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延续性护理对老年慢阻肺患者自护行为的影响

作者

刘丹

重庆市垫江县鹤游中心卫生院;40831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作为一种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其病程长、反复发作的特征对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出较高要求,尤其在老年群体中,因生理机能衰退及认知能力下降,自我护理行为往往难以有效维持,进而导致病情控制不佳和再入院率升高[1]。延续性护理作为一种跨时段、多场所协同的护理模式,通过系统性的健康教育和持续性的行为支持,旨在弥补传统住院护理与家庭护理之间的断层,其核心在于强化患者对疾病管理的认知与实践能力[2]。在当前老龄化社会背景下,探索适合老年慢阻肺患者的延续性护理策略,不仅符合以患者为中心的健康服务理念,也对改善长期预后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次研究旨在探讨延续性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护行为的影响。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23 年 4 月至 2024 年 5 月期间收治的 62 例老年慢阻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31 例。对照组中男性 17 例、女性 14 例,年龄分布介于65 至 78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0.2±4.1 岁,身体质量指数(BMI)均值为 22.3±2.7kg/m2 ;实验组中男性 16 例、女性 15 例,年龄在 66 至 80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 71.5±3.8 岁,BMI 均值为 23.1±2.4 kg/m2∘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BMI 等基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常规护理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措施,包括出院前进行基础健康教育、用药指导以及定期门诊复查安排。

1.2.2 实验组优化管理

(1)个性化健康教育计划制定与实施

由护理人员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认知水平及家庭支持情况,制定涵盖慢阻肺病因、症状识别、药物使用方法、氧疗注意事项及急性加重征兆识别等内容的个性化教育方案,并通过面对面讲解、图文手册和视频演示等多种形式分阶段实施,确保患者与家属能够充分理解并掌握关键知识,教育过程中注重反馈与重复强化,以提升信息吸收效果和行为改变意愿。

(2)家庭随访与远程监测机制建立

建立包括电话回访、微信平台提醒及家庭访视在内的多维随访体系,护理人员每周进行一次电话沟通,每月安排一次家庭访视,实时了解患者症状控制情况、药物使用依从性及日常生活能力,并通过便携式血氧监测设备指导患者自我监测血氧饱和度与呼吸频率,及时发现异常并协助就医,从而形成连续动态的健康管理闭环。

(3)呼吸康复训练指导与长期督导

由康复治疗师与护理人员共同为患者设计个体化呼吸训练方案,包括腹式呼吸、缩唇呼吸及耐力训练等内容,通过现场演示与指导确保动作规范性,并提供训练记录表要求患者每日记录完成情况,护理人员每周检查记录并及时给予反馈与鼓励,利用社交平台推送训练提醒与技巧要点,增强患者坚持训练的动机与自我效能感。

(4)心理支持与社会资源整合

关注患者因长期患病可能产生的焦虑、抑郁情绪,护理人员通过倾听、共情及正向激励等方式提供基础心理疏导,同时协助链接社区健康服务资源与病友支持团体,鼓励患者参与线下或线上交流活动,分享管理经验与情感体验,减轻孤独感与病耻感,强化其面对疾病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积极行为维持意愿。

1.3 评价标准

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自护能力进行量化评估,该量表包括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自护知识与技能等维度,总分172 分,评分越高表明自护能力越强。使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估患者生活质量,该问卷涵盖症状、活动能力及疾病影响三个领域,总分100 分,得分越低代表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导入SPSS 26.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σX±S )形式呈现,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计数资料通过率 (%) 表示并运用卡方检验,设定 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阈值。

2. 结果

本研究显示实验组在自护行为与生活质量方面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具体数据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后自护行为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n=31 , x̄±s)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作为一类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常见慢性病,其管理不仅依赖急性期的医疗干预,更需注重长期维护与患者自我效能的提升,尤其对于老年患者而言,因机体功能衰退与多重共病的存在[3]。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在自护能力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提示该干预策略有效增强了患者在疾病管理中的主动参与行为,例如在药物使用依从性与呼吸训练坚持性方面的提升,直接反映了延续性护理在行为塑造与维持中的促进作用,其价值不仅在于短期指标的改善,更可能通过建立稳定的自我管理习惯降低急性加重频率与再入院率,从而减轻医疗负担并提升老年人群的整体健康水平,值得在临床护理实践中进一步推广应用[4]。

综上所述,延续性护理可有效提升老年慢阻肺患者的自护行为水平,改善其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廖玉珍. 个性化护理结合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作用[J].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 (S2): 268-270.

[2]黄晨燕. 双向质量反馈护理及医养结合的延伸护理对慢阻肺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影响[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 (23): 128-130.

[3]付晓娟. 知信行理念指导的康复护理联合健康宣教对慢阻肺患者预后的影响[J]. 黑龙江中医药,2024, 53 (06): 343-345.

[4]王红连. 身心和自理能力评估的针对性延续性护理对慢阻肺自护能力的影响[J]. 黑龙江中医药,2024, 53 (06): 374-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