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及防治措施的研究

作者

毛奎

岳阳市发展改革事务中心 湖南 岳阳 414000

引言: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属于城市基础设施的关键部分,承担着城市供水、排水的关键任务,与居民日常、城市环境卫生、公共安全紧密关联,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其使用寿命与运行效果。一旦施工质量欠佳,大概率会引发管道渗漏、堵塞类的状况,造成水资源浪费,并且引发道路塌陷、交通中断之类的严重后果,给城市运行和居民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规模持续扩大,对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的建造需求不断增长,对施工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深入探究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及防治手段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施工现状

(一)施工管理体系不完善

部分施工单位没有建立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质量责任落实不到位,没有将质量责任落实到具体的岗位和个人,施工过程中没有做好对各个环节的精细管理,导致施工过程混乱,施工方案随意变更。如某市政道路给排水项目未严格按照施工图纸会审制度,施工过程中发现排水管道与燃气管道位置冲突、返工,造成工期延误20 天,额外增加工程费用约80 万元,暴露出施工管理监督缺失 [1]。

(二)施工技术应用不足

大部分施工人员对于给排水管道施工的新技术,新工艺的掌握程度比较低,还是用传统的落后的施工方法。结合管道接口施工,部分工人对新型的柔性接口安装技术不太熟悉,造成接口密封不佳,渗漏现象屡屡发生。根据行业的统计显示,由于施工技术原因造成的管道渗漏问题,大概占总质量问题的 35% ,而且施工单位对于新技术的推广使用热情不高,致使一些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无法在实际工程中得到应用,从而影响了施工的质量[2]。

(三)材料质量参差不齐

市场利益的驱使下,给排水管道材料市场鱼龙混杂,有的施工单位在材料采购过程中,忽视材料的质量标准,选择价格便宜但质量不合格的管材管件。部分项目使用的塑料管壁厚不够,抗压强度不够,使用一段时间后,就会发生管道破裂的情况。根据有关质检部门的抽检数据,市政工程给排水材料不合格率约为 12% ,这些不合格材料的使用给给排水管道工程埋下了严重的质量隐患。

表1 施工问题

二、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控制研究意义

(一)保障城市功能正常运行

理想的给排水管道施工是城市正常运转的根基所在,稳定的供水系统可以保证居民日常生活用水安全又方便,防止供水出现故障停水,从而影响到居民洗漱、做饭等日常生活,医院、学校这些特殊场所,持续供水更是维持其正常运作的必要条件。排水系统运行顺畅则可以迅速排走城市里的污水和雨水,防止城市发生内涝,遇到暴雨的时候,好的排水管道就能快速排水,街道不会积水,交通也不会被阻塞,避免了因积水引起的交通事故,保持城市的秩序稳定,也维护了城市卫生环境和安全问题 [3]。

(二)降低城市运行成本

优质的给排水管道施工可降低城市运行费用,一方面高质量的管道使用年限长,后期维修更换频率低。据数据统计,施工质量好的给排水管道的维修成本与质量不好的比低 60% 以上,更换周期是质量不好管道 2-3 倍。管道渗漏会导致路道路地基损毁,出现道路塌陷,道路修复不仅费用高,还会造成城市交通堵塞;管道堵塞会造成污水外溢污染环境,后续清理治理也需要大量资金,对质量严格把关可以避免上述开支,省下大量钱来用于城市其他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项目的改善。

(三)推动行业技术进步与发展

提升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控制能有效促进市政工程建设行业发展,要达到高质量施工需求,施工单位就会积极探寻并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就管道链接而言,从以往的刚性链接慢慢转向密封性能更佳,适用性更强的柔性链接,针对施工监测而言,采用智能化监测技术,依靠传感器随时监测管道运作情况,预先察觉潜在问题,这些技术改进有益于改善施工效率和品质,而且可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像新型管材生产,智能监测设备制造等等。同时,严格的质量标准促使企业自我强化,完善施工工艺,引进先进的管理思路及方法,如项目管理信息化系统,BIM 技术在施工中的使用等,使整个行业向正规化,标准型以及智能化方向发展,推动整个行业的竞争力,为该行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4]。

