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市政道路旧路改造施工技术应用分析

作者

罗克俭

中国电建集团江西省水电工程局有限公司 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 330006

摘要: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深入,城市交通网络日趋复杂化。建筑工程企业对原有的市政道路进行升级改造,不仅可以有效完善城市交通网络体系,还可以增加人民群众出行的便捷性、舒适性。为此,建筑工程企业需要将市政道路旧路改造施工技术的研究、应用尽快提上日程。本文将以旧路改造施工技术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在市政道路旧路中的应用展开探究,旨在改善旧路施工技术的应用质量。

关键词:市政道路;旧路改造;施工技术;建筑工程企业

引言

市政道路旧路改造指的是建筑工程企业以原有市政道路作为对象,采取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改造技术措施,从而提升原有市政道路结构可靠性、性能的工程[1]。为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建筑工程企业需要合理应用市政道路旧路改造施工技术。

一、市政道路旧路改造施工技术的应用价值

在人口数量逐年攀升的今天,市政道路所需要承受的车流量越来越大。在环境因素、人为因素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下,市政道路的功能已经远不如从前。还有一部分管理主体对市政道路的养护、管理力度不足,导致市政道路的老化程度逐年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民群众的出行与经济发展。为改善这一情况,有必要将先进的市政道路旧路改造施工技术引进来[1]。通过市政道路旧路改造施工技术,建筑工程企业不仅可以快速发现原有市政道路的功能问题,还可以为问题的解决提供技术与依据。为此,建筑工程企业需要将市政道路旧路改造施工技术落在实处,切实提升原有市政道路的安全运行水平。除此之外,市政道路旧路改造施工技术还可以将施工规模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尽可能保障城市交通网络的正常运作。总的来讲,市政道路旧路改造施工技术的应用价值巨大,需要引起建筑工程企业的高度重视。

二、市政道路旧路改造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

(一)路基加固技术的应用要点

路基加固技术是旧路改造施工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在于改善土质的承载能力,确保路基的稳定性与可靠性,避免路基出现沉降、变形或者塌陷等问题。在实践中,排水固结法、注浆加固法均是较为有效的技术手段。其中,排水固结法指的是施工人员通过布置垂直排水井,辅之以堆载、抽真空、抽水等技术,从而改善路基土层的排水条件,加速路基固结过程,进而满足地基加固需求的技术手段。施工人员在动用排水固结法时,需要重视排水系统的布置,将垂直排水井和水平排水通道以巧妙的方式组合在一起,这样可以为水分排出创设有利条件。随后,施工人员还需要铺设土工薄膜或者其他密封材料,避免气体和杂质进入地基。由于水从土里排出去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施工人员还需要把控好时间,合理规划工期,确保水分的充分排出[2]。倘若施工人员决定采用注浆加固法,便需要重视注浆材料的选择环节。一般情况下,施工人员需要将路面状况、改造要求、自然环境条件作为参考因素,科学选择注浆材料。常用的注浆材料主要是水泥浆料、聚合物浆料、高渗透环氧树脂等。在确定注浆材料的基础之上,施工人员需要依照施工方案,对注浆压力与凝固时间进行控制。在注浆期间,注浆压力既不能过小,也不能过大,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施工效果。至于凝固时间,施工人员往往需要控制在三天以上[3]。在注浆加固施工结束后,施工人员还需要等待28小时,并进行全方位的检测。总的来讲,在市政道路旧路改造施工技术中,路基加固技术的应用尤为重要,需要施工人员把控好相关的技术要点。

(二)交叉口改造技术的应用要点

交叉口改造技术是市政道路旧路改造施工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交叉口的市政道路往往呈现车流量、人流量大的特点,需要市政道路具备较高的承载能力和平整性。为此,施工人员需要加强对交叉口改造技术的应用。在前期准备阶段,建筑工程企业需要指派专业人员勘察现场,准备合格的施工材料与施工设备。针对于旧路面展开施工时,施工人员可以利用专业的机械设备破碎、清理旧路面,并在科学处理地基的基础之上重新铺设新路面。施工人员在实施铺设作业时,需要尽可能采用合适的路面材料,还需要确保铺设面的平整度、密实度。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施工人员可以适当安装路缘石,形成对路面边缘的保护[4]。在整个交叉口改造施工期间,施工人员均需要在周边设置好警示标识,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施工现场。考虑到交叉口改造对周边环境的不良影响,施工人员还需要做好扬尘控制与噪音控制。针对于粉尘现象的控制,可以通过洒水、覆盖等措施实现;针对于噪音的控制,可以通过低噪音设备的使用、施工时间的合理规划等措施实现。

(三)路面修复技术的应用要点

针对于市政道路旧路的改造,往往需要通过路面修复技术加以实现。在实践中,路面修复技术表现出多种形式,而裂缝修补技术、微表处技术的应用最为普遍。施工人员在使用裂缝修补技术时,往往需要秉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合理选用扩缝灌浆法、压注灌浆法等。施工人员在正式动用裂缝修补技术前,需要对裂缝的内外进行清理,确保其处于干燥、无杂质的状态[5]。随后,施工人员需要将施工材料注入缝隙,确保施工材料填充裂缝,并留出一定的时间,待材料固化,从而达到修复效果。微表处技术指的是施工人员将聚合物改性沥青作为粘合材料,将之摊铺于原有市政道路,形成一个新的沥青罩面,从而满足改造需求的技术手段。在摊铺期间,施工人员需要将摊铺机的各项技术参数调整至合理范围。一般情况下,摊铺速度需要控制在每小时1.5千米到3千米之间。在摊铺找平后,施工人员需要对养护温度进行控制,确保其处于25摄氏度到30摄氏度之间。

结束语:市政道路在保障人民群众日常出行、促进城市之间的经济与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市政道路在使用期间可能会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出现质量隐患,这就需要得到一定的升级改造。建筑工程企业需要加强对市政道路旧路改造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本文通过对市政道路旧路改造施工技术的应用展开探讨,希望对相关行业的人士有所助益。

参考文献:

[1]陈小龙.市政道路改造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关键分析[J].居业,2022,(06):98-100.

[2]卢孟臣,李秋刚.市政道路旧路改造施工技术应用探究[J].中国设备工程,2021,(08):237-238.

[3]张军.市政道路路面改造及施工技术关键研究[J].建材与装饰,2020,(20):261+264.

[4]马记.试论市政道路旧路改造的施工技术[J].地产,2019,(21):165+167.

[5]付延年.市政道路旧路改造的施工技术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1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