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指向文化意识培养的小学英语课例研究

作者

郑露露

遵义市丰乐小学 贵州 遵义 563000

   

引言

在小学英语实际教学中,开展指向文化意识培养的小学英语课例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具体课例的深入剖析,能够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总结有效的教学策略,为小学英语教师提供可借鉴的教学范例,推动小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目标的达成。

一、指向文化意识培养的小学英语课例的教学现状

(一)教师对文化意识培养的认知与重视程度不足

部分小学英语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过于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语言技能的训练,将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1] 他们没有充分认识到文化意识培养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认为文化知识只是语言教学的附属品,可有可无。这种认知偏差导致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往往被边缘化。

(二)文化意识培养内容的选择与处理不当

一方面,教师在选择文化教学内容时,存在随意性和片面性。有些教师只是根据教材中有限的文化素材进行教学,没有对其进行拓展和深化,导致学生接触到的文化内容单一、肤浅。[2] 如在教材涉及到西方节日的单元时,教师仅按照教材内容简单介绍节日的名称和一些常见的庆祝方式,没有引导学生去对比中西方节日文化的差异,学生难以形成对不同文化的深刻理解。另一方面,部分教师在处理文化内容时,未能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小学阶段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对直观、生动的内容更容易接受。然而,有些教师在讲解文化知识时,采用过于理论化、抽象化的方式,使得学生对文化学习失去兴趣。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较为单一

在当前的小学英语课堂上,许多教师在进行文化意识培养时,仍然采用传统的讲授法。教师在讲台上单方面地向学生灌输文化知识,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缺乏主动参与和体验。如在介绍外国的礼仪文化时,教师只是口头讲解不同场合的礼仪规范,没有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学生很难真正理解和掌握这些礼仪知识,更难以将其运用到实际的跨文化交流中。

(四)评价体系不完善

目前,小学英语教学评价主要以学生的语言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为主,对文化意识培养的评价缺乏科学、系统的标准。在平时的测验和考试中,很少有专门针对文化意识的考查题目,即使有,也往往只是简单的记忆性题目,无法真正考查学生对文化的理解、分析和运用能力。这种评价体系使得教师和学生都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语言知识的学习上,忽视了文化意识的培养。

二、指向文化意识培养的小学英语课例的教学途径

(一)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内涵

教材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载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素材。教师要具备敏锐的文化意识,深入研读教材,充分挖掘每一个单元、每一篇课文背后的文化内涵,并将其有机地融入到教学过程中。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英语教材中有关于家庭成员称呼的内容,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father”“mother”“brother”“sister”等单词的发音和用法,还可以引导学生对比中西方家庭文化中对家庭成员称呼的差异。在中国文化中,对亲属的称呼较为复杂,有严格的长幼、亲疏之分;而在西方文化中,称呼则相对简单。通过这样的对比,学生能更深刻地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家庭观念的差异。

(二)创设真实的文化情境

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决定了他们在直观、生动的情境中更容易理解和吸收知识。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创设真实的文化情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目标语言的文化环境中,增强他们的文化体验。

利用多媒体资源是创设文化情境的有效手段之一。教师可以播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英文电影片段、纪录片、动画等。比如在教授“Thanksgiving Day”(感恩节)时,教师播放一段关于感恩节家庭团聚、共进晚餐场景的电影片段,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感恩节的氛围,了解感恩节的传统习俗,如吃火鸡、家人围坐在一起分享感恩的话语等。

角色扮演也是创设文化情境的常用方法。在学习餐厅点餐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将教室布置成餐厅的场景,让学生分别扮演顾客和服务员,模拟在西餐厅点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要运用所学的英语语言知识,还要了解西方餐厅的礼仪文化,如如何礼貌地询问菜品、如何表达自己的需求等。

(三)开展文化对比活动

文化对比能帮助学生更清晰地认识到不同文化之间的异同,加深对文化差异的理解,从而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教师可以组织多种形式的文化对比活动。

例如,组织学生开展“中西方节日文化对比”的项目式学习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组中西方对应的节日,如春节和圣诞节、中秋节和感恩节等,通过查阅资料、采访等方式,深入了解两个节日的起源、习俗、庆祝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并制作成手抄报或 PPT 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在展示过程中,小组成员不仅要介绍自己所研究的节日文化,还要与其他小组进行互动交流,分享自己在对比过程中的发现和感悟。

(四)拓展课外文化学习资源

课堂教学时间有限,为了让学生接触到更丰富的文化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拓展课外文化学习资源。推荐适合小学生阅读的英文绘本、故事书是一种很好的方式。[3] 英文绘本不仅语言简单易懂,而且配有生动的插图,能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The Little Prince》(《小王子》)这本绘本,以其深刻的哲理和独特的故事视角,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了解西方的文学创作风格和一些基本的价值观念。教师可以定期组织绘本阅读分享会,让学生交流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英语文化体验活动,如英语角、英语戏剧表演等。在英语角中,学生可以与外教或其他英语爱好者交流,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趣事;英语戏剧表演则让学生通过演绎经典的英语剧目,深入体会剧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结语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将文化意识培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同时,学校和教育部门也应给予相应的支持,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为文化意识培养创造良好的环境。旨在培养出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全球视野的新时代人才,让小学英语教学在文化意识培养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小学英语文化意识培养任重而道远,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与实践,在教学中持续优化与改进,以实现文化意识培养与语言知识技能教学的有机融合,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英语学习中领略多元文化的魅力,收获知识与素养的双提升。

参考文献:

[1] 倪殷莉 . 基于文化意识培养的小学英语课内外整合教学探索 [J]. 新课程研究 ,2024(1):129-131.

[2] 张玉梅 . 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途径研究——以一堂文化课为例 [J]. 英语教师 ,2023,21(4):173-180,184.

[3] 郭小燕 . 基于课程目标全视野解读的小学英语文化意识培育策略 [J]. 教师博览 ,2024(30):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