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儿肾盂成型术后并发症预防中护理干预的应用具体探讨

作者

孙芸晨

西安市儿童医院泌尿外科;陕西西安710001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PJO)是小儿常见的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之一,肾盂成型术(Anderson-Hynes 术)是其标准手术治疗方式。但术后并发症如尿路感染、吻合口狭窄、尿瘘等的发生率仍然较高。小儿患者生理特点特殊,配合度差,术后护理难度大[1]。本研究重点探讨系统性护理干预在小儿肾盂成型术后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2024 年6 月-2025 年 6 月,参考对象:行肾盂成型术的52 例患儿。根据信封法分组后,最终结果显示:对照组、研究组。对照组纳入 26 例,男女患儿经统计16 例、10 例;年龄 1 岁~7 岁,均值为(3.42±1.56)岁;研究组纳入 26 例,男女患儿经统计14 例、12 例;年龄 1 岁~8 岁,均值为(3.67±1.72)岁。2 组的基线资料进行对比 ΦP>0.05 。

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术前准备、生命体征监测、术后引流管护理、遵医嘱给药等。

观察组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1)术前护理干预:术前3 日起,责任护士全面采集患儿既往病史、过敏史及家族史信息,建立包含身高、体重、基础生命体征在内的个性化护理档案;针对不同年龄段患儿认知特点,护理团队设计卡通图文手册,通过模拟游戏引导患儿熟悉手术流程,重点演示麻醉面罩、监护设备等器械的使用场景;每日安排15 分钟亲子互动时间,指导家长掌握术前禁食禁饮要点、皮肤准备方法及情绪安抚技巧,发放标准化术前准备清单并逐项核对执行情况。(2)术中护理配合:手术开始前30 分钟调节层流手术间温度至 25±1C ,相对湿度维持在 55±5% 范围;摆放体位时,对骨骼突出部位加垫硅胶软垫,每30 分钟检查一次受压部位皮肤状况;建立两条静脉通路后,使用精密输液泵控制输液速度,术中使用带刻度的吸引瓶精确计量出血量,每15 分钟记录一次尿量;麻醉苏醒期安排专人固定患儿四肢,防止导管意外脱出。(3)术后护理实施:疼痛评估采用国际通用的FLACC 量表,由经过培训的护士在术后 6、12、24、36、48 小时五个时间节点进行评估记录;镇痛方案在医生的指导下结合静脉自控镇痛泵与分散注意力法,在疼痛评分≥4 分时追加口服布洛芬混悬液;各类引流管使用不同颜色标签区分,建立双人核对制度,每小时记录引流液性状和量。术后第一天协助患儿进行被动关节活动,第二天在佩戴腹带保护下完成床边坐起训练;饮食恢复遵循清流质-流质-半流质-普食四阶段递进原则,营养师每日评估摄入热量。(4)延续性护理管理:出院前:1 日发放图文版居家护理手册,包含伤口护理图解、管道维护步骤和紧急情况处理流程,建立包含主管医生、责任护士在内的随访小组,术后 1 周、1 个月、3 个月进行电话随访,重点了解排尿情况、饮食恢复和活动耐量变化;医院客服中心开通专线电话,工作时段由专科护士值班解答疑问,非工作时段设置自动语音提示系统指导紧急处理措施,每月举办一次病友联谊会,组织康复良好的患儿家庭分享护理经验。

应用SPSS26.0 软件对于研究涉及的数据进行处理,以“( )”表示计量资料,通过“t”实施检验;以“[n/(%)]”表示计数资料,通过“ x2 ”实施检验, P<0.05 表示差异存在明显意义。

2 结果

2.1 并发症发生情况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7.69%VS30.77% ),比较 P<0.05AA (见表1)

表 1 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n (% )]

3 讨论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作为小儿泌尿系统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其核心病理改变在于尿液引流受阻导致的肾盂扩张和肾功能损害。Anderson-Hynes 肾盂成型术虽能有效解除解剖学梗阻,但术后并发症始终是影响手术效果的关键因素,不仅延长住院时间,更可能造成二次手术风险,对患儿身心发展产生深远影响[2]。传统护理模式在术前准备多侧重生理指标监测而忽视患儿的心理适应,术中护理往往被动执行医嘱缺乏预见性,术后管理则以单一症状处理为主,缺乏整体观,难以满足小儿患者特殊的身心需求,特别是对于认知能力有限、表达不清的低龄患儿,常规护理无法准确识别早期并发症征兆,容易错过最佳干预时机。本研究采用的系统性护理干预体现出多维度整合的特点。术前阶段通过游戏化宣教打破医患隔阂,将抽象的医疗流程转化为具象体验,有效缓解患儿术前焦虑。术中精细化环境控制不仅符合小儿体温调节特点,更通过标准化操作流程最大限度降低手术风险。术后建立的阶梯式康复方案,从疼痛管理、早期活动到营养支持形成闭环系统,特别是采用FLACC 量表进行动态评估,能敏锐捕捉患儿不适反应。延续护理环节突破传统出院即终止的服务模式,通过多元随访机制搭建长期支持网络[3]。

综上所述,系统性护理干预通过规范化的围手术期管理流程,为小儿肾盂成型术患者提供了更为科学、全面的护理服务方案。从而有效预防术后的并发症。

参考文献:

[1]豆秀娟,张谦,宋东建,等,范应中.基于加速康复理念的护理方案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盂成形术肾积水患儿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2,28(10):1374-1377

[2]王维,张沛. 系统性康复护理对脊柱脊髓损伤伴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的影响[J]. 贵州医药,2023,47(8):1322-1323.

[3]苏花治,江小琴. 综合护理在小儿肾积水行肾盂输尿管成形术中的应用[J]. 中外医学研究,2022,20(19):8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