三、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控制关键

(一)施工准备阶段质量控制要点

施工准备是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的前提,做好施工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工作,施工单位应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施工图纸进行仔细审查,查看图纸是否有设计上的不足之处,各专业图纸之间是否存在矛盾等问题,并及时与设计单位沟通解决。设计单位要向施工单位做全面的技术交底,让施工人员了解设计意图及施工技术要求,合理安排施工场地,保证施工场地平整、排水畅通、临时供水、供电设施符合施工需要,严格控制材料、设备的质量。对进入施工现场的给排水管道,管件,阀门等材料、设备、要严格检查质量证明文件,按规定进行抽样检查,严禁使用不合格的产品。

(二)管道基础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管道基础是给排水管道稳定运行的基础保障,在管道基础施工之前,要对地基进行处理,清除地基上的杂物,淤泥等,保证地基承载力符合设计要求,对于软弱地基,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换填,加固等处理。基础施工时,要严格控制基础的高程、平整度、坡度,保证基础尺寸符合设计标准,采用混凝土基础时,要控制好混凝土的配合比,浇筑质量和养护时间,保证混凝土基础的强度和稳定性,基础施工完成后,要进行质量验收,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管道安装。

(三)管道安装与铺设质量控制要点

管道安装和铺设是给排水管道施工的重点。安装前,要对管道做外观检查,保证管道没有裂缝、砂眼之类的缺陷,在管道铺设时,要严格把控管道的轴线位置和高程,保证管道坡度符合设计要求,防止出现倒坡情况,管道连接的方式要按照管道材质和设计要求来选择,比如承插连接、焊接连接、热熔连接等。连接的时候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来进行,保证接口连接牢固、密封良好,对于那些穿越道路,河流之类的特殊地段的管道,要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比如设置套管,加固等,保障管道安全运行[5]。

(四)管道接口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管道接口是给排水管道系统中最容易发生渗漏的地方,接口施工之前,要把接口处的杂物,油污之类的清除干净,保证接口表面整洁,不同材质的管道接口施工需求不一样,刚性接口要把握好水泥砂浆的配合比例,还要填塞得充实一些,柔性接口就要保证橡胶圈安装的位置准确无误,接口处密封性能良好,接口施工的时候,要依照接口施工工艺来操作,加大对接口部位的检查力度,尽早察觉到接口处的质量问题,并且及时予以解决,保证接口处的密封性与稳固性。

(五)闭水试验与竣工验收质量控制关键点

闭水试验属于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检验的关键部分,在管道安装完毕并完成检查井砌筑之后,要按照规定开展闭水试验,试验开始前,要把管道封堵起来,往管道里注水到指定高度,一段时间以后看渗水量如何,如果渗水量超出规定标准,就要找出问题并加以解决,一直做到闭水试验合格为止,竣工验收环节,则及时对给排水管道工程做全面的查看和验收,包含工程资料的检查,工程外观的质量检查,功能性的试验等等,保证工程质量符合设计的要求和有关的规范标准,只有验收合格的工程才可以交付使用。

四、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防控措施

(一)针对管道渗漏问题的防治措施

管道渗漏是给排水管道施工中最为常见的质量问题之一。为防止管道渗漏,从材料方面来说,要选用质量合格、性能可靠的管材与管件,对进场材料实施严格检验,就塑料管材而言,可以利用红外光谱分析等技术来检测其材质成分,保证符合国家标准,施工期间,加大对管道接口施工质量的把控力度。按照接口施工工艺来操作,保证接口连接牢固且密封良好,针对承插式接口,可以采用专门的润滑剂来辅助橡胶圈安装,并在接口处设置双道橡胶圈密封结构,以提升密封效果,至于焊接接口,则需严格控制焊接电流、电压以及焊接速度,焊接完成后,用超声波探伤或者 X 射线探伤等无损检测手段来进行检测,从而保证焊接质量。对于穿越基础、墙体等部位的管道需设防水套管,且做好套管与管道间的密封工作,可在套管与管道之间填入遇水膨胀止水胶,外面再用水泥砂浆进行封堵,施工完毕后,要认真做闭水试验,对于出现渗漏的地方要及时补好,保证管道不渗漏,一旦渗漏点被发现,就用快速堵漏剂进行临时封堵,然后依照渗漏的原因去处理,若是接口处渗漏,就重新做接口,如果管道破损,就换新的管道,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二)针对管道堵塞问题的防治措施

