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在西藏畜牧兽医站动物防疫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尼玛白珍
拉萨市曲水县才纳镇农牧综合服务中心 850000
新技术在西藏畜牧兽医站动物防疫工作中意义重大,是提升防疫质量的关键。需结合防疫工作实际,提升防疫技术人员专业化水平,做好新技术应用宣传,以适应动物防疫工作需求。
一、新技术在西藏畜牧兽医站动物防疫工作中的应用重要性
(一)提供技术支撑
现代化科学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新技术广泛应用于社会各领域。在西藏畜牧兽医站动物防疫工作中,新技术能提供关键技术支撑,满足动物防疫实际需求。例如,借助先进的检测技术,可快速、准确地检测出动物携带的病原体,为及时采取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二)促进畜牧养殖经济发展
市场经济下,畜牧制品需求量上升。将新技术应用于畜牧业经济发展,能实时整合畜牧业市场相关数据信息,获取前沿市场信息,减少经济损失,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统一。如通过大数据分析市场需求,指导养殖户合理调整养殖结构和规模,提高养殖效益。
(三)提升动物防疫工作效率
畜牧兽医站管理动物防疫工作时,发挥新技术优势可加强部门间沟通协作,实现数据信息共享。动物防疫信息能第一时间传输到上级主管部门,简化防疫工作流程,减少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消耗,保证防疫工作顺利进行。例如,利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可实时监控动物免疫情况,提高防疫工作效率。
二、基层西藏畜牧兽医防疫工作的主要方面
(一)动物防疫机制
基层畜牧兽医防疫工作需重视动物防疫机制,做到因地制宜。首先,制定科学工作方案,明确不同人员负责的防疫环节,将责任落实到个人,便于疫情问题出现时及时解决。其次,设立防疫工作成绩奖罚体制,激励基层畜牧兽医认真对待防疫工作。最后,制定防疫工作总结制度,记录并总结每项防疫工作,积累疫情资料,为防疫工作提供支持。
(二)完善基层防疫设施建设
完善基层防疫设施建设是保证防疫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一方面,基层畜牧兽医可与养殖户沟通,宣传沼气池处理排泄物的作用,引导养殖户建立沼气池,集中处理养殖动物排泄物,阻断疾病传播途径,防止污染土地和水源,同时为养殖基地提供能源,降低养殖成本。另一方面,引导养殖户在进入养殖场时进行自身消毒,防止将细菌带入养殖场。
(三)疾病应对
有效应对各类动物疾病是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核心任务。相关人员应构建“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动物防疫管理体系,实现动物疾病全程化、全面化控制。疾病发生前,做好知识宣传,提高养殖户对动物疾病的重视程度和防护力度,同时实施全面预防措施,如协同养殖户接种动物疫苗、布置防虫诱虫设施、加强养殖环境消毒管理等。疾病发生时,配合养殖户对患病动物进行针对治疗,做到专病专治、专药专用。疾病发生后,引导和帮助养殖户做好患病动物、病死动物的隔离、掩埋等处理工作,及时进行养殖环境消毒通风,限制疾病影响范围,避免暴发性病害形成。
三、新技术在西藏畜牧兽医站防疫工作中的应用方式
(一)动物饲养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在动物饲养生产过程中应用新技术有助于实现规模化饲养。随着饲养规模扩大,动物疾病现象增多,若不及时处理会造成更大经济损失。畜牧兽医防疫站可将计算机软件管理系统应用于防疫工作,数据处理器能准确记录动物信息,动物饲养者与防疫站工作人员可在计算机平台上实时交流,及时掌握动物饲养信息,为防疫工作提供理论依据,保证防疫工作缜密性,防止漏防。同时,不同地区防疫站可实现数据信息共享,开展饲养技术交流活动,发挥新技术在动物饲养生产过程中的防疫作用。
(二)监测饲养动物的免疫情况
新技术可随时获取饲养动物的免疫情况,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提升动物检疫效率。借助计算机系统中的数据上传模块,畜牧兽医站与饲养场保持密切联系,各饲养场通过该模块将动物防疫信息及时传输到防疫站系统,防疫站工作人员汇总信息,了解地区饲养动物存栏量和防疫密度。通过监测,可针对饲养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疫情及时预测,定位饲养场,制定有效防疫方案,从源头上减少疫情发生。此外,防疫站获取的免疫信息透明度高,方便工作人员直观检测,提升动物免疫效果。
(三)跟踪饲养动物的防疫信息
新技术可实时跟踪饲养动物的防疫信息。在饲养动物过程中,受饲养周期和环境因素影响,获取防疫信息时主要发挥读写器优势。读写器是数据交换的纽带,发出读写信息并连接电子标识,借助计算机解码处理获取的信息。例如,动物防疫站人员检查地区动物防疫工作时,以奶牛为例,借助读写器发出的信号识别奶牛体外佩戴的射频电子标识,获取奶牛产地和免疫等防疫信息。同时,数据处理器中的防疫日程管理可设定防疫程序,饲养场与畜牧兽医站保持联系,对动物种类分类后设定程序,防疫站工作人员按规定时间完成动物防疫工作并实时监督。
四、新技术在畜牧兽医站动物防疫工作中应用对策
(一)提升防疫人员专业素质
提升防疫人员专业素质是新技术在畜牧兽医站动物防疫工作中顺利应用的基础。一方面,定期开展动物防疫知识培训大会,邀请优秀专家学者指导,纠正实际防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讲解新技术应用原理,提升防疫人员技术应用能力。另一方面,规范技术操作,上级防疫人员发挥带头作用,畜牧兽医局技术人员全方位讲解家禽采样和畜禽免疫注射操作技术,引导兽医站防疫人员了解技术要点,通过现场演示和实地训练,让防疫人员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及时调整实训中存在的问题,规范技术操作,提升动物防疫技术水平。
(二)加大对新技术宣传力度
加大对新技术的宣传力度是当前畜牧兽医动物防疫站工作的重点。防疫站工作人员要充分认识新技术应用的重要性,加强与饲养场联系。当前畜牧业养殖发展中,动物防疫工作受多种因素影响,饲养农户专业化水平低,重产量轻防疫,且受传统防疫理念影响,未有效应用新技术,降低了动物防疫工作效率。因此,需通过多种渠道宣传新技术,如举办讲座、发放宣传资料、开展现场示范等,让饲养农户了解新技术的优势和应用方法,提高他们应用新技术的积极性。
五、结束语
新技术在西藏畜牧兽医站动物防疫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在动物饲养生产过程、免疫情况监测、防疫信息跟踪等方面的应用,以及采取提升防疫人员专业素质、加大新技术宣传力度等对策,可有效提升动物防疫工作质量。未来,应继续加强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不断完善动物防疫工作体系,为西藏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王晓刚.植保无人机施药对农作物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效果[J].农业工程技术,2018,38(32):5
0.
[2]支艳英.植保无人机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研究[J].乡村科技,2018,(5):127 - 128.
[3]李飞,何立平,郑明辉,等.植保无人机在勐腊县橡胶树病虫害预警监测与防治上的应用[J].福建农业,2015,(8):140.
[4]陈佶,刘伟华,袁益明.无人机雾化喷头的使用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国植保导刊,2018,38(3):66 - 70.
[5]娄尚易,薛新宇,顾伟,等.农用植保无人机的研究现状及趋势[J].农机化研究,2017,39(12):1 - 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