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强度抗阻训练对膝关节损伤运动人员功能障碍的康复疗效

作者

田仲熙

32148 部队医院 河南驻马店市 463200

膝关节损伤在运动人员群体中是极为常见的运动损伤类型,一旦发生除了引发膝关节疼痛、肿胀和活动受限等直接症状外,还可能引发肌肉萎缩、关节稳定性下降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运动能力[1]。高强度抗阻训练可以通过对肌肉施加高强度的刺激,促进肌肉生长和力量恢复,为改善膝关节损伤运动人员的功能障碍提供了新的思路 [2]。研究聚焦于高强度抗阻训练,分析其对膝关节损伤运动人员功能障碍的康复效果,

1 一般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时间范围:2023 年 2 月至 2024 年 12 月。病例来源:就诊的膝关节损伤运动人员56 例。随机进行分组。28 例研究组,年龄20\~34 岁,均值( 23.89±3.34 )岁,男性、女性比例 18/10 。28 例对照组,年龄19\~33 岁,均值( 23.11±3.07 )岁;男性、女性比例 19/9 经对比分析,两组年龄跨度、性别构成、损伤类型等体现良好一致性( P>0.05 )。

纳入标准:损伤时间在3 个月以内;年龄18-34 岁;交流和认知能力正常排除标准:合并其他类型关节疾病;合并全身性疾病;精神疾病。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康复),包括: ① 训练关节活动度:包括主动与被动的膝关节屈伸练习,循序渐进地扩大膝关节的活动幅度,每次训练时长保持在 30 分钟,每天安排 2 次。 ② 低强度肌肉力量训练:采用弹力带、哑铃等进行简单的腿部肌肉力量训练,如腿部屈伸、蹲起等,每个动作均重复开展 3 组,每组 10 到15 次,每天开展 2 次训练。 ③ 物理治疗:采用热敷、超短波、红外线等物理治疗方法,促进膝关节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和疼痛,每天治疗 1 次,每次 30分钟。康复训练周期为12 周。

试验组(高强度抗组训练): ① 热身:进行 5 -10 分钟的慢跑和动态拉伸,如腿部摆动、髋关节环绕等,以提高肌肉温度,预防运动损伤。②高强度抗阻训练:采用专业的力量训练器械,如膝关节屈伸训练器、腿举机等进行训练。训练强度根据运动人员的个体情况进行调整,初始强度为最大负荷的 60% ,逐渐增加至 80% 。每个动作分 4-6 组完成,每组重复 8—10 次,每组间安排 1 -2 分钟的休息时间。训练频次设定为每周 3 次,穿插在常规康复训练的间隔期开展。

1.3 观察指标

Lysholm 评分,最高100 分,越高的数值点有更良好的关节功能。

等速肌力测试仪对肌肉力量进行测试,分别在 60 /s 和 180 /s 的角速度下进行,包括屈膝和伸膝的峰力矩值。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通过SPSS 26.0 软件完成。计量数据代入到( ),实施t 检验;以n( % )表示计数资料,通过 χ2 检验差异。 P<0.05 代表体现出统计差异。

2 结果

2.1 Lysholm 评分

治疗后,两组运动人员比较 Lysholm 评分,更高的是试验组( P<0.05 )。见表1。

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的膝关节屈伸肌群峰力更高( P<0.05 ),证明高强度抗阻训练在运动人员膝关节损伤后肌肉力量方面效果更突出。试验组的Lysholm 评分同样更高( P<0.05 )。Lysholm 评分是评估膝关节功能的常用且有效的指标,结果证明高强度抗阻训练能够更好地缓解膝关节的疼痛、肿胀、不稳定等状况,从而提高膝关节的整体功能。

综上所述,高强度抗阻训练可有效改善膝关节损伤运动人员的功能障碍,显著提高膝关节功能、肌肉力量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参考文献:

[1] 苏明莉 , 刘安国 , 魏玉婷 , 王霄梅 , 李青敏 , 张葆欣 . 前交叉韧带损伤后血流限制训练的康复研究现状 [J]. 中国康复 ,2025,40(1):50-55.

表 1 Lysholm 评分(

[2] 何锦荣 , 林于楷 , 刘一平 . 慢速抗阻训练对足球运动员膝骨关节炎的干预表现 [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3,31(4):248-250.

[3] 彭永 , 胡江平 , 朱欢 . 低负荷血流限制和高强度抗阻运动对男性运动青年大腿微循环功能的影响 [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5,29(2):393-401.

[4] 齐健 . 基于“康复体能一体化”训练理念的高水平排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康复 [J]. 新体育 ( 下半月 ),2025(1):92-94.

作者简介:第一作者田仲熙,男,1989-07,本科学历,河南驻马店,32148 主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运动康复。

2.2 肌肉力量

治疗前,治疗后,对比膝关节屈伸肌群峰力,均是试验组更高( P<0.05 )。3 讨论

运动人员日常训练和比赛过程中容易发生膝关节损伤,在伤后因为疼痛、肿胀以及活动受限等因素,会导致膝关节周围肌肉出现萎缩,肌肉力量逐渐减弱,这无疑给膝关节的稳定性带来了巨大挑战,严重妨碍了膝关节正常功能的发挥。传统的康复训练能够帮助运动人员一定程度改善膝关节的功能,但在恢复肌肉力量和提高运动能力方面存在较多的局限性[3]。

高强度抗阻训练是以肌肉对抗外界阻力来提升肌肉力量、体积及耐力的训练模式,这项模式的关键在于负荷强度较高,通常达到或超过个体最大肌力的60% 甚至可高达 80% 以上,在实际应用中运动人员为提升竞技能力常采用接近自身极限的重量训练,以激发肌肉的最大潜能[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