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工程水稳层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研究
赵辉
身份证号:410526197710260018
引言
在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中,道路工程建设至关重要,对社会发展影响深远。而道路水稳层施工质量直接关乎道路交通的稳定与安全,一旦出现问题,将严重威胁群众出行安全。现阶段,水稳层施工出现问题后修复时间长、成本高,还会延缓施工进度。因此,加强道路水稳层施工技术研究和质量控制,提高施工质量与效率、降低养护成本,成为当前市政道路建设的重点关注问题。
1、市政道路工程水稳层基本概念
市政道路工程中的水稳层,即水泥稳定碎石层,是道路基层的关键组成部分。它是由水泥、级配碎石,再加入一定比例的水,经过充分搅拌、摊铺、压实等一系列工序后形成的一种半刚性结构层。
从结构形成来看,水泥作为胶凝材料,在与碎石、水混合后发生水化反应,逐渐形成强度。级配碎石则起到骨架作用,在压实过程中相互嵌挤,形成稳定的结构。这种结构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稳定性,能承受车辆荷载和环境因素的作用。
水稳层对道路安全等级和性能有着显著影响。在安全方面,它能增强道路的承载能力,减少路面因车辆荷载作用而产生的变形和裂缝,保障行车安全。例如,在重型车辆频繁通行的道路上,良好的水稳层可以有效分散车辆荷载,防止路面出现坑洼、沉陷等病害。在性能方面,水稳层具有较好的抗渗性和抗冻性,能抵御雨水和冻融循环的破坏,延长道路使用寿命。此外,它还能为路面提供平整、坚实的基础,提高路面的平整度和行车舒适性,从而提升整个道路的使用性能和服务水平。
2、水稳层施工技术
2.1 水稳层施工准备
水稳层施工准备工作是确保施工顺利进行和工程质量的基础。首先要进行地质情况勘察,通过专业的勘察手段,全面了解施工区域的地质结构、土壤性质等,依据勘察结果准确确定施工要求,如基层的承载能力需求等。施工材料的选择与质量把控至关重要,水泥应选择安定性好、强度合适的产品;碎石要保证级配良好、质地坚硬。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对材料进行检验,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现场。施工设备的选型与准备也不容忽视,根据工程规模和施工要求,选择性能良好的搅拌设备、摊铺设备和压实设备等,并提前进行调试和维护。此外,还需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明确各阶段的施工任务和时间节点,同时制定应急预案,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
2.2 水稳层施工工艺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有其特定的原理与流程。原理是利用水泥的水化作用,将碎石胶结成具有一定强度和稳定性的结构层。施工流程一般包括材料搅拌、运输、摊铺和压实等环节。在搅拌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水泥、碎石和水的比例,确保混合料的质量均匀。压实作业是关键环节,要点在于选择合适的压实机械和压实方法,遵循先轻后重、先慢后快的原则,保证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碎石填充与嵌挤作用也十分重要,在摊铺过程中,碎石相互填充和嵌挤,形成稳定的骨架结构,这有助于提高水稳层的强度和稳定性,从而提升整个道路基层的性能。
3、影响水稳层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
水泥的组成成分和用量是基础要素。不同组成成分的水泥,其凝结时间、强度增长特性等存在差异,如铝酸三钙含量高的水泥凝结快。若水泥用量过少,无法提供足够的胶结力,水稳层强度不足,易出现松散、开裂;用量过多,不仅增加成本,还可能因水化热过大导致裂缝,影响耐久性和稳定性。
合适的含水量能使水泥充分水化,保证压实效果。含水量过低,水泥无法充分水化,混合料难以压实;含水量过高,压实易出现“弹簧”现象,水分蒸发后形成孔隙,降低密实度和强度,还会延长养护时间。石料的强度、级配、含泥量,沥青的性能,水稳土的性质等都影响着水稳层质量。强度高、级配良好的石料能形成稳定骨架结构,含泥量过高则降低粘结力。而虚铺厚度的合理性也会影响施工质量。虚铺厚度过小,增加施工层数和工作量,且层间粘结质量难保证;虚铺厚度过大,下层混合料难以压实,导致压实度不足,使水稳层整体强度不均匀,还会影响平整度和外观质量。所以,施工中需严格把控这些关键因素,确保水稳层施工质量。
4、水稳层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4.1 施工前质量控制要点
施工前的质量控制是水稳层施工质量的重要保障。首先要对施工场地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了解地质情况,为后续施工提供准确依据。施工材料的选择与质量把控是关键,严格筛选水泥、碎石等材料,确保其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对进场材料进行严格检验,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现场。施工设备的选型要合理,根据工程规模和施工要求选择性能良好的设备,并提前进行调试和维护,确保设备在施工过程中正常运行。此外,还需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计划和应急预案,为施工做好充分准备。
4.2 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要点
在施工过程中,材料质量验收与保管不容忽视。每一批次的材料进场都要进行严格验收,确保其质量符合标准,同时要做好材料的保管工作,防止材料受潮、变质。设备操作规范与维护至关重要,操作人员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保证设备性能稳定。施工工艺执行监督要到位,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原理和流程得到正确执行。施工质量检测与问题处理要及时,通过定期检测及时发现质量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确保施工质量。
4.3 施工后养护与质量检测
施工后养护是保证水稳层强度增长和稳定性的重要环节。在养护期间,要保持水稳层表面湿润,可采用覆盖保湿材料等方式进行养护,养护时间要符合设计要求。质量检测是检验水稳层施工质量的关键步骤,通过对水稳层的强度、压实度、平整度等指标进行检测,判断其是否符合设计标准。对于检测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整改措施,确保水稳层的质量满足道路工程的使用要求,为道路的安全和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结论
水稳层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在市政道路建设中至关重要。科学的施工技术,从前期精准的施工准备,到合理运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原理与流程等工艺,是水稳层顺利施工的保障。严格的质量控制,把控好水泥用量、含水量等关键因素,能确保水稳层具备良好的强度和稳定性,延长道路使用寿命。未来,市政道路水稳层施工有望朝着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运用先进的监测技术提升质量控制水平,采用环保材料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进一步提高道路建设的质量和效益。
参考文献
[1] 李宗慰.市政道路工程路面水稳层施工技术探析 [J]. 建筑与预算,2019 (12): 78 - 80.
[2] 龚长敏,陈怀萍.市政道路工程水稳层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J]. 四川水泥,2019 (12): 62.
[3] 许英明.市政道路工程路面水稳层施工技术的要点分析 [J]. 四川水泥,2019 (12): 64.
[4] 孙岚.市政道路工程路面水稳层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J]. 河南建材,2019 (5): 277 - 278.
[5] 刘军,尚帅帅,刘广林.市政道路水稳层施工质量控制与对策分析[J]. 居舍,2019 (27): 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