管道堵塞会影响到给排水系统正常工作,为了避免管道堵塞,在施工过程中,要及时清理管道内的杂物,避免施工垃圾进入管道。可以在管道安装过程中,每安装一段管道,就用管道内窥镜对管道内部进行检查,及时清理掉残留的建筑垃圾、泥土等。对于排水管道,要合理设置检查口和清扫口,方便后期的维护和清理。检查口和清扫口之间的距离要根据管道管径和排水流量合理设置,般管径小于100mm 时,间距不宜大于15m ;管径大于等于100mm 时,间距不宜大于 20m 检查口和清扫口要设置在便于操作的地方,并且要有明显的标志。管道安装完毕之后,要对管道执行通水试验,查看管道是否畅通,通水试验的时候,要用大流量的水流去冲洗,模仿实际排水状况,看排水速度如何,有没有堵塞的情况,还要加大对施工人员的教育力度,提升他们的质量意识,防止随便把杂物扔进管道里,可以定时安排施工人员参加质量方面的培训,做案例剖析,让施工人员明白管道堵塞造成的严重后果,而且要制订严格的现场管理规定,对于乱扔杂物的行为给予惩罚,从源头上杜绝杂物掉进管道。

表2 防治措施

(三)管道基础沉降问题的防治策略

管道基础沉降会引发管道破裂,接口渗漏等状况,要想防止管道基础沉降,就要在施工之前对地基展开细致的勘察,依照地基情况来选定恰当的基础处理办法,保证地基承载能力符合设计需求,可以采用静力触探,标准贯入试验等手段,精确测定地基土的物理力学特性,从而给基础处理方案给予支撑,针对软土地基,可以选用深层搅拌桩,高压旋喷桩等复合地基处理技术,改善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基础施工期间,要严格把控基础施工品质,保证基础的强度和稳定性,开展混凝土基础施工的时候,采用分层浇筑,振捣密实的施工工艺,杜绝出现蜂窝,孔洞等质量问题,而且,还要加强对基础的养护工作,可以采取覆盖塑料薄膜,洒水养护等办法,保证混凝土在指定的时间内到达设计强度。管道安装和使用过程中,避免在管道周围开展大型机械作业或者堆积重物,以免损坏管道的基础部分,可以在管道周围设立警示标识,划定保护范围,禁止无关车辆与人员踏入,定期监测管道基础状况。一旦察觉有沉降情况就要立刻加以加固,监测可用水准仪,全站仪之类的测量仪器,针对管道基础的高程和位移开展定时观察,如果察觉到基础沉降超出许可范畴,便用注浆加固,添加支撑之类的方法予以补救,保证管道基础稳定。

结束语:

综上所述,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城市的给排水系统能否正常工作,也影响着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通过对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控制要点的研究以及对施工质量控制的针对性防治措施,可以有效的提高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降低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施工事故的发生率。未来需要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保证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工程质量,为城市建设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同时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控制研究也要不断的深入和完善,以适应新的工程建设形势。

参考文献:

[1] 胡凡 , 王小飞 , 樊文文 . 市政道路工程排水管网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 [J]. 城市开发 ,2025,(07):151-153.

[2] 司崇利 . 浅谈市政道路路面沉陷与排水管道关系及处理对策 [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电子版 ),2024,(36):198-200.

[3] 周伟 . 市政道路排水管网工程施工及技术研究 [J]. 大众标准化 ,2024,(13):39-41.

[4] 崔杰 . 市政道路排水管线设计的优化与实践 [J]. 建材发展导向 ,2024,22(13):54-56.

[5] 许翔 . 市政道路工程地下排水管网设计及施工要点 [J]. 四川水泥 ,2024,(05):15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