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检测中质量控制的优化策略
申月娇
肇庆市高要区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站广东肇庆526100
引言:
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会通过食物链最终传递给人,危害到人的机体健康。而在农产品种植管理时,为防治病虫害,人们会使用一定量的药物。相关药物的用量是否过量,农药残留量是否符合GB27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和GB2763.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2,4-滴丁酸钠盐等112 种农药最大残留限量》的技术要求,可通过专业严谨的农产品检测,从而做出客观评估。鉴于农产品类型多、农药残留物质复杂,为保证农产品检测的质量,应采取有效的针对策略,严把农产品的质量关。
一、农产品检测中质量控制的理论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等相关政策法规,为农产品检测中的质量控制提供法理支撑。在具体的检测质量控制时,工作人员应当基于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原则,对农产品的质量进行全方位检测评估,确保农产品最终检测报告的可信度[1]。基于质量控制相关理论与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农产品检测工作人员需要专业严谨、合规合法地做好本职工作。
二、农产品检测中质量控制的优化策略探讨
(一)加强人员培训考核,落实持证上岗
在农产品检测工作开展时,人员素质与能力,将直接影响到最终检测结果的质量。为能够有效减少人为误差,保证农产品检测的质量,需加强人员的培训与考核,落实持证上岗要求。鉴于农产品检测工作事关民众的身心健康,为杜绝不合规的劣质农产品流入市场,必须不断提升检测团队的综合实力。为避免个别人员出现职业倦怠、工作消极、专业能力下降的情况,检测单位应做好检测人员的培训,组织线上线下多元化学习模式,让员工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进修。
为确保培训效果,检测单位在设定的培训周期内,应当让每一位参训人员都接受理论与实践的考核评估,只有通过考评的人员,才可下放上岗证,所有未通过人员继续学习,直到通过考核,以此增强员工的学习积极性,意识到提升自我专业能力与综合实力的重要性,杜绝任何人员在检测工作岗位“浑水摸鱼”,影响到农产品检测工作的质量。
(二)做好设备仪器管理,做到数据可追溯
设备仪器的检测精准度,将决定农产品检测的最终质量,因为检测人员需要采集设备仪器检测的相关数据,若设备仪器未做好校准检修,精准度存疑,将无法保证检测所得数据的准确性与真实性。为避免此问题的发生,保证农产品检测质量,工作人员需重视设备仪器的检修校准管理,基于实验室设备仪器校准检修的规章制度,严格落实设备的校准检修,对每一台校准检修的设备做好记录,避免出现遗漏问题。
在对农产品检测的相关试剂进行管理时,必须严格落实每一个环节的管理职责,做到试剂使用的全流程管理,并能够基于记录的原始数据支持,保证数据可追溯,以此增强相关人员的工作责任感,能够认真负责的完成农产品检测的每一道工序,筑牢农产品检测的质量根基。
(三)加强前处理过程管理,保证检测质量
在农产品检测中为确保质量控制的有效性,工作人员应意识到农产品前处理质量控制的必要性,一旦前处理质量出现问题,将对最终的检测报告可信度产生直接影响。由于农产品前处理侧重点不同,且品类存在差异,为此工作人员需根据检测要求与对象,采取针对性地前处理质量控制策略。
这里以人们常食用的黄瓜为例,讨论黄瓜中有机磷残留量检测分析时的前处理质量控制要点。在样品提取时,首先取 25.0g 黄瓜样品,将其放入匀浆机中,并加入 50.0mL 乙腈,通过使用匀浆机高速匀浆 2min ,利用滤纸进行过滤,将滤液倒入装有 5~7g 氯化钠的100mL 具塞量筒中,收集滤液 40~50mL,盖上盖子后,剧烈摇晃 1min,而后在室温下静置30min,使得水与乙腈分层。
提取的样品,需进行净化处理,才可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在对黄瓜样品的提取物进行净化时,首先从具塞量筒中吸取 10.00mL 乙腈溶液,将其放入 150mL 烧杯当中,并将烧杯放在80℃的水浴锅进行加热,杯内缓缓通入氨气,蒸发近干式,可加入2.0mL 的丙酮,盖上铝盖后备用。而后将上述备用液完全转移至15mL 的刻度离心管内,再用约3mL 丙酮分三次冲洗烧杯,并将其转移至离心管,最后则定容至 5.0mL。在旋涡混合器上进行混匀,可将其分别移入两个2mL 自动进样器样品瓶中,为后续的色谱测定提供材料。通过严格控制前处理的细节,才可保证黄瓜中有机磷残留量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可信度[2]。
(四)检测方法定期更新,做好规范化检测
新时期农产品检测工作开展过程中,为保证检测工作质量,需选择最佳的检测技术方案,防止沿用老旧的检测方式方法,致使农产品检测数据精准度不高,影响到农产品质量的判断。为避免此问题的发生,检测单位应当定期检查评估相关的检测方法与流程是否符合最新的检测标准,及时淘汰落后的检测方案。
在检测方法定期更新时,相关部门应当意识到数智化技术与系统引入的必要性,基于农产品检测工作的实际需求,从而引入相适宜的数字化技术,如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深度学习技术等,智能自动化处理检测数据,有效提升农产品检测的工作质量与效果。与此同时,检测单位对农产品检测方法进行定期更新与完善升级时,应当推动相关工作的规范化与流程化,让每一位检测人员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杜绝违规操作问题的发生,给农产品检测工作埋下安全隐患。
结语
综上所述,文中以农产品检测中质量控制为例,阐述了在实际检测工作开展时,应采取哪些质量控制策略,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度,旨在说明农产品检测中质量控制模式升级优化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在今后的相关工作开展时,工作人员不仅需要不断总结工作经验,同时应引入新的工具技术,不断提升农产品检测的整体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密.食品与农产品检测中质量控制的优化策略探析[J].中国质量监管,2025(3):74-76.
[2]张晓英.食品与农产品检测中质量控制的优化策略探究[J].食品安全导刊,2022(19):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