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公路工程造价风险因素识别与防控策略研究

作者

许春霞

身份证:530328199201281521

引言:

公路工程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然而,随着公路建设项目的规模逐步扩大,造价管理成为项目实施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高效的造价管理不仅能够保证项目的资金利用最大化,还能确保工程建设质量与进度。然而,公路工程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使得其造价管理面临诸多挑战。特别是在设计、施工、采购、管理等环节中,可能会遇到许多风险因素,这些因素一旦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将直接导致项目成本超支,影响项目的正常推进和完工。因此,识别公路工程造价风险因素,探索有效的防控策略,成为当前公路建设项目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设计阶段风险因素及防控策略

在公路工程的设计阶段,许多因素可能会影响项目的造价。例如,设计图纸的质量不高、设计变更频繁、设计标准不合理等问题都会导致工程造价的增加。设计阶段的风险管理是确保项目成本可控的关键。设计阶段的风险通常表现为设计不充分、设计变更过多以及设计标准过高等问题。设计不充分会导致施工过程中的许多不确定性,需要在施工阶段进行大量的变更和调整,从而增加了工程造价。设计变更是公路工程中常见的风险因素,尤其在大型项目中,因外部环境变化或业主需求变动导致的设计变更,往往会直接影响工程的总造价。因此,防控设计阶段风险的核心策略是加强设计管理,确保设计的合理性与准确性,减少不必要的设计变更。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严格的设计审查制度、优化设计方案、强化设计变更控制等手段,减少设计阶段带来的成本风险。

(一)设计审查与优化

在公路工程的初期阶段,设计审查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它直接关系到项目的整体质量和成本控制。设计审查不仅能够及时发现设计缺陷、疏漏和不合理之处,还能确保设计方案在实际施工中能够顺利实施,避免设计超标、设计不全等问题的发生。通过聘请经验丰富的设计专家团队进行全面评审,可以从多个角度、不同专业领域审视设计方案,识别潜在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确保设计方案更符合项目需求。同时,设计审查可以为项目后续阶段的实施提供详细依据,减少后期设计调整的需要,提高项目执行效率。设计优化则是在审查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设计的合理性,优化施工方案和设计细节,降低材料、时间及施工成本,并提高工程质量。优化方案还应当考虑到生态环境、交通流量等外部因素的影响,确保项目建设与环境相适应,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

(二)设计变更控制

设计变更通常是公路工程造价超支和进度延误的主要原因之一。尽管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由于不可预见的情况或项目需求变化,设计变更是不可避免的,但应尽量控制其数量和频率。设计变更通常涉及额外的资金投入和时间延迟,因此在项目管理中,设计变更的管理和控制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应建立严格的设计变更审批流程,确保每项变更都经过充分的论证和批准,确保其变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变更审批时,应综合考虑其对项目成本、工期、施工方案以及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影响,对设计变更的后果进行全面评估。其次,应加强变更的可追溯性,确保每一次变更都有完整的记录和依据,以便后期进行追溯和分析,减少无效或频繁的变更。为了减少变更对项目造价的影响,可以通过优化项目初期的设计方案,提前预见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对可能的变更进行预留和合理规划。通过严格的设计变更控制,不仅能够降低工程风险,还能有效控制项目成本,确保项目的顺利完成。

二、施工阶段风险因素及防控策略

施工阶段是公路工程建设的核心阶段,施工管理的有效性直接影响到工程造价的控制。施工阶段的风险因素主要表现在施工现场管理不规范、施工工艺不成熟、工期延误、施工材料的浪费等方面。特别是在复杂的公路工程项目中,施工环境的变化、施工队伍的管理水平以及施工技术的掌握程度都会影响到项目的造价。

(一)施工质量与工期控制

施工质量和工期是公路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两个关键因素,直接影响项目的成本和最终成果。首先,施工质量的控制至关重要,质量问题往往导致返工、修复或加固,这不仅延误了工期,还会增加额外的人工和材料费用。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确保每一个环节、每一项工序都符合质量标准。质量控制应当贯穿于施工的各个阶段,包括材料采购、施工方法的选择、施工人员的培训和质量检查等方面。

在工期控制方面,延误不仅会增加人工成本和设备租赁费用,还可能因市场波动而导致材料价格上涨,最终增加造价。因此,制定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并通过科学的进度管理来确保项目按时完成非常关键。施工进度管理需要综合考虑天气因素、施工资源的配置、材料供应的及时性以及人员的合理调度等多个因素。此外,应定期进行项目进度的跟踪和评估,及时调整工期安排,确保项目按计划推进。

