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古树名木的健康诊断与保护技术探索
陈磊
贵州省铜仁市 思南县林业局 565100
楠木,作为樟科楠木属的常绿大乔木,在我国树木资源中占据着极为特殊且重要的地位。然而,在自然与人为因素的双重影响下,楠木古树名木的生存面临着严峻挑战。因此,开展对楠木古树名木的健康诊断与保护技术探索迫在眉睫。通过科学有效的健康诊断手段,能够及时、准确地掌握楠木古树名木的健康状况,剖析其面临的问题及成因,进而为制定针对性强、切实可行的保护技术措施提供坚实依据。
一、楠木古树名木的健康诊断方法
(一)外观形态观测
1.树冠形态
健康的楠木古树树冠应较为完整、匀称,枝叶繁茂。观测树冠时,关注是否有枯枝、缺枝现象,大量枯枝的出现可能是树体生长衰弱、养分供应不足或遭受病虫害的信号。同时,注意树冠的大小和形状是否发生异常变化,如树冠萎缩、偏冠严重等。偏冠可能是由于长期受单侧光照、风力作用或一侧根系受损等原因导致。
2.树皮状态
树皮是楠木古树抵御外界不良因素的第一道防线。检查树皮是否完整,有无剥落、开裂现象。树皮剥落可能是由于树干生长过快、树皮老化或遭受病虫害、机械损伤等原因引起。树皮开裂不仅影响树体的外观,还容易导致树体水分散失和病虫害入侵。
(二)生长环境评估
1.土壤条件
土壤是楠木古树生长的基础,其质量直接影响树体的健康。采集楠木古树周边的土壤样本,测定土壤的酸碱度(pH 值),楠木适宜生长在微酸性至中性的土壤环境中,若土壤 pH 值偏离适宜范围,可能影响楠木对养分的吸收。
2.光照与通风
楠木古树需要充足的光照进行光合作用,以维持自身的生长和发育。评估其周围的光照条件,观察是否有建筑物、高大树木等遮挡阳光,导致光照不足。长期光照不足会使楠木古树树冠稀疏、枝条细弱、叶片变薄,光合作用减弱,从而影响树体的生长和健康。
二、楠木古树名木的保护技术
(一)土壤改良
1.土壤酸碱度调节
根据土壤酸碱度检测结果,若楠木古树生长地的土壤过酸(pH 值过低),可在土壤中添加适量的石灰,以提高土壤 pH 值。一般每平方米可施用50-100 克石灰,具体施用量根据土壤酸化程度和土壤质地确定。在施用石灰时,应将其均匀撒在土壤表面,然后进行浅耕,使石灰与土壤充分混合。
2.土壤肥力提升
针对土壤肥力不足的问题,可采用有机肥料和微生物菌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改良。有机肥料如腐熟的农家肥、堆肥、绿肥等,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多种营养元素,能够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每年春季和秋季,在楠木古树树冠投影范围内挖环状沟或放射状沟,沟深30-50 厘米,将有机肥料均匀施入沟内,然后覆土填平。
(二)病虫害防治
1.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方法主要包括人工捕杀和设置障碍物。对于一些体型较大、活动性较强的害虫,如天牛成虫、金龟子等,可在其活动期进行人工捕杀。利用害虫的趋光性,在楠木古树周边设置黑光灯、频振式杀虫灯等诱捕害虫,一般每 30-50 米设置一盏灯,灯的高度应根据害虫的飞行高度进行调整,通常距离地面1.5-2 米。在树干基部缠绕塑料薄膜或涂白,可防止害虫上树产卵或爬行,涂白剂的配方一般为:生石灰10 份、硫磺粉 1 份、食盐 0.2 份、动物油 0.2 份、水40 份,将各成分混合均匀后涂抹在树干基部,涂抹高度一般为1-1.5 米。
2.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应在病虫害发生初期,且在其他防治方法效果不佳时谨慎使用。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且对天敌安全的化学药剂,并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配制和施用。例如,对于炭疽病、叶斑病等病害,可在发病初期喷施 70% 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800-1000 倍液,或 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每隔 7-10 天喷施一次,连续喷施 2-3y+ 。
(三)树体支撑加固
1.支撑方式选择
(1)硬支撑
最为常用,通过支柱对树体提供支撑。在楠木古树树体或枝干重心上方,挑选稳固的受力点,支柱顶端托板与树体接触面积要大,且在托板和树皮间垫上弹性橡胶垫,避免损伤树皮。支柱下端需埋入水泥浇筑的基座,基座深埋地下,确保支撑稳固。常采用受力稳定的“垂直型A 字型”“八字型”结构。
(2)软支撑
一般采用拉纤的形式,根据材料不同分为软拉纤(缆绳、钢丝等)和硬拉纤(钢管、钢条等)。通常选取一根稳固枝干作为受力点,两端利用带有保护措施的铁箍或螺纹杆固定。当多株楠木古树相邻且生长状态类似时,可采用树与树之间拉纤的方式,增强整体稳固性。
2.加固材料要求
(1)强度与稳定性
选用的加固材料必须具备足够的强度,能够承受楠木古树的枝干重量以及可能遭遇的风雨、积雪等外力作用。例如,使用的钢管、钢条等金属材料,其材质应符合相应的强度标准,确保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不会变形、断裂。木质材料(如用于支撑的木杆)需质地坚硬、无腐朽,不得携带病虫害,像杉木、松木等常用于树木支撑的木材,要经过严格筛选,保证质量。
(2)防腐蚀性
由于楠木古树的支撑加固往往是长期的,材料需具备良好的防腐蚀性能,以延长使用寿命。金属材料要经过防腐蚀处理,如镀锌钢管,通过镀锌工艺,增强其抗腐蚀能力;对于木质材料,可涂抹防腐剂,防止其受雨水、微生物等侵蚀而腐烂。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研究围绕楠木古树名木的健康诊断与保护技术展开了全面且深入的探索。然而,楠木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系统工程,本研究虽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存在诸多可优化与拓展之处。未来,需进一步深化对楠木古树名木生理生态特性的研究,探索更为高效、精准的健康诊断技术与保护方法。
参考文献:
[1]马春花,宋尚文,张建国,等.濒危古树生态修复与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以孔子手植银杏为例[J].山东林业科技.2023,(2).
[2]李琳.阜阳市古树名木资源调查与保护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2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