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课标视域下小学语文与信息技术跨学科整合的核心素养导向实践

作者

李晓妙

厦门市集美区双塔小学

引言

小学语文教学在基础教育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新课标明确提出培养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的语文核 此同时, 息技术快速发展,对课堂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语文与信息技术的 化的必然趋势,也是落实新课标要求的重要路径。通过数字化资源、网络平台和多媒 的应用, 课堂中创设丰富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语言,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双重提升。本文拟从价值基础和实践路径两个方面展开探讨,提出可行的教学模式。

一、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与信息技术整合的价值基础

1.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语文教育需求

新课标提出的语文教育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特别是在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方面。信息技术的整合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有效的支持。在传统语文教学中,语言的学习多以课本为主,形式单一。引入信息技术后,学生不仅能够通过多媒体资源增加对文本的感知和理解,还能在数字环境中进行语言的生成和表达。数字平台中的互动工具使学生能够通过各种方式,如文字输入、语音输入或视频创作等,来表现对语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通过信息技术,学生能在更丰富的情境中锻炼表达能力与创造力。

2. 信息技术与语言学习的深度融合

信息技术能够为语文教学注入新活力。通过引入数字化资源,课堂教学不再局限于纸质教材。教师可以使用电子白板、互动平台、语音识别软件等工具增强课堂互动性。例如,利用“慕课”平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网络阅读和在线讨论,拓展课外学习的深度。通过“云课堂”等平台,学生能够进行分组讨论,互相反馈、共享学习成果。这种模式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时间与空间限制,充分发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3. 多模态学习助力语文素养提升

信息技术提供了多模态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在不同感官通道上进行学习。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配合视频、动画以及音频素材,帮助学生在多种感官刺激下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例如,在教学《背影》时,教师可以展示影片中的父亲形象,学生通过视听结合的方式更容易感受到课文中的情感。这种多模态学习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还帮助他们在实际的语境中应用所学知识。通过与同学或教师的互动交流,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文本的情感与内涵。信息技术为小学语文教育带来了丰富的教学手段,帮助实现新课标对核心素养的要求。通过数字化工具,学生不仅可以在多种感官通道中体验学习过程,还能在互动平台中实现更深度的学习与思维碰撞。这种整合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推动了语言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双重提升。

二、小学语文与信息技术跨学科整合的实践

1. 信息化资源推动课堂内容创新

信息技术的跨学科整合为课堂内容的创新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工具。教师可通过“学习通”等平台,将语文教材中的重点内容转化为互动式学习任务。在教学《春望》时,教师利用在线平台将课文的背景知识和相关历史事件呈现为互动环节,学生可以通过点击学习卡片获取详细解释。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了解了课文的字词和句子,还能深入了解课文的历史背景。学生的理解不再局限于课文的表面,而是通过信息技术的支持,提升了语言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2. 项目式学习推动跨学科探究

信息技术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不仅限于辅助教学工具,还能通过项目式学习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探究。教师通过创建“云课堂”项目,组织学生围绕“家乡的自然景观”展开主题研究。在此过程中,学生利用网络查找资料、进行语音录制、制作PPT 展示成果。整个过程融合了语文知识的运用、信息查找能力的提升和团队合作能力的锻炼。在项目完成后,学生通过平台提交自己的研究成果,教师进行反馈。通过信息技术的支持,学生的语文学习不仅局限于课本知识,更扩展到实际问题的解决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3. 多模态评价促进全方位素养发展

信息技术赋能的多模态评价机制能更加全面地评估学生的语文能力。在传统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成绩主要依赖于书面考试。而通过信息化手段,教师可以利用“学科网”平台实施实时在线测试和语音评价。例如,在作文教学中,教师通过平台的语音识别工具,给学生的写作提供即时反馈。学生不仅能看到文字评价,还可以听到关于写作技巧、语法等方面的详细解释。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表达能力、语感和写作技巧得到全方位的提升。小学语文与信息技术的跨学科整合为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信息化资源丰富了课堂内容,项目式学习促进了学生的跨学科探究,多模态评价提供了全方位的素养评估。这些实践路径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也提升了他们的核心素养,推动了语文教育从知识传授向素养培养的转变。

结论

小学语文与信息技术的跨学科整合以新课标提出的核心素养为导向,推动了课堂教学方式的深层转型。语文课堂通过信息化资源的引入实现了学习内容的拓展,学生能够在数字化环境中更直观地理解文本。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锻炼了语言表达、资料整合与合作探究的能力。多模态的评价机制拓宽了学生成果的展示方式,让语文素养的培养更具过程性和全面性。跨学科整合不仅为语文学习注入了时代特征,还为学生形成适应未来社会所需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奠定了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明志. (2020).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研究. 教育教学研究, 41(2), 45-48.

[2]刘倩. (2021). 信息化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现代教育技术, 31(5), 85-88.

[3]陈晓红. (2022). 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探索. 小学教育研究, 22(4), 72-75.

[4]刘俊平. (2019). 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创新. 教育研究与实践, 38(3), 9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