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课堂游戏化教学的实践探究
张如意
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安定镇大桥中学 414500
引言
初中阶段是学生英语学习习惯与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传统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新课程改革下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 , 游戏化教学凭借灵活形式与高度参与性,打破课堂单向传授的壁垒,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以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内容为基础,引入游戏机制与项目任务,既能有效契合教材语境,又能推动教学目标与课堂活动深度融合,为课堂结构优化和学习方式转变提供可行路径。
一、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变化
(一)游戏化重塑课堂教学模式
在传统课堂里,学生多以被动姿态接受知识,而游戏化教学则将学生置于中心位置,着重突出参与、互动和体验,就像人教版七年级下册《Keep Fit》单元,可引入“健康生活挑战”这类游戏,让学生模拟设计一周健康作息与锻炼计划,并用英语进行展示。这样一来,既巩固了“频率副词”和“一般现在时”等语法点,又能推动学生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语言。这种以游戏任务作为载体的教学模式,促使知识从“抽象输入”向“情境建构”转变,有效衔接学生现实生活与语言学习 , 教师角色从“讲授者”变为“组织者”“引导者”,课堂结构更显灵活与动态,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提升语言运用能力,教学过程由“传授”逐步演变为“探索”,实现语言能力与综合素养的双重提升。
(二)趣味互动打破传统教学壁垒
传统初中英语课堂多以语法讲解、课文朗读为主,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而趣味互动型游戏的引入,有效打破了“灌输—接受”的封闭式教学格局 , 像《Once Upon a Time》单元,教师可组织“英语故事接龙”游戏,让学生分组续写童话故事并进行口头表达,通过创编与演绎激活语言输出,提升语篇组织能力。《Eat Well》单元中,还能设计“健康菜单大比拼”小组任务,引导学生运用可数 / 不可数名词、选择疑问句表达饮食偏好,在活动中完成语法迁移和词汇积累 , 这些互动游戏既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又打破了单一教学流程,让语言知识在游戏规则中内化于心 [1]。学生在竞赛、合作与角色扮演中获得即时反馈,建立自我效能感,使教学过程更具张力与生成性,实现教学内容与学生兴趣的深度融合。
二、人教版初中英语课堂游戏化教学现状
(一)不同类型学校游戏化教学目标差异
重点学校资源充足且师资水平高,游戏化教学常被赋予提升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深层任务 , 实施《A Day to Remember》单元教学时,教师更倾向借助角色扮演与情景写作,引导学生在英语表达中融入情感和逻辑思维,以强化语言组织能力与跨文化意识 , 普通中学或农村学校里,因学生基础相对薄弱,课堂节奏更侧重“基础达标”,游戏化教学目标多聚焦于激发学习兴趣,提升词汇记忆与语法掌握的效率。这种情况下,教师常通过词汇拼图、语法卡牌等形式,快速激活学生注意力,强化知识点记忆 , 如《Rain or Shine》单元中,天气词汇通过配对游戏或情景竞赛开展训练,让学生在轻松氛围中反复接触并逐步掌握基础语言结构 , 不同学校在资源配置、教学理念及学生接受能力上的差异,决定了游戏化教学目标侧重的广度与深度,在统一教材框架下实现个性化、层级化的教学安排,成为推动课堂转型的重要路径。
(二)人教版教材游戏化教学内容实施情况
每个单元围绕贴近学生生活的核心问题展开,像《Eat Well》聚焦饮食与健康,《Here and Now》突出日常活动和现在进行时,为设计互动性强、形式多样的课堂游戏提供了丰富素材 , 就拿《Keep Fit》单元来说,“How often do you dosport or exercise?”可转化为“健康习惯挑战赛”,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运动频率和健康建议,在趣味竞赛中巩固副词用法及相关表达 ,《Once Upon a Time》单元里,教师能借助故事接龙、情景剧表演等活动,落实一般过去时的语法训练,同时提升学生的语篇理解与表达能力 , 教材中的“Project”任务,如设计菜单、绘制天气图、创建班规等,也为游戏化教学提供了任务型支撑,让学生通过“做中学”的方式综合运用语言 [2]。不过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对游戏设计与教材内容整合不够,容易出现活动形式单一或脱离教学目标的情况 , 游戏化教学需要建立在深入理解教材结构与语用场景的基础上,精选知识点,匹配合适的游戏形式,确保教学效果与教材主线同频共振,达成知识迁移与能力提升的双重目标。
三、初中英语课堂游戏化教学的实践路径
(一)确立趣味与实效并重的教学目标
英语学习本质上属于语言技能的积累进程,游戏的引入不能仅局限于“活跃气氛”,更应成为知识内化与能力训练的纽带 , 就像在《What rules do wefollow?》这一单元里,教师可借助“校园规则制定者”角色任务,让学生在模拟校园治理的过程中讨论并制定英文班规,这样既激发了表达欲望,又强化了“情态动词”的实际运用 , 在目标设定方面,既要鼓励学生通过合作、竞赛等形式感受语言学习的乐趣,又要把语法点、核心词汇、功能表达等纳入任务考核标准,让“学与玩”实现有机融合 [3]。教学目标需注重阶段性和可评估性,比如短期可聚焦于发音模仿或句型运用的准确率,长期则着眼于语篇建构和跨情境迁移能力的提升 , 唯有实现趣味与实效的动态平衡,才能真正释放游戏化教学的教育潜能,让课堂既生动活泼,又具有明确的目标。
(二)构建适配人教版教材的游戏化课程体系
教材设置 8 个单元,主题覆盖动物、规则、健康、饮食、天气、故事等诸多与学生生活密切相连的领域,为游戏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语境资源 , 课程体系构建需以单元为模块,围绕每个单元的核心问题设计对应的游戏任务,比如在《What was your special day like?》中,教师可设置“回忆日记擂台赛”,鼓励学生用一般过去时描述难忘的一天,通过叙述和比较来训练时间表达及语篇组织能力。每个单元应包含词汇输入类游戏、语法训练类游戏、语境表达类游戏和项目整合类任务,形成递进式的游戏链条,以服务于知识习得与综合运用的双重目标 , 课程体系中要预先设置评价机制,把语言产出质量、参与度和合作能力纳入反馈体系,以此强化学生的目标意识。游戏内容要充分贴合教材内容,像《How do we eat well?》可设计“营养餐设计挑战”,以可数/ 不可数名词、选择疑问句为表达核心,在实践中深化学生对语言的掌握 , 通过精细化、结构化的游戏体系建设,让教学更具序列性、任务性和生成性,助力课堂从形式创新迈向深度变革。
结语
初中英语课堂游戏化教学通过打造趣味与实效并存的教学体系,充分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和语言实践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 在人教版教材内容的指引下,游戏设计与教学目标深度融合,推动课堂从知识传授向能力生成转变。不同类型学校需结合自身实际设定游戏化教学重点,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 ,通过科学评价与动态调整,游戏化教学为初中英语课堂注入活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核心素养的培育。
参考文献
[1] 韩曌. 游戏化教学对初中生英语学习动机的影响 [D]. 西南大学,2024.
[2] 杨继英 . 游戏化教学:初中英语课堂中的趣味挑战 [J]. 第二课堂(D),2024,(02):43.
[3] 陈秋君 . 初中英语游戏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J]. 教书育人 ,2021,(13):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