类传统流程不仅效率低下,还增加了银行的运营成本,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审计和合规风险。纸质报销单据的管理和存档也存在着较大的空间浪费和管理难题。尤其是对于较大规模的银行,其报销数量庞大,传统的报销流程已经难以适应现代金融业务的需求,亟待改进。
1.2 数字化转型对费用报销流程的影响
数字化转型给银行费用报销流程带来了巨大的变革机会。信息化手段可以实现报销单据的电子化和自动化处理,减少了纸质单据的使用和人工操作,节省了时间和成本[4]。通过引入智能审批系统,可以根据设定的规则自动进行审批流程的分配和执行,避免了人工干预和审批延误。第三,通过系统集成,银行可以实现费用报销信息的实时同步与共享,提高了数据的透明度和管理效率。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越来越多的银行开始尝试采用电子化报销、智能审批和自动化支付等方式优化传统的费用报销流程[5]。
二、银行费用报销流程优化的主要问题
2.1 流程冗杂与重复性审批
传统的费用报销流程存在流程冗长、环节繁多等问题,导致报销周期长、效率低。特别是在多层级的审批制度下,报销单据在各个环节间往往需要反复传递审批,增加了不必要的时间消耗和人工错误的风险。由于缺乏自动化审批工具,人工审核时容易出现错误或遗漏,导致审批流程延迟或重复,影响整个报销流程的效率。多个部门和人员在流程中参与,导致同一单据的审批往往需要多个回合的确认,容易出现信息滞后和沟通不畅的情况,从而影响了资金的及时拨付与项目推进。这种复杂的审批结构不仅降低了工作效率,也使得审批流程不够透明,增加了审批操作中的漏洞,降低了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信任感。通过简化流程,减少审批层级,可以有效提升报销流程的效率和透明度。
2.2 信息共享和数据孤岛问题
在传统的费用报销流程中,数据往往存在孤岛,财务部门、各个部门以及审批人员之间的数据传递和信息共享效率低。手工填写和纸质单据管理使得信息的更新和审核的及时性大大降低,严重影响了报销效率。信息孤岛问题导致数据重复录入,增加了人工错误的概率,并且使得财务数据无法实现实时监管和数据分析,限制了银行财务管理的精准度和透明度。由于缺乏信息共享平台,不同部门之间对同一数据的理解可能存在差异,容易造成数据的误解和重复录入,进一步延长审批时间并增加操作复杂度。缺乏高效的信息共享机制还使得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得不到保证,银行难以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资金问题。解决信息孤岛问题,提升信息流通的效率和准确性,是优化费用报销流程的关键举措之一。
2.3 系统集成与智能化水平低
尽管部分银行已经开始尝试引入信息技术优化费用报销流程,但系统的集成度和智能化水平仍然较低。大部分银行的费用报销系统独立运作,难以与其他系统(如预算管理、财务管理系统等)进行有效对接,导致数据无法实时共享,影响了审批和支付的效率。同时,智能化的审批和预算控制功能较为薄弱,银行仍然需要依赖人工判断和决策,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流程自动化和智能化管理。由于系统缺乏协同工作,数据在不同平台之间无法无缝对接,导致了信息流转过程中的延误,影响了资金的及时支付和预算的有效监控。智能化水平的低下使得银行无法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等技术,无法对报销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与分析,从而难以对费用进行精确控制和预测。提高系统的集成度和智能化水平,能够大幅度提升审批的效率和精确性。
三、优化银行费用报销流程的建议
3.1 引入智能化审批系统
为了提高审批效率和减少人工错误,银行可以引入基于人工智能的审批系统。该系统可以根据预设的审批规则自动判断报销单据的合规性,并根据审批流程自动分配审批任务,实现审批流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通过智能审批系统,银行可以减少人工干预,降低报销错误的发生率,并有效缩短审批周期,提高工作效率。智能化审批系统不仅能够减少人工错误,还能根据历史数据分析,预测出报销的趋势和潜在风险,进一步提高审批的精准度。它可以根据不同的业务类型和审批层级设定灵活的审批规则,自动化处理简单的报销任务,解放人工资源,让财务人员能够集中精力处理更为复杂的任务。通过引入智能化系统,银行能够提高审批速度,减少人为干扰和主观判断错误,提升整体流程效率。
3.2 实现信息化系统的全面集成
银行应通过实现各部门、各系统间的数据集成,打破信息孤岛问题。费用报销系统与预算管理、财务管理、支付系统等进行深度集成,使得各个环节的信息能够实时共享和同步更新。通过系统集成,银行可以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减少数据重复录入和人工错误,从而提升费用报销流程的整体效率。同时,数据集成还能够提高财务数据的透明度和监管能力,帮助银行实时监控资金使用情况。集成化信息系统不仅能减少数据输入的重复性,还能实现数据的自动校验,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更为重要的是,集成的系统能够支持数据的实时更新与跨部门共享,消除了因信息滞后而导致的审批延误,从而提高了财务决策的时效性和准确性。这种集成化的系统架构能够促进跨部门的协同工作,提升银行整体业务流程的流畅度。
3.3 增强员工的数字化转型培训
为了确保数字化转型的顺利实施,银行应加强员工的数字化转型培训,提升员工的系统操作能力和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通过定期的培训和学习,帮助员工掌握新系统的使用方法,提高其在费用报销中的工作效率。银行还可以引入专家团队,针对费用报销流程中的复杂问题进行解决,确保数字化转型能够在全员的支持下顺利推进。员工培训不仅仅是对系统使用的学习,还应包括对数字化转型相关理论和流程的理解,帮助员工建立正确的数字化思维。通过增强员工的数字化素养,银行能够提升整体工作效率,减少因操作不当而导致的错误和延误。培训过程中,可以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模拟演练,确保员工能够在实际工作中熟练应用新系统,提升报销流程的执行力。同时,还需要关注高层管理人员的数字化领导能力,通过多层次的培训,确保整个团队对数字化转型的认同和积极支持。
参考文献
[1]于延敏. 基于“互联网+”的银行费用报销探析 [J]. 中国集体经济, 2020, (05): 138-140.
[2]陈博. 苏州银行费用管控系统的设计与实施[D]. 山东大学, 2016.
[3]何佼龙. ABC 银行费用控制管理系统的应用[D]. 华东理工大学,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