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建筑施工项目群资源动态配置与优化调度策略

作者

李丛茹

身份证号:130682198401163461

一、引言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企业承接的项目数量不断增多,项目规模日益扩大,项目群管理模式逐渐成为主流。建筑施工项目群由多个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单个项目组成,在资源管理方面面临诸多挑战,如资源需求的多样性、不确定性,资源在各项目间的竞争与冲突等。传统的资源配置与调度方式往往基于经验判断,缺乏系统性和动态性,容易导致资源闲置浪费或供应不足,影响项目群整体进度和经济效益。

二、建筑施工项目群资源管理特点与需求分析

2.1 资源管理特点

建筑施工项目群资源管理复杂、动态且关联。它涉及多种资源,如人力、材料、设备和资金,且需求在数量、时间和质量上各不相同。项目实施中,资源需求和供应会因设计变更、天气和市场波动等因素而变化。项目群内资源共享和工序衔接导致资源配置和进度调整影响其他项目。

2.2 资源管理需求

资源管理需确保项目群顺利实施,包括精准匹配资源需求与供应,实现资源动态平衡以提高利用率,快速响应项目变化调整资源配置,以及有效协调资源冲突,确保整体目标实现。

三、建筑施工项目群资源动态配置原则

3.1 系统性原则

从项目群整体出发,将资源配置视为一个有机整体,综合考虑各项目的特点、进度计划和资源需求,进行统筹规划和协调安排,避免孤立地看待单个项目的资源配置问题。

3.2 动态适应性原则

充分认识到资源需求和供应的动态变化特性,建立动态监测和反馈机制,根据项目进展情况、外部环境变化及时调整资源配置方案,使资源配置始终与项目需求相匹配。

3.3 效益最大化原则

以提高项目群整体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目标,在资源配置过程中,通过优化组合和合理调配,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降低成本,缩短工期,提升项目群的综合效益。

3.4 公平性原则

在资源分配过程中,充分考虑各项目的重要性、优先级和实际需求,确保资源分配的公平合理,避免因资源分配不均导致项目进度失衡或产生矛盾。

四、建筑施工项目群资源动态配置方法

4.1 人力资源动态配置

建立项目群人力资源信息库,详细记录各人员的专业技能、工作经验、工作负荷等信息。根据项目进度计划和任务需求,运用工作分解结构(WBS)和责任分配矩阵(RAM),合理分配人力资源。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实时跟踪人员工作状态和项目进度,当出现人员短缺或闲置时,及时在项目群内进行调配,确保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例如,对于技术含量较高的关键工序,优先安排经验丰富、技能水平高的人员;对于工期紧张的项目,可从其他进度相对滞后的项目中临时调配人员支援。

4.2 物资资源动态配置

结合项目群各项目的物资需求计划,采用集中采购与分散采购相结合的方式,降低采购成本。建立物资库存管理系统,实时监控物资库存数量、出入库情况和质量状态。根据项目进度和物资消耗速度,动态调整物资采购计划和库存水平。当某个项目物资需求发生变化时,可在项目群内进行物资调剂,减少物资积压和浪费。例如,对于通用性较强的建筑材料,如水泥、钢材等,可进行集中采购并统一调配;对于特殊材料,则根据项目需求单独采购。

4.3 设备资源动态配置

对项目群内的施工设备进行统一管理和调度,建立设备档案,记录设备的型号、性能参数、使用状况等信息。根据项目施工工艺和进度要求,合理选择设备类型和数量,并制定设备使用计划。在设备使用过程中,加强设备维护和保养,提高设备完好率和利用率。当设备出现闲置或不足时,在项目群内进行合理调配,如将闲置的塔吊调配到需要的项目中,或租赁设备满足紧急需求。

五、建筑施工项目群资源优化调度模型构建

5.1 模型构建思路

以项目群总工期最短、总成本最低为目标,综合考虑资源约束、项目间逻辑关系等条件,构建资源优化调度模型。模型将资源配置和项目进度计划相结合,通过优化资源在各项目、各工序上的分配时间和数量,实现资源的最优利用和项目群的高效推进。

5.2 模型假设与参数设定

模型假设:假设项目群内各项目的工作内容和工序逻辑关系明确;资源在各项目间可自由调配;不考虑不可抗力因素对项目进度的影响。

参数设定:设定项目集合、工序集合、资源种类集合、资源可用量、各工序资源需求量、工序持续时间等参数,为模型构建提供基础数据。

5.3 模型建立与求解

采用线性规划、整数规划等数学模型或遗传算法、粒子群优化算法等智能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数学模型通过建立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利用优化算法求解最优资源配置和调度方案;智能算法则通过模拟生物进化或群体智能行为,在解空间中搜索最优解。例如,运用遗传算法,通过选择、交叉、变异等操作,不断进化种群,最终得到满足目标的资源优化调度方案。

六、建筑施工项目群资源动态配置与优化调度策略应用案例分析

6.1 案例背景

某建筑企业承接了一个包含 3 个住宅小区建设项目的项目群,总建筑面积达 50 万平方米,工期为 24 个月。项目群内各项目在施工时间、资源需求等方面存在交叉和重叠,资源管理难度较大。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项目群整体效益,企业应用资源动态配置与优化调度策略。

6.2 实施过程

首先,按照资源动态配置原则和方法,对人力资源、物资资源和设备资源进行初始配置。建立项目群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实时采集和监控资源使用情况和项目进度数据。运用构建的资源优化调度模型,结合实际情况定期对资源配置方案进行调整和优化。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针对设计变更、天气变化等导致的资源需求波动,及时进行资源动态调配。

6.3 应用效果

通过应用资源动态配置与优化调度策略,该项目群取得了显著成效。资源利用率提高了 25% ,项目群总工期缩短了 3 个月,总成本降低了15‰ 。同时,有效避免了资源冲突和浪费现象,各项目之间的协同性得到增强,项目群整体管理水平大幅提升。

七、结论

建筑施工项目群资源动态配置与优化调度策略是提升建筑企业项目群管理水平的关键。通过明确资源管理特点与需求,遵循系统性、动态适应性等原则,采用多维度资源动态配置方法,构建科学的优化调度模型,并结合实际案例应用验证,能够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和高效利用,提高项目群的综合效益。未来,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应进一步完善资源动态配置与优化调度策略,引入更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管理方法,以适应复杂多变的项目环境,推动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蒋开健,赵成通.基于项目进度的建筑照明工程施工资源配置与调度研究[J].中国照明电器,2025,(04):126-128.

[2]李芬,甘汶可,聂剑寒.基于BIM 的绿色建筑资源优化配置技术在施工阶段的实践[J].佛山陶瓷,2025,35(04):161-163.

[3]武文理.基于 BIM5D 的建筑工程施工动态管理及资源优化对策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2,(04):210-21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