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课标下四年级数学“平行四边形稳定性”教学策略探究

作者

丁再明

湖南醴陵市石子岭小学 412200

在新课改全面推行的教育背景下,四年级数学教学肩负着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与实践能力的重要使命。“平行四边形稳定性”是这一时期的典型内容,其不仅和数学知识教学有关,更关乎空间观念以及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但是,其抽象性又使得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如何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该特点也就成为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一、生活实例导入,激发认知兴趣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一切要关注并联系学生的具体生活实际来设计教育教学内容,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在讲授“平行四边形稳定性”的时候,可以运用一些生活实例进行导入,这样可以将复杂困难的数学知识和学生生活建立一定的联系,引导学生在自己熟悉的语境中探寻数学问题,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探究欲望。

在课堂开始时,教师可以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含有平行四边形的物体图片,如工地上的升降梯、家里的晾衣架等等,然后教师可以问学生:“同学们,观察这组图片,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这些图片共同的特点是平行四边形;然后就可以问学生:“大家知道吗,为何要在这些场合使用平行四边形?它的优越性是什么呢?”这样一系列问题将激发学生探究欲望,顺水推舟引导学生进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知识内容——平行四边形稳定性,让他们带着好奇和兴趣的状态进入到新知的学习环节中。

二、对比实验探究,直观感受特性

由于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于一些抽象的数学原理和性质只能通过亲自操作以及形象上的对比进行认知。“对比实验探究”就是针对他们的认知基础安排的一系列对照实验,让学生在观察、比较中自行揭示平行四边形与平行四边形以外的其他图形 ( 如三角形 ) 稳定性有异同,从而感受平行四边形的稳定性的特点,并提高他们的观察力与主动探究的能力。

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些木条和钉子,让同学们分小组利用这些道具制作出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模型。在这个过程中,能切身感觉到三角形支架被固定时,形状不容易改变;而对于平行四边形支架而言,当受到外力的作用时,它很容易变形。等每个小组的作品完成后,老师可以让两个小组的同学各自出示制作出的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用手指轻轻拨动它们,观察一下这两个模型发生了哪些变化?其他同学注意观察并做好记录。活动之后,老师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刚才的活动中,你有没有注意到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有什么不同 ?”从而帮助学生自主总结得出三角形较稳定,平行四边形易变形的结论。这样的对比试验会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感受、直接观察,感知平行四边形易变性特点。

三、小组合作讨论,深化特性理解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标提倡的学习方法,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合作探究的平台。在“平行四边形稳定性”的教学中,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可给学生一个相互交流、研究的机会,让他们有机会发表自己对于问题的看法、见解,以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从而开阔学生的思维;同时通过小组成员的交流合作来解决疑难,锻炼小组合作精神、交流技能,加深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稳定性的理解。

当学生通过比较试验感受到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其实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在生活中有时给我们制造麻烦,但有时又被巧妙利用,你能根据生活实际谈谈什么地方运用了平行四边形易变性这一特性,哪些地方又应该注意避免使用平行四边形形状吗?”然后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然后每周派代表发言。有的可能会说推拉式的大门利用平行四边形易变性的特点使大门自由出入;但桥墩要为平行四边形形状,由于其易变性,容易发生危险,所以应该避免用平行四边形的形状等。每小组说完后派一名学生代表班级汇报,其他学生对其进行补充或者质疑,通过这样的互动交流,使全班更全面、深入地认识了平行四边形的特性及作用,不仅知道了它的特性,还学会了如何运用这一特性解决实际问题。

四、实践操作应用,巩固特性认知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把学得的数学原理应用到现实生活情境中,是训练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在学生学过有关平行四边形稳定性相关知识之后,组织他们亲身体验动手操作解决问题,巩固其知识掌握程度,感受数学的重要性和独有的魅力,让他们体会到学数学的乐趣。

教师可以布置一个实践作业:“请每个学生都利用平行四边形易变的特征,设想并制作一个可以灵活伸缩的小物件。”这样,他们就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充分利用身边的材料,如牙签、吸管、绳子等,设计出各种各样微型的作品。有些学生做出了可以调节的笔袋,通过变换平行四边形改变它的大小;有些学生做出了简单的挂钩,利用了平行四边形易变的特性使其可以适应不同大小的衣物。当展示成果时,学生争先恐后地介绍作品,讲述自己设计的思路和制作的过程,通过这样的实作活动,学生既巩固了平行四边形稳定性知识,又动手动脑,提高了想象、思维能力,真正实现了学以致用

总之,在新课标下,四年级数学“平行四边形稳定性”的教学要充分运用生活实例导入、对比实验探究、小组合作讨论、实践操作应用等教学策略,让学生深化对平行四边形稳定性的理解,提高数学素养和实践能力,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兰 , 顾大权 . 以“一般观念”为统领的课堂教学实践——以“平行四边形”为例[J]. 上海中学数学 ,2025(1):23-26+37. .

[2] 苏国东. 教师数字化应用实践探索——以“平行四边形复习课”为例[J].数学教学通讯 ,2025(5):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