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环境保护与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

作者

贺娟娟 魏盼盼 田玮才

陕西正盛环境检测有限公司 陕西省榆林市 719000

摘要:加强环境保护与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不仅是应对当前全球环境危机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迎来更加广阔的机遇与挑战。为推动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应采取整合高效的能源管理机制,积极提升生产力水平,完善善农村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并大力发展环保产业。这些发展策略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农业的资源利用效率,还能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关键词:环境保护;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引言

环境保护作为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通过加强环境保护与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策略,不仅能显著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减少资源消耗,还能促进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因此,本文通过对环境保护与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策略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农业经济管理的内涵

农业经济管理涵盖多个方面,其核心在于通过一系列科学、系统的管理手段显著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优化农产品供给结构,从而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经济管理并非孤立于资源调配和生产计划制订之外,而是与农村经济的整体运行紧密相连,要求把握全局,对农村经济进行全方位的监测、分析与合理引导。这意味着农业经济管理需紧跟时代步伐,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农村地区改革的深化拓展其内涵与外延,融入更多科学化、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目前,农业经济管理正逐步向着更加综合、高效、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成为提升农业生产力的关键驱动力之一,更是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重要支撑。通过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强化政策扶持与市场机制建设,我国正慢慢构建一个能够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农业经济管理体系,为农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和农村经济的长期繁荣与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环境保护与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策略

2.1整合能源高效型经济管理机制

在传统农业中,能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而高效利用能源则是生态农业的重要特征之一。为此,必须建立以可再生能源为核心的能源管理体系,推动清洁能源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特别是在灌溉、温控和设施农业等领域,引入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具体实施中,农业生产者需对能耗情况进行全面评估,明确能源使用的关键环节,进而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例如,可以推广节能设备和高效能灌溉系统,实现水、肥、能的合理配置。通过引入能源监测和管理系统,农民可以实时追踪能耗数据,调整生产计划,高效利用能源资源。同时,政策扶持是确保能源高效型经济管理机制落地的重要保障,政府应给予生态农业相关项目税收减免及财政补贴,鼓励农民使用清洁能源和节能设备。整合各类能源资源,优化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能源配置,提高整体的能源使用效率,不仅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更能够提升生态环境的质量,符合国家对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此外,能源高效利用的推广,也应与农业技术创新相结合,推动科学技术在节能减排中的应用,形成新型的农业生产方式。

2.2完善政策支持体系

政府应制定并实施一系列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措施,以提供更好的政策环境和法律保障。比如,制定土地承包制度改革政策,保障农民土地权益,鼓励农民增加土地的耕作积极性和投入农业生产的热情;推动农业生态补偿政策,对农业生产中的生态服务和生态效益给予经济补偿,鼓励农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建立绿色农产品认证制度和标准体系,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监管,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推动农业科技研发和应用,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鼓励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多种形式的农业经济组织,促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的集约化水平。通过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可以为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制度保障,促进农业生产的科学发展,实现农民增收、农村振兴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3加强生态农业技术推广

生态农业技术是农业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其推广的深度直接影响生态农业的整体效益。第一,为扩大生态农业技术的普及范围,政府和农业相关部门应制订明确的技术推广计划,将生态农业技术推广纳入区域农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同时,应建设区域性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提供长期的技术指导与服务,保证新技术能够被更广范围的农户了解并应用。第二,需要建立多元化的技术传播网络,为此可以通过发展基层农业推广站点、农业合作社、农民技术培训班等,将生态农业技术的传播网络深入到农村一线,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线上线下结合的技术推广平台,使农民可以随时获取技术信息。第三,技术研发单位应深入农村实地调研,了解农民的实际需求与生产条件,并在此基础上调整技术方案,保证推广的技术能够适应农民的操作环境。

2.4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

基础设施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对绿色农业发展尤为重要。为了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必须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道路是农村与外界联系的重要通道,也是农产品运输的生命线。因此,基层政府应加快农村道路的硬化、拓宽和养护,确保农村道路畅通无阻,为农产品销售和绿色农业发展提供便利条件。电力是现代农业的重要能源,对绿色农业发展尤为重要。政府应加快农村电网改造和升级,提高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绿色农业的机械化、智能化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在信息时代,信息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政府应加大农村信息基础设施的投入,包括宽带网络、移动通信基站等,确保农民能够及时获取市场信息、技术信息等,提高农业生产信息化水平。

2.5加强技术人才培养与引进

一是加强本土人才培养。依托职业院校和农业技术推广机构,针对环境保护与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需求,开设系统且实用的培训课程。课程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课堂教学、实地操作、案例分析等方式,确保学员能够掌握实际应用技能。定期举办生态农业技术交流研讨会,邀请本地经验丰富的农民及技术能手分享实践经验,鼓励农业从业人员互相交流学习。二是多渠道引进人才。通过多种渠道,宣传环境保护与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优势及人才引进政策。利用农业行业展会、学术会议、网络平台等发布人才需求信息和优惠政策,吸引全国各地优秀人才关注。此外,鼓励本地农业企业、科研机构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为引进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

结束语

加强环境保护与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在推动农业经济绿色转型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完善制度、人才、政策支持等方面的措施,能够进一步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加速农业经济绿色转型的进程,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共赢。

参考文献

[1]王德华.生态农业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J].农业灾害研究,2021,11(12):136-137,139.

[2]胡彦丽.生态农业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J].农家参谋,2022(12):90-92.

[3]王玉芳,祁居寿.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绿色生态农业思考[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2,33(10):28-30.

[4]许金莲.生态农业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探析[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1(5):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