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赋能下中职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协同育人模式探究
刘小梅
广东省中山市沙溪理工学校 528471
一、引言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时代,信息技术如破竹之势迅猛发展,为教育领域带来深刻变革。中职教育作为培育技术技能人才的摇篮,承载着为社会输送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使命。
二、数字化赋能下中职思政教育的体系构建
2.1 数字化理念融入思政教育目标
传统中职思政教育目标多局限于知识传递与道德塑造,在数字洪流奔涌的当下,需将数字化理念深度融入其中。新时代的思政教育,不仅要筑牢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根基,更要着力提升学生的数字素养,赋予其敏锐的信息甄别与高效处理能力。例如,在思政课堂中引导学生正确驾驭数字技术,在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中明辨是非,增强网络安全意识,使学生在数字化环境中如鱼得水,稳健成长,成为适应时代需求的数字公民。
2.2 数字化平台支撑思政教育内容
数字化平台宛如一座资源宝库,为中职思政教育注入丰沛活力。搭建在线思政教育平台,将海量视频、音频、经典案例、权威文献等优质资源汇聚整合,打破时空壁垒,让学生随时随地都能畅游思政知识海洋。平台更能依据学生个性化的学习轨迹与兴趣偏好,精准推送适配内容,提升学习的靶向性。借助虚拟现实(VR)与增强现实(AR)技术,构建沉浸式思政教学场景,带学生穿越时空,身临其境感受历史风云变幻与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以极具感染力的方式,让思政教育真正入脑入心。
三、数字化赋能下中职思政教育课程设计
3.1 课程内容数字化更新
顺应数字化时代发展脉搏,中职思政教育课程内容亟待革新。融入数字伦理、法治、文化等前沿议题,引导学生关注数字化浪潮下的社会变革与挑战,培育其社会担当与创新思维。例如,在职业道德教学中,紧密结合数字化行业特性,深入剖析数据隐私保护、信息安全等职业规范,使思政教育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让学生在学习中明晰职业责任,树立正确价值导向。
3.2 教学方法数字化创新
多样化的数字化教学方法为思政课堂注入全新活力。依托在线教学平台开展混合式教学,线上提供丰富学习资源,助力学生自主预习;线下通过热烈的课堂研讨、深入的案例剖析、协同的小组活动,深化学生对思政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巧妙运用,将动画、视频、音频等元素融入教学,使抽象的思政理论变得鲜活生动。如在爱国主义教育中,一段震撼人心的爱国主题视频、一曲激昂的爱国旋律,瞬间点燃学生的爱国热情,大幅提升课堂吸引力与教学实效性。
四、数字化赋能下中职思政教育评价体系的建立
4.1 评价主体多元化
构建多元评价主体格局,打破单一评价模式的桎梏。教师从学习态度、过程与成果多维度考量;学生自评促进自我反思,明晰成长方向;学生互评增进交流合作,提升评价与团队协作能力;引入企业、社区等社会力量参与评价,从社会实践视角反馈学生思政素养。例如,企业在学生实习期间,对其职业道德、工作态度与团队协作能力的评价,为思政教育成效评估提供客观且具实践价值的依据。
4.2 评价内容全面化
评价内容覆盖思政教育全领域,既关注理论知识掌握,更重视实践、创新能力与价值观塑造。除传统考试成绩,学生实践活动表现、参与公益服务情况等均纳入评价范畴。如学生在志愿服务中展现的奉献精神、在实践项目里体现的责任担当,都成为衡量思政教育成果的重要指标,全方位、立体化展现学生的成长与进步。
五、数字化手段在中职思政教育协同育人中的应用创新
5.1 与专业课程教学的融合创新
将数字化思政元素如春雨般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实现二者深度交融。在计算机专业课程中,结合网络安全、数据隐私等思政要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职业价值观;机械制造专业课程融入工匠精神、创新精神,厚植学生职业理想。借助在线案例分析、虚拟仿真实验等数字化手段,让学生在钻研专业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接受思政教育,实现知识技能与品德修养双提升。
5.2 跨学科协同育人创新
依托数字化平台搭建跨学科协同育人桥梁,组织不同专业学生携手参与思政项目。以 “数字化时代的可持续发展” 主题项目为例,学生从各自专业视角出发,共同探讨数字化对环境、社会、经济的影响,群策群力提出解决方案。在跨学科协作中,学生拓宽视野,提升综合素养与团队协作能力,碰撞出创新思维的火花。
六、数字化思政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应用
6.1 校内资源整合
整合校内思政教育资源,打造专属资源宝库。汇聚思政教师、专业教师智慧,联合图书馆、实验室力量,构建数字化思政教育资源库。图书馆充实数字化图书期刊资源,实验室开展特色思政实验活动,教师团队合力开发优质教学案例,实现资源共享,为教学与学习提供坚实保障。
6.2 校外资源引入
积极引入校外数字化思政 “源头活水”,与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企业建立合作。与革命纪念馆、博物馆联动,借助其数字化展览开展沉浸式思政教育;与企业合作,引入前沿培训课程与实战案例,丰富教学内容。校内外资源互补,拓展思政教育的广度与深度。
结语
数字化浪潮为中职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协同育人带来全新机遇与挑战。通过构建数字化思政教育体系、创新课程设计与评价模式、深化协同育人应用、整合优质资源并科学评估成效,能够有力推动二者深度融合,提升育人质量,培育德技并修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未来,中职教育应持续探索创新数字化协同育人模式,在时代浪潮中勇立潮头,为教育事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
参考文献
[1] 思政课程与专业教育协同育人模式探赜 [J]. 佟怡 . 北京教育 ( 高教 ),2022(04)
[2] 思创融合,协同育人——吉林大学图情档学科课程思政建设模式与实践探索 [J]. 马捷 ; 赵天缘 ; 田园 ; 邓君 . 图书情报工作 ,202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