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幼儿自主游戏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策略

作者

刘琦

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秦霸岭幼儿园 745000

一、引言

幼儿自主游戏是幼儿在自由、自主、愉悦的氛围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意愿进行的游戏活动,是幼儿探索世界、表达自我的重要途径,对幼儿的认知、情感、社会交往等方面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信息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如多媒体呈现、互动性强、资源丰富等,为幼儿自主游戏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发展空间。当前数字化教育理念逐步深入幼儿园教学实践,将信息技术合理应用于幼儿自主游戏中,能够更好地满足幼儿个性化发展需求,打破传统游戏的时空限制,促进幼儿在游戏中主动学习和全面成长。

二、信息技术在幼儿自主游戏中的作用

(一)激发幼儿自主游戏兴趣

信息技术具有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能够通过色彩鲜艳的画面、动听的声音、有趣的动画等多种形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对自主游戏的兴趣。例如,在“森林探险”游戏前,利用多媒体软件制作包含小鹿、松鼠等角色的导入视频,将游戏的主题和情境生动地展现出来,让幼儿快速进入游戏状态,提高参与游戏的积极性。

(二)丰富幼儿自主游戏内容

信息技术拥有海量的资源,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获取各种与幼儿自主游戏相关的素材,如故事、儿歌、科普知识、手偶剧本等,将这些素材融入到游戏中,丰富游戏的内容与层次。比如,在建构游戏中,教师可以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向幼儿展示世界各地的著名建筑,还可搭配建筑背后的简单故事,拓宽幼儿的视野,为幼儿的建构活动提供更多的创意和灵感 。

(三)提升幼儿自主游戏指导效果

借助信息技术,教师可以更全面、准确地观察幼儿在自主游戏中的表现。通过视频记录功能,教师可以在游戏结束后回放幼儿的游戏过程,分析幼儿的行为、语言和思维方式,从而为教师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例如,在角色游戏中,教师通过观察视频发现幼儿在游戏中遇到了合作困难的问题,在后续的指导中,教师可以针对这一问题组织相关的讨论活动,引导幼儿学会合作 。

三、幼儿自主游戏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策略

(一)利用多媒体资源创设游戏情境

多媒体资源包括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教师可以根据幼儿自主游戏的主题和目标,选择合适的多媒体资源来创设游戏情境。比如,在开展“超市购物”的角色游戏时,教师可以播放一段超市购物的视频,让幼儿观察超市的环境、商品的摆放、顾客和收银员的互动等,然后再布置游戏场景,投放相应的游戏材料,如货架、商品模型、收银机等,让幼儿在模拟的超市情境中进行游戏。这样的游戏情境能够让幼儿更有代入感,提高游戏的真实性和趣味性。

(二)借助教育类 APP 拓展游戏形式

教育类APP 具有丰富的功能和多样的游戏形式,如拼图、解谜、角色扮演、科学实验模拟等,可以满足幼儿不同的兴趣和发展需求。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游戏内容,选择合适的教育类APP 让幼儿在自主游戏中使用。例如,对于小班幼儿,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拼图、涂色类APP,锻炼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和认知能力;对于中班和大班幼儿,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一定挑战性的解谜、科学实验模拟类APP,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 。

(三)运用智能设备记录和评价游戏过程

智能设备如平板电脑、数码相机、摄像机等,可以方便地记录幼儿在自主游戏中的表现。教师可以在游戏过程中,用这些设备拍摄幼儿的游戏照片和视频,游戏结束后,组织幼儿一起观看记录内容,引导幼儿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互评。例如,在美术创作游戏中,教师将幼儿的创作过程拍摄下来,在评价环节中,让幼儿观看自己的创作过程,说一说自己的创作思路和遇到的问题,其他幼儿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这样的评价方式能够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自己的游戏表现,促进幼儿的自我反思和成长 。

(四)搭建线上交流平台促进家园共育

家园共育对于幼儿的发展至关重要,通过搭建线上交流平台,如微信群、QQ 群、幼儿园专属 APP 等,教师可以将幼儿在自主游戏中的照片、视频分享给家长,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游戏情况。同时,家长也可以将幼儿在家中的自主游戏情况反馈给教师,双方共同交流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和发展情况,共同为幼儿提供支持和指导。例如,教师在微信群中分享了幼儿在幼儿园进行种植游戏的照片和视频,家长看到后,可以和幼儿一起讨论种植的相关知识,还可以带幼儿在家中进行简单的种植活动,并将照片和视频分享到群里,实现家园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

四、应用信息技术应注意的问题

(一)把握信息技术应用的度

虽然信息技术在幼儿自主游戏中具有诸多优势,但不能过度依赖信息技术。在游戏中,要严格遵循“3-6 岁儿童发展指南”要求,保证幼儿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实际操作、亲身探索和与同伴的直接交流,避免让信息技术取代幼儿的真实体验和互动。例如,在科学实验游戏中,不能只让幼儿观看实验视频,而应该提供安全的简易器材,让幼儿亲自参与实验操作,感受实验过程中的乐趣和奥秘 。

(二)确保信息技术资源的适宜性

选择信息技术资源时,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确保资源的内容和形式适合幼儿。避免选择过于复杂、难度过高或内容不恰当的资源,以免影响幼儿的游戏体验和学习效果。比如,为小班幼儿选择的动画资源,画面要简洁、色彩要鲜艳、情节要简单易懂;为大班幼儿选择的科普类资源,内容要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启发性,但也要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 。

(三)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

每个幼儿都是独特的个体,在应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要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幼儿的学习需求。对于信息技术操作能力较强的幼儿,可以提供一些更具挑战性的任务和资源;对于操作能力较弱的幼儿,教师要给予更多的指导和帮助,鼓励他们逐步掌握信息技术的应用方法。例如,在使用教育类 APP 进行游戏时,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为不同幼儿设置不同的游戏难度级别 。

五、结语

信息技术在幼儿自主游戏中的应用,为幼儿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发展空间。通过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能够激发幼儿的自主游戏兴趣,丰富游戏内容,提升游戏指导效果,促进家园共育。然而,在应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我们也要注意把握好应用的度,确保资源的适宜性,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避免过度依赖技术而忽视幼儿的真实体验,让信息技术更好地服务于幼儿的自主游戏,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未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需要联合教师、家长与专业技术团队共同探索和创新,结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优化技术应用形式,将更多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应用到幼儿自主游戏中,为幼儿创造更加丰富、有趣、有益的游戏环境。

参考文献

[1]王晓慧. (2024). 信息技术在幼儿自主游戏中的应用模式研究. 《学前教育研究》,2024(3), 45-

[2]李敏, 张磊. (2023). 教育类APP 在幼儿自主游戏中的适用性与实践路径. 《现代教育技术》,33(5), 108-114.

[3]赵芳, 陈静. (2023). 智能设备在幼儿游戏行为观察与评价中的应用探析.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23(2), 78-83.

[4]刘婷, 周涛. (2022). 家园共育视角下信息技术支持幼儿自主游戏的策略研究. 《中国教育信息化》,2022(10), 8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