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探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

作者

郑楠

370303198903041723

摘要:本文聚焦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技术管理,深入剖析其管理内容,涵盖施工技术方案编制与审核、技术交底实施、施工过程技术监督以及新技术应用管理等。指出当前技术管理体系不完善、技术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新技术应用存在障碍以及技术资料管理混乱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完善技术管理体系、加强技术人员队伍建设、推进新技术应用以及规范技术资料管理等优化策略,旨在提升施工现场技术管理水平,保障建筑工程质量、进度与成本控制,推动建筑行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技术管理;优化策略

引言

随着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建筑工程项目日益复杂多样,规模不断扩大。施工现场技术管理作为保障工程顺利开展的关键环节,其重要性愈发凸显。科学有效的技术管理能够确保施工过程严格遵循技术规范,提高工程质量,保障施工安全,合理控制成本并推进工程进度。然而,当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技术管理仍面临诸多挑战,如管理体系不健全、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等。

一、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技术管理内容

1.1 施工技术方案管理

施工技术方案是施工的核心指导文件。在编制阶段,需充分考量工程特点、施工条件、技术规范以及资源配置等因素。针对高层建筑施工,要重点考虑垂直运输方案、脚手架搭建方式以及混凝土浇筑工艺等。编制完成后,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严格审核,审核要点包括方案的可行性、安全性、经济性以及是否符合相关规范要求。通过多轮审核与优化,确保施工技术方案既能满足工程质量和进度需求,又能有效控制成本。

1.2 技术交底管理

技术交底是将施工技术方案和要求传达给一线施工人员的关键环节。交底内容涵盖施工工艺、质量标准、安全注意事项以及应急处理措施等。交底方式可采用书面交底、口头讲解和现场示范相结合。书面交底以详细的文字说明和图表展示,确保内容准确、完整;口头讲解则针对重点和难点进行强调,确保施工人员理解到位;现场示范通过实际操作,让施工人员更直观地掌握施工要点。交底完成后,要求施工人员签字确认,以确保交底工作落实到位。

1.3 施工过程技术监督

在施工过程中,技术监督是保障施工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手段。依据施工技术方案和相关技术标准,对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监督。检查施工工艺是否符合要求,如混凝土的搅拌时间、振捣方式是否合规;材料使用是否正确,如钢筋的规格、型号是否与设计一致。及时发现并纠正施工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对违规操作行为进行制止,确保施工过程严格按照技术标准和方案执行。

1.4 新技术应用管理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新技术不断涌现。在施工现场,积极引入新技术,如BIM技术、装配式建筑技术等。在引进前,对新技术进行充分评估,包括其适用性、可靠性、成本效益等。引进后,组织施工人员进行专项培训,使其掌握新技术的操作要点。建立新技术应用跟踪机制,及时解决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充分发挥新技术在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成本、提升质量等方面的优势。

二、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技术管理体系不完善

许多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缺乏健全的技术管理体系。管理制度存在漏洞,部分关键技术环节的操作规范和标准不明确,导致施工人员在实际操作中无章可循。对于施工过程中的隐蔽工程验收,没有详细规定验收流程、验收标准以及验收责任人,容易引发质量隐患。技术管理流程混乱,各部门之间职责不清,信息沟通不畅。在技术方案变更时,无法及时有效地传达给相关施工人员,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

2.2 技术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施工现场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差异较大。部分技术人员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培训,对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的了解和掌握不足,难以胜任复杂工程的技术管理工作。在实际施工中,可能因技术判断失误,导致施工方案不合理,增加工程成本和安全风险。一些技术人员责任心不强,工作态度不认真,对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问题未能及时发现和解决,影响工程质量。

2.3 新技术应用障碍

尽管建筑行业新技术不断涌现,但在施工现场应用时却面临诸多障碍。新技术的推广难度较大,部分施工人员对新技术存在抵触情绪,习惯于传统施工方法,不愿意尝试新技术。新技术应用成本较高,包括设备采购、人员培训、技术咨询等费用,增加了企业的负担。一些新技术在应用过程中缺乏完善的配套措施,如技术标准不明确、施工工艺不成熟等,限制了其广泛应用。

2.4 技术资料管理混乱

技术资料是建筑工程的重要文件,但目前施工现场技术资料管理普遍存在混乱现象。技术资料收集不及时,施工过程中的各类技术文件、检验报告等未能及时整理归档,容易丢失或损坏。资料整理不规范,格式不统一,内容不完整,导致查阅困难。技术资料的保管和使用缺乏有效的制度,在工程验收、维修改造等环节,无法快速准确地提供所需资料,影响工程的顺利进行。

三、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技术管理优化策略

3.1 完善技术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系统、全面的技术管理体系。制定详细且明确的技术管理制度,对施工全过程的关键技术环节,如施工测量、材料检验、施工工艺控制等,都制定精确的操作规范和标准。以隐蔽工程验收为例,明确规定验收的时间节点、参与人员、验收步骤以及验收合格标准,确保每个环节都有章可循。优化技术管理流程,清晰划分各部门在技术管理中的职责,建立高效的信息沟通机制。

3.2 加强技术人员队伍建设

在人才选拔上严格把关,优先录用专业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定期组织技术培训,邀请行业专家进行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的讲解和培训,提升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针对装配式建筑技术,开展专项培训课程,让技术人员掌握其施工要点和质量控制方法。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将技术人员的工作表现、专业能力提升等纳入考核范围,与薪酬、晋升挂钩,增强其责任心和工作积极性。

3.3 推进新技术应用

为解决新技术应用障碍,企业应加大对新技术的宣传力度,通过现场示范、案例分析等方式,让施工人员了解新技术的优势和应用效果,消除抵触情绪。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如政府补贴、税收优惠等,降低企业应用新技术的成本。加强与科研机构、高校的合作,共同完善新技术的配套措施,明确技术标准,优化施工工艺,促进新技术在施工现场的广泛应用。

3.4 规范技术资料管理

制定严格的技术资料管理制度,明确资料收集、整理、归档的时间节点和责任人。安排专人负责资料收集工作,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各类技术文件、检验报告等及时收集。统一资料整理格式,按照工程进度、专业类别等进行分类整理,保证资料内容完整。建立数字化技术资料管理系统,实现资料的电子化存储和便捷查询,提高资料的保管安全性和使用效率,为工程验收、维修改造等提供有力支持。

结语

在建筑工程领域,施工现场技术管理贯穿项目始终。从内容上看,涵盖施工技术方案、交底、监督及新技术应用等关键环节。而现存问题则涉及体系、人员、技术应用和资料管理等方面。通过完善管理体系、加强人员建设、推进新技术应用和规范资料管理等优化策略,有望提升技术管理水平,保障工程质量与进度,推动建筑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参考文献

[1]杨高维,赵加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和技术管理探讨[J].居舍,2021,(32):90-92.

[2]林开鑫.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监理管理探讨[J].陶瓷,2020,(12):140-141.

[3]俞建民.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技术管理探究[J].门窗,2019,(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