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向日葵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作者

乔志

乌兰察布市农牧局 内蒙古  乌兰察布  012000

前言:向日葵是一种油料植物,也是一种观赏植物,全球种植范围就较为广泛。但是其产量与质量一直都受到病虫害影响,这也制约了向日葵产业健康发展。以往单一的防治手段对向日葵病虫害的难以防治。为此,要积极探索综合防治技术有针对性防治向日葵病各种病虫害,进而推动乡村种植业健康持续发展。

1 向日葵细菌性茎腐病

作为一种常见病害,向日葵细菌性茎腐病主要造成向日葵茎和葵盘侵害茎部症状分褐腐和 黑腐两种。在发病初期病菌侵入向日葵之后,会使其茎部组织受到侵害,出现变褐呈湿腐状,同时向上蔓延直至髓部,进而导致其发生腐烂,容易引起茎杆开裂,甚至中空。如果病情严重则会导致植株会因为茎秆脆弱倒折。而黑腐型则多发生在生长后期,病部初呈水浸状,颜色由橄榄绿转为黑色,病茎凹陷,髓部迅速软腐萎缩。花盘受侵染后,也会出现褐腐或黑腐症状,严重时全盘腐烂,对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影响。

对于这种病害防治,则可以因地制宜选育推广一些具有抗病性的品种,同时认真落实轮作倒茬制度,将连作带来的病原积累有效减少。同时,可以使用新高脂膜拌种,要在播种前使用,既要对地下害虫有效驱避,将病毒传播实现隔离,同时也要对田间管理进一步加强,做好追肥,适时灌溉,一旦发生雨水累积要及时排水,将田地湿度进一步降低。也可以采取化学防治方法,如果刚发病可以选用 75% 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进行喷雾防治。为增强药效可以配合喷施新高脂膜,对防治效果有效巩固。要对田间定期巡查发现病株要及时拔除并销毁,防止病害扩散、

2 向日葵白锈病

向日葵白锈病属于典型的叶部病害,主要会影响到下部叶片,严重时也会蔓延至上部叶片对其造成影响,向日葵叶部受到感染后,其叶片上会出现病斑,在初期这种病斑呈现淡黄色小点,但是叶背面会形成白色疱状突起,里面还有一些白色孢子囊和孢囊梗。在后期这种病斑会进一步扩大融合,造成叶片发黄,最后枯死,叶片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也影响籽粒灌浆,严重影响向日葵的产量。茎部受害后会肿大,会产生一些白色粉末状孢子囊,将植株的抗逆能力进一步削弱。

可以采取农业防治有效综合防治向日葵白锈病。如,要确保向日葵种子无病,有效地避免带菌传播。也要实行轮作与禾本科作物有效轮作,控制在三年,将病源残留有效减少,要多为向日葵施加有机肥以及一些磷钾肥,确保植株具有较强抗病能力。在密植过程中要合理通风透光,注意排水。特别是在雨季如果向日葵出现了白锈病要及时整治,对病叶加以摘除,对一些病株要拔除,及时清理田园残株枯叶。也可以化学防治,在发病初期,喷雾可选用 58% 甲霜灵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在喷雾过程中要控制好时间,确保一次时间间隔在 7\~10天,通过连续防治两三次观察效果,再采取有针对性策略。

3 向日葵锈病

向日葵锈病是由真菌引起的典型叶部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初期在叶背形成褐色夏孢子堆,破裂后散出褐色粉末(夏孢子),随后形成黑褐色冬孢子堆,释放黑色粉末(冬孢子)。病情严重时,整片叶片提前干枯脱落,影响光合效率,造成籽粒不饱满甚至绝收,对产量构成极大威胁。

可以融入农业防治技术,如选用一些抗病品种,常用的是抗 3 号小种的食用葵或者是一些油葵品种。另外,也要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松土,促进向日葵根系生长。也要合理施加磷肥,确保植株具有抗病性。同事,要处理好种子。在早期就预防感染,在拌种的过程中可以,施加 25% 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按照100g 拌种 50kg 的比例进行。也可以充分如何化学防治,在向日葵锈病发病初期运用各种农药进行喷雾防治,确保的时间在 15 天左右一次, 1--2 次之后观察再结合有针对性方法防治。

4 向日葵列当

列当作为一种杂草,具有寄生性,属于一间生根寄生植物。主要寄生在向日葵中,向日葵列其体内缺乏叶绿素,因而主要是对向日葵根部进行寄生获取其营养成分,造成向日葵正常生长受到严重的影响。其单株能够产生很多花,数十至上百朵花,繁殖能力较强,很难根除,会导致向日葵植株矮小,花盘出现畸形,造成结仔率低,甚至造成绝收。

为有效的预防列当,要严格执行检疫制度,确保列当种子不会随着向日葵种植传播,实行 6~7 年以上的轮作制度,优先选择与列当不能寄生的禾本科作物轮作,铲除田间自生苗,及时人工拔除列当植株并集中烧毁。化学防治方面,播种前或生长期可以使用专用除草剂,如氟乐灵或二甲戊灵进行土壤封闭处理,抑制列当种子萌发。列当出土后,可喷施具有选择性的茎叶处理除草剂,如咪唑啉酮类除草剂,但需注意对向日葵的安全性。此外,利用列当种子萌发刺激剂诱使其种子提前萌发,在没有寄主的情况下自然死亡,也是一种有效的防控方法。

5 向日葵灰霉病

灰霉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病害,主要侵害向日葵的花盘,严重影响产量和商品价值。要有效防治这种病害,必须综合运用农业管理和化学防治手段。

在农业防治方面,选用抗病品种是基础。种植前,可以向当地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或种子供应商咨询,选择适合本地的抗病品种。合理轮作同样重要,避免连续在同一块土地上种植向日葵,改种其他非寄主作物,能有效减少土壤中病原菌的数量。田间管理也不容忽视:保持田间通风透光,合理密植以降低湿度;及时清除杂草,减少病害传播的机会;收获后彻底清理田园,将病残体深埋或烧毁,防止病原菌越冬。此外,根据当地气候条件调整播种期,避开高温高湿天气,也能降低发病几率。化学防治方面,预防是关键。在向日葵花期前后,尤其是阴雨天气来临前,提前使用保护性杀菌剂喷雾,如百菌清或代森锰锌,能有效阻止病原菌侵染。一旦发现病害迹象,应立即使用内吸性杀菌剂进行控制,例如嘧霉胺或异菌脲并注意交替用药,避免病菌产生抗药性。用药时,一定要严格遵循农药标签上的推荐剂量和方法,避免过量使用,以免造成环境污染和农产品残留超标。

结束语:向日葵的主要病虫害如细菌性茎腐病、白锈病、锈病等对产量和品质构成了严重威胁。未来,要应进一步关注新型防治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以及如何更好地将这些技术普及到广大种植者中去,共同推动向日葵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詹瑞琪 . 超级向日葵" 光辉岁月" 的病虫害防治.《农村百事通》. 2023

[2] 王德兴,宋殿秀,赵明珠,... 一种向日葵病虫害综合防治装置 .《农业与技术》. 2022

[3] 郝炳志,师雨晗 . 一种向日葵病虫害防治用喷药装置 .《山西农业》.2023

作者简介:乔志,1986、4,男,汉族,内蒙古丰镇人,大学本科研究方向为农学农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