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OBE理念的项目式教学设计在“轮转冰”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

张辉球

黑龙江科技大学体育部 150000

“轮转冰”作为一项要求较高技术转换能力的运动,其教学长期存在目标不明确、内容与实际脱节、评估方式单一等问题。本文基于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 OBE)理念,系统设计“轮转冰”项目式教学方案,通过明确目标、项目驱动和多元评估,力图突破传统教学瓶颈,推动冰雪运动教学向科学化、系统化方向发展。

一、依据 OBE 理念和 “轮转冰”教学需求,精准设定教学目标

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轮转冰”教学目标的设定是整个教学设计的基础和前提,其核心在于以最终学习成果为出发点,反向引导教学内容与评估方式的设计。精准的教学目标不仅能够明确“轮转冰”技能培养的方向,防止教学偏离实际学情,还可为后续项目主题选择与反馈机制建立提供依据,增强教学针对性与实效性,从而切实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与综合运动素养[1]。

在具体教学应用中,教师首先需通过问卷调查、技能前测及访谈等方式系统调研学生的基础信息,包括轮滑或冰上运动经验、身体协调能力、兴趣倾向及发展需求(如竞技或休闲)。依据OBE 理念,须首先明确终极目标,即学生在完成学习后应掌握的“轮转冰”核心技能(如基础滑行、转弯、急停等)与相关素养(如安全意识、团队协作),进而按认知与技能习得规律将总体目标分解为不同层级:例如初级阶段侧重于装备穿戴、站姿与平衡控制;中级阶段强调直线滑行与简单转弯的熟练运用;高级阶段则聚焦复杂转弯、急停技术及简单动作创编。每一层次目标均需对应可量化、可观测的行为指标,如“直线滑行 50 米无显著晃动”“识别并正确应对3 类以上安全风险”等,同时将项目任务完成度纳入评价体系,如在小组指导任务中要求“协助同伴完成3 次直线滑行训练且建议准确率不低于 ,从而使目标兼具技能性与素养性,保障教学目标具备可操作性和评估性。

二、设置趣味主题活动,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项目主题的设计与实施步骤的规划是项目式教学能否有效落地的关键环节。基于OBE 理念,项目主题应直接对应“轮转冰”教学目标的技能要求,并通过真实、有趣的任务情境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促使学生在探究实践中整合理论认知与运动技能,同时明确的阶段划分与资源支持能够保障教学活动有序开展,避免学习过程的断裂与混乱,从而系统性地促进学生技能的逐步形成,最终达成预设的学习成果[2]。

在具体设计过程中,教师应首先依据“轮转冰”技能的结构特点,将教学内容划分为基础技能(如站姿、平衡、直线滑行)、进阶技能(如转弯、急停、变向)及综合应用技能(如花样动作创编、协作滑行)等模块,并围绕这些模块开发具有代表性和吸引力的项目主题。例如,为训练基础技能,可设计“轮转冰安全启航训练营”,融入装备使用、平衡练习与直线滑行任务;针对转弯技能强化,设计“弯道挑战赛”,重点实践内刃转弯、交叉步转弯等技术;为提升综合应用能力,可组织“主题滑行情景剧创编”,引导学生在叙事化展示中灵活运用多项技能。

此外,主题设计须紧密结合实际运动场景,如模拟竞速赛事或休闲滑行环境,以增强任务的真实性和意义感。在实施步骤上,应遵循“启动—实施—展示—反思”四阶段模型,每阶段明确课时安排、任务与资源配套:启动阶段(1-2 课时)进行项目解说、分组及资料分发;实施阶段(4-6 课时)分技能模块展开学习、练习与小组互评;展示阶段(1-2 课时)组织成果展演或竞赛;总结阶段(1 课时)开展小组反思与教师点评。通过系统化的流程设计和资源协调,确保项目推进环环相扣、目标明确,有效支撑学生从技能训练到成果实现的完整学习过程。

三、及时收集项目评估结果,针对性反馈给学生以助力其改进提升

在OBE 理念指导下,对“轮转冰”项目评估结果的及时收集与针对性反馈,是保障成果导向教学实现的关键机制。该系统化的评估与反馈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准确识别自身技能优势与不足,明确后续学习方向,提升训练效率,同时为教师调整教学策略、优化项目设计提供实证依据,从而实现“教”与“学”双向互促,共同推动“轮转冰”技能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在实践层面,应构建多主体、多维度、过程与结果并重的评估体系。评估主体需涵盖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与同伴互评,形成全面立体的评估视角:教师通过课堂观察记录、视频回溯及结构化量规对技能表现(如滑行姿态、弯道控制、急停稳定性等)进行专业评判;学生自评可借助含“技能掌握度”“参与投入度”“协作表现”等维度的量表开展反思;同伴互评则侧重于小组内动作展示质量与合作有效性。评估内容应兼顾量化指标与非量化素养,一方面通过测速仪、角度传感器等工具客观采集滑行速度、转弯角度及动作完成次数等数据,另一方面关注安全意识、问题解决等综合能力,如记录学生在模拟障碍规避情境中的应对表现。为提高评估效率,可引入数字化评估平台实现数据的实时上传、汇总与分析。在结果使用方面,应对评估数据系统归类,识别共性问题和个体差异,例如若发现多数学生存在“弯道重心控制不稳”,反馈需包括成因分析、影响说明及改进策略(如靠墙静姿练习结合低速弯道重复训练);对于个体差异,则应结合学生发展目标提供差异化指导,如竞技方向学生注重动作速度提升,休闲滑行者强调滑行舒适性与节能性。

结论:项目式教学模式有效解决了传统教学中存在的目标偏离、学生主动性不足、技能应用能力薄弱等问题。该模式强调以终为始的目标导向、真实任务驱动的学习过程以及多元即时的评估反馈,不仅提高了“轮转冰”技能教学的效率与质量,也为冰雪运动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未来研究可进一步聚焦长效效果验证、不同学段适应性调整以及数字化评估工具的深度应用,推动该模式的完善与推广。

参考文献:

[1]杨眉,孟喜艳.基于OBE 的项目式学习(PBL)在高职教学中的探索——以《教育学基础》为例[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2025(2):154-159

[2]孙玉婧.OBE 理念下项目式教学模式在食品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食品工业,2025(6):153-155

张辉球(1976-)男,汉族,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冰雪轮滑教学与训练研究方向

黑龙江科技大学校级教学研究课题:基于OBE 理念普通高校轮滑课项目式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JY2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