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古诗教学策略的转型与实践

作者

唐欣梅

长春市第一〇八学校 吉林省长春市 130031

引言:随着新课标的深入实施,小学教育教学领域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古诗在小学教育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传统的小学古诗教学往往侧重于知识的灌输和技能的训练,忽视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情感的熏陶。新课标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这对小学古诗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一、教学理念的转型:从“教为中心”到“学为中心”

在新课标背景下,小学古诗教学的教学理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型,从传统的“教为中心”逐渐转变为“学为中心”。以往,小学古诗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主导,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机械训练,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然而,随着新课标的深入实施,这一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新时代对教育的需求。如今,小学古诗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成为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伙伴。在教授《静夜思》这首古诗时,教师不再仅仅局限于讲解诗句的字面意思和创作背景,而是巧妙地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自由想象、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深入体会诗人的情感世界和诗句所营造的意境之美。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古诗的情境,教师还会精心创设与诗句相符的教学情境,如通过多媒体展示夜空中的明月、播放轻柔的古筝曲等,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探索、发现、感悟,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了古诗的魅力,培养了他们的审美情趣和人文情怀。这样的教学理念转型,无疑为小学古诗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教学内容的拓展:从“单一教材”到“多元文化”

在新课标的影响下,小学古诗教学的内容拓展实现了从“单一教材”到“多元文化”的转变。新课标特别强调教学内容的多元化和开放性,鼓励教师在古诗教学中,不仅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还要积极拓展外部教学资源,巧妙融入多元文化元素。这样的转变,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古诗教学的内容,还有效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为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们会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精心选取与古诗紧密相关的故事、传说、绘画、音乐等多元文化素材,进行跨学科的整合教学。以《春晓》这首古诗为例,教师会引入描绘春天景色的绘画作品,让学生直观感受春天的色彩斑斓;同时,播放描绘春天生机盎然的音乐作品,让学生在旋律中体会春天的活力与希望。这种多元文化的融入,使得古诗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让古诗这一传统文化瑰宝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三、教学方法的创新:从“讲授背诵”到“多元互动”

传统的小学古诗教学往往采用讲授和背诵的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而新课标倡导多元化的教学方法,鼓励教师在古诗教学中采用情境创设、诵读品味、诗意表达和实践活动等多元化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情境创设是古诗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师可以通过语言描述、多媒体展示等方式,创设与古诗意境相符的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诗人的情感和意境。诵读品味则是古诗教学的基础环节。教师可以通过示范诵读、领读跟读、分组诵读等方式,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古诗,品味诗句的韵律美和意境美。诗意表达则是培养学生创造力和表达能力的重要环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用绘画、写作、表演等方式表达自己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实践活动则是将古诗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方式。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古诗朗诵比赛、古诗创作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古诗的魅力和价值。

四、评价方式的改革:从“单一评价”到“多元评价”

在小学古诗教学的领域中,评价方式的改革正悄然进行,从传统的“单一评价”逐渐转向“多元评价”。以往,小学古诗教学往往依赖于背诵测试、书面考试等单一的评价手段,这种评价方式过于注重结果,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养和能力的全面考察。然而,随着新课标的推行,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和过程性得到了强调。现在,教师在古诗教学中开始采用口头评价、书面评价、同伴评价、自我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步轨迹。这些评价方式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更重视他们的学习过程,从而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以《登鹳雀楼》这首古诗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朗诵比赛,这既是一种教学方式,也是一种评价方式。在比赛中,学生可以通过同伴评价和自我评价,清晰地了解自己的朗诵水平和存在的问题。同伴的评价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自己的表现,而自我评价则促使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进取心。这样的评价方式,不仅使古诗教学更加生动有趣,也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

结语:在新课标背景下,小学古诗教学策略的转型与实践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它要求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拓展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改革评价方式,以适应新时代对小学教育的新要求。通过本文的探讨和实践案例的分享,我们深刻体会到教学策略转型对于提升小学古诗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入探索新课标背景下小学古诗教学策略的转型路径,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完善教学体系和评价机制。同时,我们也希望更多的一线教师能够积极参与到这项改革中来,共同推动小学古诗教学的创新与发展,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我们携手共进,让古诗教学在新时代的阳光下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S].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22.

[2] 王荣生 . 语文科课程论基础 [M]. 上海 : 上海教育出版社 , 2005: 123-128.

[3] 李吉林 . 情境教学理论与实践 [M]. 北京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2002: 8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