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英语课堂学生思维的培养
钟情
成都市双流区西航港小学610000
一、引言
新课程标准对小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强调学生语言知识的掌握和语言技能的运用,更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思维品质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同时对学生的终身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当前的小学英语课堂中,思维培养仍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探索有效的学生思维培养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新课程标准对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思维培养的要求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英语教学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思维品质是其中的关键要素之一。具体而言,要求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能够发展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等。逻辑思维能够帮助学生有条理地分析和理解英语知识,构建知识体系;批判性思维促使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质疑、反思和评价,不盲目接受信息;创造性思维则鼓励学生突破常规,运用英语进行创新表达和交流。通过培养这些思维品质,使学生能够更加主动、深入地学习英语,提高学习效果。
三、当前小学英语课堂在思维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3.1 教学方式单一
部分小学英语教师仍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思维发展。在课堂上,教师往往是“一言堂”,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思考和探索的机会,导致思维得不到有效的锻炼。
3.2 思维训练不足
教学内容和活动设计往往侧重于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语言技能的训练,对思维训练的关注不够。例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更多地关注词汇、语法的讲解和文章大意的理解,而较少引导学生对文章的结构、写作手法、观点态度等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不利于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
四、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英语课堂学生思维的培养策略
4.1 创设情境,激发思维
情境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思维的有效方法。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感受英语、运用英语,从而激发他们的思维活力。例如,在教学“Shopping”这一主题时,教师可以在教室里布置一个模拟商店的场景,让学生分别扮演售货员和顾客,进行购物对话。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根据不同的商品和价格进行交流和计算,不仅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还激发了逻辑思维和数学思维。
4.2 设计问题,引导思维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合理的问题设计能够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设计具有启发性、层次性和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思考。例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先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如“What’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然后提出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入分析,如“Why does the authorwrite this passage?”;最后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如“If you were the author, what would you write differently?”通过这样层层递进的问题设计,逐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4.3 开展活动,拓展思维
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思维空间和实践机会,拓展学生的思维广度和深度。教师可以组织各种英语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英语演讲、英语戏剧表演等。在小组讨论活动中,学生可以就某个话题展开交流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从而培养合作意识和批判性思维。例如,在学习“Animals”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话题为“How to protect endangered animals?”,让学生在讨论中思考保护濒危动物的方法和措施,提高
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4.4 鼓励质疑,培养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需要教师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提问。在教学中,教师要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不同观点和想法。当学生对教学内容提出疑问时,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并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英语语法规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则?有没有例外情况?”等问题,让学生在质疑和探究中深入理解语法知识,培养批判性思维。
4.5 联系生活,培养创造性思维
英语与生活息息相关,将英语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造素材和灵感,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英语,如广告牌、说明书、商标等,并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进行创作。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为自己喜欢的商品设计英文广告,或者为自己设计一张英文名片等。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
五、教学案例分析
以人教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My favourite season”一课为例,说明上述思维培养策略的应用。
5.1 创设情境
教师通过播放一段不同季节的美丽风景视频,引导学生进入情境,然后提问:“Which season doyou like best? Why?”让学生自由发言,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思维活力。
5.2 设计问题
在阅读课文过程中,教师设计了一系列问题,如“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spring/summer/autu mn/winter?”“What can we do in different seasons?”等,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逻辑思维。接着 提出开放性问题:“If you can change one thing about your favourite season, what would it be and why?”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5.3 开展活动
组织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How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in different seasons?”,并要求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在讨论过程中,学生需要思考不同季节的环境特点以及相应的保护措施,培养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4 鼓励质疑
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和不同观点。例如,有学生提出“Why do some peoplelike winter even though it’s very cold?”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分析,让学生在质疑和探究中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批判性思维。
结论
在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英语课堂要注重学生思维的培养。通过创设情境、设计问题、开展活动、鼓励质疑和联系生活等策略,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等思维品质。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探索和实践,将思维培养贯穿于英语教学的全过程,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学校和教育部门也应加强对教师思维培养能力的培训,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共同推动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思维培养工作的深入开展。
参考文献
[1] 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策略探究[J]. 骆清香.试题与研究,2020(02)
[2] 小学英语阅读课中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提问策略[J]. 浦秋萍.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22(04)
[3] 聚焦核心素养,发展思维能力——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实践策略[J]. 陈娟霞.智力,202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