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浅谈关于少先队工作的三个时代性问题

作者

杨柳

陕西省宝鸡市宝鸡高新第三小学 721013

少先队是中国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是少年儿童学习共产主义的地方,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预备队。简言之,对孩子们来说,少先队应该是他们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阵地,是他们提高核心素养,从容应对时代变迁的重要领路人。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孩子们的不同成长需要,少先队工作的方向性和指向性都应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因而,便由此产生了少先队工作的三个时代性问题,即全童入队现实下少先队员的光荣感如何树立?德育教育格局中少先队组织的独特功能如何体现?新的社会条件下少先队的工作方式如何改进?为此,在充分研读上级文件精神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少先队工作经验,浅谈自己对于这三个时代性问题的看法。

一、全童入队现实下少先队员的光荣感如何树立。

全童入队是少先队组织发展的重要方针。早在 1965 年的党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中央领导同志就提出:“要让娃娃们全部入队,不要把入队作为一个关。”共青团九届三次全会正式做出“把全体儿童组织起来”的决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在全国第六次少先队工作会议上,重新提出“把全体儿童组织起来”的方针,逐步实现了全童入队。全童入队适应了少年儿童的心理需要和身心发展的特点,也体现了少先队的性质,符合《队章》的要求。

但我们同样也听到了各种质疑的声音,全童入队是否会淡化了入队的吸引力、减弱了孩子的挑战力,针对这种质疑,觉得的,问题不在于全童入队,而在于如何在全童入队的现实下树立少先队员的光荣感。作为一名低年级的辅导员老师,我们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一年级刚入学的时候,孩子们会特别羡慕戴红领巾的哥哥姐姐,并且特别向往少先队组织,在他们成为少先队员的一段时间,他们也是对“红领巾”充满敬畏的,但随着年级的升高,这样的感情在逐步淡化,因而,少先队光荣感的树立应该贯穿于所有年级并在高年级更加深入。针对一二年级的队员,可以从了解少先队组织开始,明确自身的责任与担当,初步培养对少先队组织的向往与期待,结合建队节和入队礼的教育,增强对队组织的荣誉感,针对低年级的少先队工作,相信各大队都能有效开展,然而升入高年级后,队员们在习惯了这样氛围的情况下,对队组织的使命感会有所减弱,因而,要树立少先队的光荣感,不应该只着眼于低年段,还应把眼光更多的放在高年段的队员身上。首先,可以以“成长礼”为契机,重温当年入队的情形,以这样的形式唤起队员心中刚入队时的感情。其次,将少先队工作中,队员能胜任的工作充分交给队员,而不只是口号,这样的民主参与会促使队员们加强对队组织的参与感与亲近感,从而达到树立少先队员光荣感的目的。

二、德育教育格局中少先队组织的独特功能如何体现。

众所周知,少先队组织是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学校德育收尾,育人为先,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同时,少先队教育在学校德育教育中又占据重要。不可缺的位置,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德育教育格局中少先队组织,应首先加强队组织建设,提高学校对少先队辅导员的重视以及对少先队工作的重视,在这种观念的引导下,建立健全少先队组织在基层学校的全面建设。其次,少先队工作与德育工作的显著区别,也在于少先队组织是队员自我管理的组织,因而,要充分发挥这一特性,大胆让队员们参与其中。最后,要健全少先队的评价体系,细化雏鹰争章,让评价体系贴合队员并且易于辅导员操作。

三、新的社会条件下少先队的工作方式如何改进。

进入二十一世纪,科技日益发达,生产过程趋于自动化,摆在孩子面前的是日益激烈的竞争。少先队工作也要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紧跟时代的步伐,结合学校和队员的实际,因而,在新时代新的社会条件下,少先队工作应进行相应的改进。

首先,要充分挖掘新时代下队员们会产生的问题和困扰,而不单单只拘泥于老问题,老活动,并针对这些新现象、新问题进行研究,结合现代科技,找出符合新时代队员少先队活动的契合点。其次,改变少先队组织在队员心中容易产生的“高高在上”的形象,学习共青团,可以产生少先队的吉祥物甚至代言人之类,走进队员们的日常。最后,提高学校以及社会各界对辅导员以及对少先队组织的重视,从而能让少先队工作更好的借力。

以上便是我对少先队工作的三个时代性问题的粗浅认识和看法,不妥之处还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