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儿童深度学习的实践研究
张宏斌
阿克苏市新城区幼儿园 843000
摘要:在幼儿教育中,支持儿童深度学习是提升幼儿综合素质的关键。深度学习超越了表面的知识获取,更注重幼儿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情感态度的发展。本文聚焦幼儿园一日活动场域,探讨如何在该环境下促进儿童深度学习。通过创设真实情境激发探究兴趣、整合活动内容构建知识体系、鼓励同伴互动促进合作学习以及巧用问题引导推动学习进程等策略,旨在为幼儿提供丰富且深入的学习体验,培养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为幼儿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深度学习;幼儿园;一日活动;情境创设
一、创设真实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真实情境能够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感知体验,使其将抽象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从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强调,学习发生于社会情境之中,真实情境为幼儿的学习搭建了有意义的脚手架。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创设真实情境能让幼儿在熟悉且富有生活气息的场景里,自然地融入学习过程,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这对于他们深度学习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例如,我们可以利用户外场地创设“小小农场”的真实情境。我提前在场地的一角划分出不同区域,分别模拟农田、果园、养殖区等。在农田区域,我和孩子们一起播种一些易生长的蔬菜种子,如小白菜、萝卜等。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会好奇地问:“老师,这些种子什么时候能发芽呀?”、“它们需要多少水呢?”我会引导他们观察种子的外形,向他们讲解种子生长所需的条件,如阳光、水分、土壤等。当种子发芽后,孩子们每天都会迫不及待地去观察幼苗的生长变化,他们会主动去给幼苗浇水、除草,还会互相交流自己的发现。在果园区域,我们摆放一些小型的果树模型,树上挂着不同种类的塑料水果。孩子们可以模拟采摘水果的过程,认识各种水果的名称、形状和颜色。在养殖区,我们放置了一些可爱的小动物玩偶,如小鸡、小鸭等,孩子们可以模仿照顾小动物,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通过这样的真实情境创设,孩子们在晨间活动中充满了探究的热情,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各项活动中,深度学习在不知不觉中展开。
二、整合活动内容,构建知识体系
幼儿的认知发展尚未完全成熟,他们对于世界的认知是零散的、片段式的。整合活动内容能够将不同领域的知识有机融合,帮助幼儿建立起连贯、系统的知识框架。幼儿园教育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通过整合活动内容,打破学科界限,幼儿能够从多角度理解和解决问题,提升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实现深度学习。例如,在幼儿园的主题活动“奇妙的四季”中,我们可以将语言、科学、艺术、健康等多个领域的内容进行整合。在语言领域,我会给孩子们讲述有关四季的故事、诗歌,引导孩子们感受不同季节的特点,丰富他们的语言表达。在科学领域,我们开展观察活动,让孩子们观察四季中植物的生长变化、动物的迁徙等现象。例如,春天的时候,我们带领孩子们到幼儿园的花园里观察花朵的开放,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秋天,我们收集不同的落叶,观察它们的形状、颜色,探索树叶变色的原因。在健康领域,我们会根据不同季节的特点,组织相应的体育活动。春天,我们开展户外跳绳、放风筝等活动;夏天,进行水上游戏,锻炼孩子们的身体协调性和适应能力;秋天,组织孩子们进行徒步活动,增强体质;冬天,开展堆雪人、打雪仗等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冬日的乐趣。通过这样的整合活动,孩子们对四季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构建起了关于四季的知识体系,实现了深度学习。
三、鼓励同伴互动,促进合作学习
幼儿在与同伴的交流、合作过程中,能够拓展思维,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提升沟通与协作能力。在合作学习中,幼儿需要共同制定计划、分工协作、解决问题,这一系列过程能够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责任感。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众多环节都为同伴互动提供了丰富的机会,教师应积极引导,充分发挥同伴互动的教育价值,促进幼儿深度学习。例如,在幼儿园的区域活动时间,我设置了“建构乐园”区域。有一次,我引导孩子们合作搭建一个“城市”。我将孩子们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4-5名幼儿。在搭建之前,小组成员们围坐在一起讨论搭建方案,他们各抒己见,有的说要搭建高楼大厦,有的说要有宽阔的马路,还有的说要建一个公园。在讨论过程中,孩子们会互相交流想法,不断完善方案。然后,他们开始分工合作,有的负责搬运积木,有的负责搭建主体结构,有的负责装饰。在搭建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积木不够用了,或者搭建的结构不稳定。这时,小组成员们会一起想办法解决。他们会互相帮忙寻找合适的积木,调整搭建的方法。通过合作,孩子们不仅成功地搭建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城市”,还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倾听他人的意见,学会了如何与同伴协作解决问题。他们在与同伴的互动中,不断拓展自己的思维,对建构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实现了深度学习。
四、巧用问题引导,推动学习进程
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提出具有启发性、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幼儿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思考、推理、验证,从而推动学习进程。有效的问题引导能够帮助幼儿将零散的知识进行整合,构建更完整的知识体系,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问题引导还能培养幼儿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为其未来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例如,在科学活动“会变的影子”中,活动开始时,我先让孩子们在户外阳光下观察自己的影子,然后提出问题:“你们发现自己的影子有什么特点?”孩子们纷纷回答:“影子会跟着我动。”、“影子有时候长,有时候短。”接着,我又问:“那为什么影子会变长变短呢?”这个问题引发了孩子们的思考,他们开始互相讨论。有的孩子说:“可能是因为太阳的位置变了。”为了验证这个想法,我引导孩子们进行实验。我们选择在不同的时间,如上午、中午、下午,再次观察影子的变化,并记录下来。在实验过程中,我继续提问:“你们发现影子在不同时间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孩子们通过观察和记录,发现中午的时候影子最短,早上和下午影子比较长。最后,我问:“那你们知道为什么中午影子最短,早上和下午影子长吗?”孩子们带着这个问题,通过查阅资料、向家长请教等方式,进一步深入了解了影子长短变化与太阳位置关系的科学原理。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孩子们在探索影子奥秘的过程中,不断思考、实践,学习进程逐步深入,实现了深度学习。
结语
在幼儿园一日活动场域中,支持儿童的深度学习是一个系统而持续的过程。通过创设真实情境、整合活动内容、鼓励同伴互动以及巧用问题引导等策略的实施,我们能够为儿童创造一个富有活力和启发性的学习环境。这种环境有助于激发儿童的探究兴趣,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同时,这些策略也有助于儿童构建全面的知识体系,提升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和思维能力。在未来的幼儿教育工作中,我们应继续深入探索这些策略的运用,不断优化幼儿园一日活动的组织和实施,为儿童的深度学习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卢羽佳.结合农耕文化开展幼儿园一日活动的探究[J].教育界,2024,(02):101-103.
[2]张玉玲.在劳动教育中培养幼儿合作意识的策略[J].亚太教育,2024,(18):84-87.
[3]沈立梅.浅谈自然材料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应用[J].安徽教育科研,2024,(22):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