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媒体融合视域下新闻记者的多元化发展探究

作者

赵雪姿

赤峰市融媒体中心内蒙赤峰 024000

《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全面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深度融合,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指出,中央、省级、市级、县级媒体建设要着眼于媒体融合深化,进一步发展壮大主流媒体,巩固壮大主流舆论,增强主流媒体竞争力。在此背景下,各级媒体有效整合媒介资源、生产要素,着力打造融媒体中心,统筹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建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的全媒体传播矩阵。面对这一形势,新闻记者作为筛选、整理新闻素材,编辑、报道新闻信息,创新、丰富新闻传播形式,提升新闻吸引力和感染力,扩大新闻覆盖面,切实提高媒体竞争力的关键力量,要成长发展为适应媒体融合视域下新闻传播新生态的“多面手”。

一、媒体融合视域下新闻记者的多元化发展的必要性

首先,适应时代发展变化的必经之路。从国家角度而言,需要新闻记者促进媒体融合,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壮大主流舆论;从媒体行业而言,融媒体带来诸多机遇与挑战,需要新闻记者转型为全媒体记者,整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资源,同时运营多个平台,扩大媒体覆盖范围和影响力;从新闻记者自身而言,面对重构的媒体生态,实现多元化发展可提升就业竞争力,拓展职业发展空间。其次,适应受众需求变化的必然选择。在融媒体时代,受众不再依赖传统媒体,被动地接收新闻信息,而是通过新媒体平台检索获取自己所需的内容。面对受众信息获取方式的变革,需要新闻记者掌握更多的新技术,生产出适用于不同平台的内容,如短视频、直播、H5 等,更好地满足受众对“小屏”信息获取和互动的需求[1]。最后,适应媒体行业转型需求的必由之路。自媒体和新兴媒体的崛起给主流媒体带来巨大冲击,抓住媒体融合契机实现转型升级势在必行。新闻记者是主流媒体的重要力量,当其具备多元化能力时,可推动新闻生产的智能化和个性化,优化内容生产,吸引更多受众,拓展市场空间,提升主流媒体的核心竞争力。

二、媒体融合视域下新闻记者的多元化发展建议

(一)专业技能方面

媒体融合视域下新闻记者的核心能力要重构,具体可着眼于融媒体记者的“新三商”。首先,面对5G+AI 技术集群在媒体融合视域下与新闻生产的结合愈发深入,重构新闻生产标准这一现状,新闻记者要学习掌握和运用更多的新技术,如H5 交互制作技术、数据可视化技术等,在技术赋能下提高新闻素材的筛选和整理效率,创新丰富新闻传播形式。其次,媒体融合视域下融媒体矩阵的搭建是扩大新闻覆盖面,提升新闻影响力,壮大主流舆论的重要举措。而这要求新闻记者具有跨界叙事力,即能够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将不同领域的元素融合到新闻叙事中,可以利用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丰富叙事手段等。赤峰市融媒体中心新闻记者曾在台风报道中同步产出15 秒短视频速报、500 字深度图文、3 分钟广播连线三种形态,极大程度提升了新闻吸引力和感染力,扩大了新闻覆盖面。最后,赤峰市融媒体中心立足于宁城县存金沟乡老局子村“人圈”遗址,策划推出了融媒体报道产品《人圈,流血的记忆》,新闻互动量同比激增 120% 。可见,地域文化符号转化是实现新闻传播破圈的“催化剂”,故融媒体视域下新闻记者要形成用户思维,实现用户共情力提升,让新闻报道从单向传播的“上帝视角”转向用户为本的“对话模式”[2]。

(二)新闻选题方面

融媒体视域下,媒体新闻存在严重的同质化现象,对用户的吸引力明显下降,这既影响媒体自身的竞争力,又弱化了媒体在发展壮大主流媒体,巩固壮大主流舆论,增强主流媒体竞争力方面的功能。对此,媒体融合视域下新闻记者的多元化发展要着眼于新闻选题方面,注重选题创新。一方面,紧跟时代脉搏,挖掘热点选题。在融媒体时代,各媒体用户从被动接收新闻的“容器”变为创造、传播新闻的主体,这就促使信息爆发式涌现,为新闻记者带来源源不断的素材。在此情况下,新闻记者需要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挖掘海量信息中讨论度最高且有报道价值的内容,围绕其确定新闻选题。另一方面,以本土化新闻视角,精心谋划选题。赤峰市融媒体中心新闻记者在“自治区成立70 周年”之际,推出了“撸起袖子加油干——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庆祝自治区成立70 周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 建设亮丽内蒙古 共圆伟大中国梦”等报道。这种突出赤峰,记赤峰人与事儿的选题与报道在本地读者中留下深刻印象,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可见,融媒体视域下,新闻记者选题要关注特定领域,以本土化新闻视角推出系列报道,比如当地的教育助学、医疗卫生、养老帮困、交通出行、就业创业兴农富农等[3]。

(三)报道视角方面

同一个新闻,从不同的视角切入,会带来不同的效果。媒体融合视域下新闻记者的多元化发展应聚焦报道视角的创新,切实为受众提供有情感、有深度、有价值的新闻内容。具体实践中,新闻记者一方面要突破传统报道视角,挖掘独家内容,如报道社区改造这一民生新闻时,传统视角是改造后社区基础设施给居民生活带来的便利等,新视角则可聚焦社区改造前,如社区居民已经习惯了原有的社区环境,改造后的社区各处均发生变化,影响力居民,尤其是老年人原有的生活节奏和邻里交往方式,并着眼于这一问题报道社区人员帮助居民适应新环境的故事。另一方面,新闻记者要运用多平台思维,拓展报道视角,如报道突发事件时,可借助短视频平台进行直播报道,既保证新闻的时效性,又用最直观的视角,让受众感受到新闻事件的紧迫与真实。又如,报道较为复杂的新闻时,记者可参考微博平台的智搜解读功能,建立“数据新闻”思维框架,让新闻以时间为主线,清晰地呈现出来,便于受众阅读,快速提取出关键信息[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研究媒体融合视域下新闻记者的多元化发展路径发现,新闻记者在融媒体时代实现多元化发展是适应时代发展变化的必经之路、适应受众需求变化的必然选择以及适应媒体行业转型需求的必由之路,而要想实现多元化发展,既要强化数字技能、提升跨界叙事力、形成用户思维,突破传统报道视角,拓展报道视角以及从本土化新闻视角切入,挖掘热点选题,精心谋划选题,更好地应对时代变革。

参考文献:

[1]王洁.媒体融合环境下新闻记者的实践探索[J].中国报业,2025,(11):126-127.

[2]扎西德勒.融媒时代记者采写能力的多元化发展路径[J].数字化传播,2024,(10):38-40.

[3]李艳芳,沈玉梅.融媒体时代下,新闻记者如何应变[J].云端,2024,(09):103-105.

[4]潘雪.融媒时代新闻记者的转型研究[J].传媒论坛,2023,6(11):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