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班幼儿阅读能力培养,为幼小衔接奠基
吴晓玥
苏州市相城区湘城中心幼儿园 215138
摘要:本文深度探索中班幼儿阅读能力培养的有效路径,紧密围绕为幼小衔接奠定基础这一核心目标展开。通过全面剖析中班幼儿阅读能力的现状,深入挖掘影响其发展的家庭、幼儿园等多方面因素,从创新教育理念、优化教学手段、强化家园协同等角度提出一系列具有针对性与前瞻性的策略,旨在全面提升中班幼儿阅读能力,助力幼儿顺利跨越幼小衔接阶段,为其未来的学习与发展筑牢根基。
关键词:中班幼儿;阅读能力培养;幼小衔接
一、引言
幼小衔接是幼儿教育阶段的关键过渡时期,对幼儿后续的学习生涯有着深远影响。阅读能力作为幼儿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小衔接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中班幼儿正处于阅读能力发展的黄金阶段,这一时期对其阅读能力进行科学培养,不仅能帮助幼儿在进入小学后迅速适应学习节奏,还能为其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良好的阅读能力有助于幼儿在语文学习中提升识字量、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在数学学习中,能够更好地理解题目含义,解决实际问题;在综合学科学习中,也能帮助幼儿拓宽知识面,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深入探索中班幼儿阅读能力培养策略,对实现幼小衔接的平稳过渡意义重大。
二、中班幼儿阅读能力现状剖析
(一)阅读兴趣呈现两极分化
在中班幼儿群体中,阅读兴趣的差异较为明显。部分幼儿对阅读展现出浓厚兴趣,主动探索绘本世界,沉浸于故事的奇妙情节中。他们常常主动要求家长或老师讲述故事,甚至自主翻阅绘本,仔细观察画面细节。然而,另一部分幼儿则对阅读缺乏兴趣,在阅读活动中注意力极易分散。他们更容易被周围的动静吸引,相较于安静的阅读,更热衷于充满活力的游戏或能带来即时感官刺激的活动。这主要是因为阅读材料的选择可能未充分考虑幼儿的兴趣点和认知水平,内容过于深奥或平淡,难以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同时,阅读活动形式单一、枯燥,缺乏互动性和趣味性,无法有效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二)阅读习惯有待完善
从家庭角度来看,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家长工作繁忙,无暇顾及幼儿的阅读需求,难以营造规律的阅读时间。部分家长即便有时间陪伴孩子,也倾向于选择电子产品哄孩子,忽视了亲子阅读的重要性。在幼儿园,阅读活动的安排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未充分融入幼儿的日常学习和生活。此外,一些幼儿在阅读时存在随意翻书、不按顺序阅读、姿势不正确等不良习惯,这些习惯不仅影响阅读效果,还可能对幼儿的身体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三、影响中班幼儿阅读能力的因素探究
(一)家庭因素
部分家长受传统教育观念束缚,过于注重数学运算、拼音认读等学科知识的灌输,认为这些知识是决定幼儿未来学习成绩的关键,严重忽视了阅读能力对幼儿综合发展的重要性。他们没有充分认识到阅读不仅能丰富幼儿知识储备,还能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这种观念影响下,家长很少主动引导幼儿阅读,也很少陪伴幼儿进行亲子阅读,导致幼儿错失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的黄金时期。一些家庭缺乏丰富的阅读资源,绘本数量有限,种类单一,主要集中在常见的故事类绘本,缺乏科普类、艺术鉴赏类等多元化读物,无法满足幼儿日益增长的阅读需求。此外,很多家庭没有专门为幼儿设置阅读空间,幼儿阅读时易受外界干扰,难以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中专注阅读。有些家庭虽有书房,但主要为成人服务,未考虑幼儿的阅读需求和特点,缺乏适合幼儿的阅读设施和氛围营造。
(二)幼儿园因素
部分幼儿园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仍采用传统的讲解式教学方法,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幼儿被动接受知识。阅读活动中,教师逐字逐句讲解绘本内容,缺乏与幼儿的互动交流,未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种教学方法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忽视了幼儿的主体地位和个体差异,难以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和探索欲望。例如,在绘本阅读课上,教师一味讲述故事,未引导幼儿观察画面、提问思考,导致幼儿参与度不高,阅读效果不佳。幼儿园组织的阅读活动形式较为单一,多以集体阅读为主。集体阅读中,教师难以兼顾每个幼儿的阅读需求和水平,无法提供个性化阅读指导。而且,集体阅读活动缺乏灵活性和多样性,不能满足不同幼儿的阅读兴趣和学习风格。
四、中班幼儿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一)革新教育理念,强化家园共育
幼儿园应定期举办家长讲座,邀请阅读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或资深教师为家长授课。讲座内容涵盖幼儿阅读能力发展的阶段性特点、阅读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意义以及科学的阅读指导方法等。例如,专家可详细讲解如何根据中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绘本,指导家长在亲子阅读过程中如何提问引导幼儿思考,如何通过互动增强幼儿阅读体验等。通过这些培训,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念,掌握科学的阅读指导技巧,提高家长对幼儿阅读教育的重视程度和参与度。鼓励家长每天安排固定的亲子阅读时间,可根据家庭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如睡前半小时或晚餐后一小时。亲子阅读时,家长和幼儿一起阅读绘本、讲故事,营造温馨、和谐的阅读氛围。幼儿园可开展亲子阅读打卡活动,为家长提供阅读打卡记录表,记录亲子阅读的时间、阅读的绘本名称以及幼儿的阅读反馈等信息。定期对打卡情况进行统计和反馈,对积极参与的家庭给予表彰和奖励,如颁发 “阅读之星家庭” 奖状,赠送绘本等,以此增强家长和幼儿的阅读积极性和成就感。
(二)优化教学手段,提升阅读体验
将阅读教学与游戏有机结合,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阅读的乐趣。例如,开展 “绘本拼图” 游戏,教师将绘本中的关键画面制作成拼图,让幼儿在拼图过程中回忆绘本内容,讲述故事情节。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锻炼幼儿的观察力和记忆力,还能加深幼儿对绘本内容的理解。组织 “故事表演” 游戏,让幼儿根据绘本故事进行角色扮演,幼儿可自己选择角色,设计台词和动作。在表演过程中,幼儿能更深入地理解故事中的人物性格和情感变化,同时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 4 - 6 人为宜,每组提供一本绘本。小组阅读时,幼儿共同阅读绘本内容,互相交流讨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教师在一旁观察幼儿的阅读和讨论情况,适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五、结论
中班幼儿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而长期的工程,对幼小衔接起着关键的奠基作用。通过对当前中班幼儿阅读能力现状的深入剖析,明确了家庭和幼儿园在其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通过革新教育理念、优化教学手段以及丰富阅读资源等一系列策略的实施,能够有效提升中班幼儿的阅读能力,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技巧。这不仅有助于幼儿顺利度过幼小衔接阶段,快速适应小学的学习节奏,更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还需持续关注幼儿阅读能力的发展动态,不断探索和创新阅读教育方法,以满足幼儿日益增长的阅读需求,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娜。中班幼儿早期阅读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J]. 教育科学论坛,2022.
[2] 孙晓雨。幼小衔接视角下中班幼儿阅读习惯培养策略 [J]. 课程教育研究,2021.
[3] 刘敏。关于中班幼儿阅读能力培养促进幼小衔接的实践探索 [J]. 读写算,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