为了避免因工期延误导致的额外费用,应实施严格的进度考核与奖励机制,激励施工队伍按时完成任务,并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科学的进度管理、严格的质量控制、及时的调整和预警机制是确保项目按时按质完成的核心手段。

(二)施工技术与资源管理

施工技术是影响公路工程造价的关键因素之一。施工队伍的技术水平和施工工艺的合理性,直接决定了项目的施工效率和施工成本。提升施工技术的应用,优化施工工艺,能够有效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资源浪费和提高工作效率。例如,采用先进的施工设备和高效的施工方法,可以显著提高施工速度,减少人力成本,并提升施工质量。此外,利用现代技术,如BIM(建筑信息模型)、无人机巡检、智能施工管理系统等,也有助于提高施工效率、准确性和实时监控,减少工期延误和不必要的成本。

资源管理也是控制公路工程造价的关键因素。施工过程中,材料的采购、运输和使用必须进行精细化管理,以避免资源浪费和不必要的成本增加。材料采购时,企业应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确保供应链的稳定和材料价格的合理性。同时,应在施工现场进行严格的材料管理,确保材料的按时到位、合理使用,减少浪费。在材料使用过程中,合理规划施工工序和材料的存放方式,避免因管理不善导致材料的损失和浪费。

此外,施工现场的设备使用和管理也是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设备的有效利用和合理调度,可以减少闲置和等待时间,降低设备租赁成本和维修费用。因此,施工资源的管理应该涵盖人员、材料、设备、资金等方面,形成一体化的资源管理系统,从而实现对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通过提升施工技术和优化资源管理,公路工程的施工效率和成本可得到有效提升,进而达到控制造价的目标。

三、材料采购及运输的风险因素及防控策略

材料采购与运输是影响公路工程造价的重要环节。材料价格波动、采购渠道不稳定、运输过程中的损失等因素,都可能导致工程造价的增加。材料采购环节的风险主要体现在采购计划的不合理、采购渠道的选择不当、材料供应不及时等方面。

(一)采购计划的科学制定

科学合理的材料采购计划可以有效降低材料采购风险。项目实施前,应根据工程进度和施工需求,制定详细的采购计划,确保材料的采购量和采购时机与工程进度匹配,避免因材料供应不足而导致的工期延误或成本超支。

(二)材料供应商的选择与管理

选择可靠的材料供应商是确保材料采购顺利进行的关键。通过建立供应商评估体系,选择有信誉、有稳定供货能力的供应商,可以减少因材料质量不合格或供应延迟导致的风险。同时,在材料运输过程中,合理安排运输路线和时间,确保材料运输的安全和及时性,也能有效控制材料采购与运输的风险。

四、管理决策的风险因素及防控策略

管理决策是影响公路工程造价的一个重要因素。项目的投资决策、进度决策、合同管理等决策因素,都会对工程造价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错误的决策往往会导致项目成本的超支和资源的浪费。

(一)科学决策机制

为了降低管理决策带来的风险,项目管理团队应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在项目初期,应通过充分的市场调研和专家论证,做出合理的决策。同时,决策过程应具有灵活性和透明度,以便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二)加强合同管理与法律风险防控

合同管理是控制公路工程造价的重要环节。项目管理方应在合同签订前,明确合同条款,尤其是关于费用、工期、质量等方面的具体要求,避免因合同纠纷导致额外的成本支出。同时,应注重法律风险防控,确保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避免法律纠纷带来的经济损失。

五、结语

公路工程的造价风险因素多种多样,涉及到设计、施工、采购、管理等多个环节。在实际项目中,只有通过科学识别和有效防控这些风险,才能确保项目按预算顺利完成。在未来的工程项目管理中,进一步完善风险识别与防控机制,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将是提升公路工程造价管理质量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杜越 . 桥隧比对高速公路工程造价的影响规律研究 [J]. 运输经理世界 ,2024,(35):84-86.

[2] 王斌 . 公路工程造价优化与成本控制策略分析 [J]. 运输经理世界 ,2024,(33):25-27.

[3] 徐茂峰 .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公路工程造价控制探讨 [J]. 交通世界 ,2024,(32):166-168.DOI:10.16248/j.cnki.11-3723/u.2024.32.001.

[4] 范健佳 . 公路工程造价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研究 [J]. 工程技术研究 ,2024,9(21):129-131.DOI:10.19537/j.cnki.2096-2789.2024.21.041.

[5] 蔡婷 . 农村公路工程造价风险控制与管理策略 [J]. 运输经理世界 ,2024,(28):20-22.